陈新民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从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读报组看群众读报与党报群众性原则
- 2022年
- 党报的群众性原则来源于马克思、列宁关于党报的论述,是在党的早期办报实践中就已经出现的一项基本工作原则。研究主要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读报组的考察,结合党报党刊的历史资料,从群众“阅读”报纸的角度,分析了群众性原则在党报办报实践与群众读报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并以此为讨论的起点,分析推动群众阅读工作对新时代党报党刊发展的积极意义。
- 陈新民王振
- 关键词:党报群众性
- 论西方实证主义受众研究轨迹及其局限被引量:3
- 2007年
- 以传播效果为中心的西方实证主义受众研究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特色。但是,实证主义受众研究不断地受到质疑与诘难。本文在实证主义受众研究启承转合的发展背景中,疏理与评析了它的学术传承及其局限。
- 陈新民王斌
- “抖音”APP中的城市文化传播——以古城西安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当前,新媒体业已成为助力城市对外宣传、塑造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的新平台。特别是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平台,以其立体、迅速的传播特点,助力西安、重庆、武汉等城市的对外传播,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获得了成功。本文通过对“抖音”平台中西安城市形象的传播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于西安城市文化传播所产生的积极效益,并对传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改进对策。
- 陈新民雷晨琅
- 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盈利模式新探——以《南方周末》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传统媒体以“二次销售”为核心的盈利模式的颠覆与重构。在此背景下,《南方周末》在以用户为核心和注重多元盈利模式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商业平台媒体、内容付费工程、涉足视频领域和建设媒体智库等多元化的实质性转型举措,已经初步实现了建设现代传播能力和重构盈利模式的转型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其他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 陈新民周永东
- 关键词:媒体融合《南方周末》
- 媚俗、煽情、逐利:自媒体写作的现状与困境——以微信公众号“咪蒙”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深入,自媒体行业也面临重新洗牌的危机。失去"流量红利"后,超过三成的微信公众号停止更新,绝大部分公众号"打开率"和"留存率"下降。但与此同时,"头部市场"仍在源源不断地输出着"爆款"作品。本文发现当下的自媒体内容创作转向了非虚构写作,以情感营销为惯用套路迎合读者,从而产生了低俗化、偏激化、煽动性等许多失范表达。2019年2月,咪蒙的公众号永久关停,更是预示着自媒体写作的拐点:自媒体人不只享有表达自由的权利,更要为自己的文字负责。因此,如何从叙事逻辑、写作策略等方面坚守底线,展开内容创作,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 陈新民雷晨琅
- 黄河文化的记忆建构:羊皮筏子的媒介实践
- 2024年
- 伴随着记忆理论中媒介向度的凸显,媒介成为记忆书写的方式之一。羊皮筏子不仅仅是西北地区特色的交通媒介和地域符号,更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鲜有研究将羊皮筏子这一媒介放在黄河文化记忆研究的中心地位予以考察。通过对历史的追溯,曾发挥重要水运价值的羊皮筏子,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其媒介角色发生嬗变,不但超越了物质技术意义上的交通媒介,而且成为中介各种交往关系、连接时空的记忆媒介。在媒介化实践中,羊皮筏子书写着黄河文化的记忆谱系,主要生成了文化记忆、回忆叙事、仪式记忆与空间记忆四种记忆资源,并搭建起“媒介—地方认同—文化延续”的记忆框架。
- 陈新民汪思梦
- 关键词:羊皮筏子黄河文化文化记忆
- 我国内地媒介事件研究述评被引量:5
- 2009年
- 本文从概念界定和多种理论关照下的多角度研究两个维度对1990年以来我国内地关于媒介事件的研究进行了爬梳与评价。对于媒介事件这一独特的大众传播现象,研究者对其概念的厘清与界定,经历了从辨析事件真伪到突出"策划"和从突破到"两种范式"的归纳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特别是第二个阶段中,研究者对众多个案研究加以理论关照,针对媒介事件的建构策略、价值与意义、应用与效果等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该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于研究者们更深入地探究。
- 陈新民张华
- 关键词:媒介事件
- 数字劳动与自我建构:粉丝参与的二重性被引量:14
- 2021年
- 一直以来,粉丝都是偶像工业体系中最活跃、最主动的"产消者",数字时代的粉丝参与有着更为复杂的机制和表现。既有的研究多从批判的角度出发,认为粉丝扮演着"数字劳工"的角色,却忽视了作为微观个体的粉丝的自我建构与价值认同。本文认为,在文化的语境内,粉丝参与的本质是偏向于社会化的,其劳动并非只具有剥削这一唯一指向。数字时代的粉丝参与存在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粉丝劳动背后的确存在着资本的控制,另一方面,粉丝在参与中也实现了情感获得和价值认同,这二重属性才建构起了数字时代粉丝参与的完整逻辑。另外,本文发现,粉丝的自我建构具有很强的无序性,这种特质也需要我们在研究范式的选择上更具时代性和本土化视野。
- 陈新民雷晨琅
- 关键词:自我建构
- 新科技赋能:AI技术参与传媒内容创新被引量:2
- 2019年
- 2017到2018年,人工智能已经被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AI技术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9年两会期间,人工智能再次成为热点讨论话题。在AI技术的驱动下,传媒产业的内容领域也在不断实现创新:在内容生产上衍生出了新的形式;内容的集成管理走向有据可循和精准投放;在内容分发传播方面催生了新阶段媒体融合的新模式。但是,在实现新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内容生产机械化、数据收集无界限和场景体验价值化等问题。在AI技术驱动下传媒内容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应该深耕科学性与人文性,促进人机协同发展,推动生成新一代"融合智媒"。
- 陈新民高晓晓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乡村记忆的影像表达:以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村记忆是村庄共同体的集体记忆,而纪录片成为展示乡村记忆建构过程的重要媒介。本文从个体、空间、时间三个维度对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进行解读,发现其表达的乡村记忆有三个特点:农民在建构乡村记忆的过程中通过话语表达和行动表达发挥着主体性作用;村庄作为乡村记忆生产的广阔土壤,同时也和媒介呈现的外部世界一同建构乡村的集体记忆;乡村记忆在长辈对子女的世代传递中不断绵延,其中包括对传统习俗记忆和个人经历记忆的传递。
- 陈新民杨超凡
- 关键词:乡村记忆影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