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广银

作品数:140 被引量:642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69篇厌氧
  • 49篇沼气
  • 37篇厌氧发酵
  • 33篇发酵
  • 25篇秸秆
  • 24篇厌氧消化
  • 18篇产气
  • 17篇互花米草
  • 13篇纤维
  • 11篇滤池
  • 11篇麦秸
  • 11篇木质纤维
  • 10篇沼液
  • 10篇纤维原料
  • 10篇木质纤维原料
  • 10篇废弃物
  • 10篇产气量
  • 9篇猪粪
  • 9篇反应器
  • 8篇混合发酵

机构

  • 68篇江苏省农业科...
  • 63篇南京大学
  • 13篇华南农业大学
  • 1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1篇复旦大学
  • 5篇同济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环...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140篇陈广银
  • 64篇常志州
  • 61篇郑正
  • 51篇杜静
  • 49篇叶小梅
  • 47篇邹星星
  • 34篇罗兴章
  • 29篇杨世关
  • 28篇方彩霞
  • 24篇徐跃定
  • 23篇罗艳
  • 23篇张继彪
  • 20篇靳红梅
  • 18篇高顺枝
  • 18篇冯景伟
  • 16篇张建英
  • 16篇李继红
  • 16篇赵国华
  • 14篇王卫平
  • 14篇付广青

传媒

  • 13篇中国环境科学
  • 10篇农业工程学报
  • 10篇环境化学
  • 9篇环境科学
  • 6篇环境工程学报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生态与农村环...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沼气
  • 2篇第五届全国环...
  • 2篇2013年中...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有色冶金设计...
  • 1篇广州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16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20篇2010
  • 22篇2009
  • 19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处理对打捆麦秸贮存和厌氧生物产沼气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秸秆的长期贮存是秸秆沼气工程长期运行的重要保障,预处理是提高秸秆产气性能的常用方法.为此研究了打捆麦秸贮存与预处理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了麦秸预处理后打捆贮存前后麦秸理化特性、物质结构以及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将麦秸直接打捆后贮存120 d,对麦秸理化特性、物质结构及产气性能的影响均不明显,影响最大的是堆体上层的麦秸,产气量也仅下降了7.40%;将麦秸用NaOH处理后打捆贮存对提高麦秸干物质(total solid,TS)产气量有一定促进作用,麦秸TS产气量较未贮存麦秸和直接打捆贮存后的麦秸(CK)分别提高了7.02%~8.31%和5.68%~16.96%,对麦秸理化特性的影响不明显;麦秸经尿素处理后打捆贮存,不利于麦秸后续产沼气,麦秸TS产气量较CK下降了2.8%~7.71%;麦秸贮存过程中,将麦秸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对麦秸有机物的保存及后续产沼气利用均不利,但影响并不显著,CK和尿素处理堆体上层麦秸TS产气量分别下降了7.40%和4.25%.
马慧娟陈广银杜静常志州叶小梅
关键词:麦秸厌氧消化沼气预处理
温和湿热预处理对稻秸理化特性及生物产沼气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为考察温和湿热预处理提高秸秆产气速率的可行性,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在湿热预处理温度80℃、物料含水率60%条件下,通过分析湿热处理前后稻秸理化特性及厌氧生物产气特性的变化,研究不同湿热预处理时间对秸秆预处理及产沼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和湿热预处理促进了稻秸有机物的溶出,预处理后稻秸水浸提液p H值有较大幅度下降,而COD、TVFA和乙酸含量均大幅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T1、T2和T3处理秸秆水浸提液COD浓度分别增加了47.19%、55.18%和60.62%,TVFA浓度分别增加了22.34%、33.98%和50.12%,乙酸浓度分别增加了19.52%、34.02%和49.37%,并且乙酸占TVFA百分比均超过85%以上,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处理T1水浸提液各理化特性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差异,而不同温和湿热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对稻秸纤维素组分破坏效果明显,但不同预处理时间对秸秆木质纤维组分破坏效果影响不大;厌氧发酵产气的结果表明,温和湿热预处理可明显提高稻秸厌氧生物产沼气,发酵20d平均容积产气率可提高12.53%以上,累积TS产气率可提高36.17%以上.可见,温和湿热预处理提高秸秆厌氧生物产沼气效果是可行的,考虑到工程应用中预处理能耗成本因素,湿热预处理时间以T1处理(即6h)为宜.
杜静陈广银黄红英靳红梅奚永兰钱玉婷徐跃定常志州
关键词:木质纤维原料沼气厌氧消化
互花米草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互花米草是国家环保总局首批公布的十大外来生物入侵物种之一,也是唯一的海岸盐沼植物。由于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生物量大以及不占用耕地等特点,是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优良物种。通过厌氧发酵将其转化为沼气,不但可以控制互花米草过度生长繁殖,解决其资源化问题,每年还可获得数量不菲的沼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近年来互花米草厌氧发酵产沼气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互花米草特性、厌氧发酵产沼气的优劣势、可行性及相关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展望,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进展包括直接发酵、过程控制、预处理、混合发酵和深度气化利用。互花米草中钠抑制的消除、机械收割、厌氧发酵工艺、相关工程技术设备以及能源化利用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等将是今后互花米草能源化利用研究的重点。
陈广银常志州叶小梅杜静张建英徐跃定
关键词:互花米草入侵植物厌氧消化沼气生物质能
沼液全量连续回流对稻秸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秸秆厌氧发酵沼气工程中合理的沼液回流可减少沼液排放量,降低后续沼液处置利用成本。以稻秸为底物,采用完全混合搅拌反应器(CSTR)半连续发酵方式,研究沼液全量连续回流对稻秸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旨在为明确沼液全量回流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机制、改进沼液全量回流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100%沼液回流条件下连续回流50 d时系统运行稳定,总固体(TS)产气率、挥发性固体(VS)产气率及容积产气率分别稳定在245 m L·g-1、300 m L·g-1及0.74 L·L-1·d-1。但随着运行时间延长,回流天数达85 d时,虽然发酵液pH值和沼气中φ(CH4)无明显变化,但系统产气效率明显受到抑制。产气受抑制阶段与产气稳定阶段相比,TS产气率、VS产气率及容积产气率分别下降到186 m L·g-1、226 m L·g-1及0.56 L·L-1·d-1,下降幅度达24%。进一步分析表明,沼液中ρ(NH4+-N)下降到185 mg·L-1,下降幅度为71%;主要金属离子总质量浓度增加到4.13 g·L-1,增加幅度为342%。初步判断沼液全量连续回用会因氮含量严重下降和盐分积累致系统产气量下降,但真实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应鹏陈广银黑昆仑杨一帆许彩云常志州
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置及其应用,装置包括废弃物预处理系统、污水厌氧发酵池和污水二级处理池,其中所述废弃物预处理系统包括生活垃圾箱、搅拌系统、有机垃圾水解池和无机垃圾贮存池。本发明的一种分散式农...
陈广银杜静常志州叶小梅张建英徐跃定
文献传递
不同时期添加蘑菇渣对落叶堆肥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9
2008年
研究不同时期添加蘑菇渣对落叶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降温期添加蘑菇渣有利于提高有机质的降解率,堆肥末期各处理有机质降解率分别为15.85%,10.17%,12.90%和15.16%;有利于吸收固定堆肥中的氨,减少氨的挥发,降低堆肥的pH值.在堆肥初始一次性添加蘑菇渣,有利于堆肥总氮的积累,提高堆肥产品中胡敏酸和腐殖质含量,降低堆肥总氮损失率.在堆肥初始和降温期分次添加蘑菇渣有利于堆肥硝态氮的合成,富里酸的分解以及HA/FA的增加.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各处理HA和HA/FA均呈增加趋势,FA呈降低趋势,较好地反映了落叶堆肥的腐熟程度.在堆肥不同阶段添加蘑菇渣各有其优点,综合后认为在堆肥初始添加蘑菇渣的效果最为理想.
陈广银王德汉吴艳项钱彬刘承昊李俊飞
关键词:蘑菇渣堆肥过程降解率
堆肥预处理对麦秸与奶牛废水混合物厌氧产沼气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为深入探讨堆肥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分别以堆肥0d(T1)、3d(T2)、6d(T3)和9d(T4)的麦秸与奶牛废水混合物(质量比1:2)为原料进行厌氧消化实验.结果表明,堆肥造成麦秸干物质(TS)大量损失,堆肥3,6,9d麦秸TS损失率分别为2.63%、11.46%和20.00%,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堆肥后麦秸纤维素结晶程度增强;厌氧发酵后,T1、T2、T3和T4的TS产气量分别为377.50,388.85,354.71,353.65mL/g,考虑到堆肥过程中麦秸TS的损失,T2、T3和T4的TS产气量仅为T1的100.30%、83.19%和77.59%;各处理麦秸产气中甲烷含量差异不显著(P=0.3681);堆肥后麦秸产气速率和气峰值均增加,T2、T3累积产气量达到总产气量80%的时间较对照提前了8d和2d,T2产气峰值较对照增加了2.65mL/d,但堆肥9d麦秸产气速率和产气峰值反而降低;厌氧发酵后麦秸TS和挥发性固体损失率均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提高麦秸产沼气量的角度看,堆肥预处理并不合适,但对加快反应器启动,提高麦秸产气速率有一定促进作用,以堆肥3d的效果最好.
陈广银鲍习峰叶小梅常志州李玉春周立祥
关键词:麦秸厌氧消化沼气
一种联合处理粪便和秸秆的厌氧发酵工艺
一种联合处理粪便和秸秆的厌氧发酵工艺,先将粪便进行堆沤处理,然后与粉碎的秸秆混合并调整含水率到60%~70%后作为蚯蚓养殖的饵料,将蚯蚓采食饵料后产生的蚯蚓粪投加到沼气池厌氧发酵产出沼气。本发明通过蚯蚓预处理,解决了直接...
郑正杨世关李继红罗兴章张继彪黄星发李军状孟卓冯景伟陈广银邹星星
文献传递
温度和紧实度对秸秆水解产酸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解紧实度和温度对秸秆水解产酸过程的影响,以麦秸为原料,在不密封条件下,设置秸秆容重分别为0.03、0.05和0.08 t·m-3,水解温度为10、20和30℃,分析了实验过程中水解酸化液COD、SCOD、pH值、挥发性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秸秆紧实度对秸秆有机物水解溶出速率影响明显,秸秆紧实度与秸秆有机物水解溶出速率成反比,与水解酸化液COD、SCOD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成正比,但在同等体积反应器内紧实度越大秸秆TS负荷越高,有利于提高水解酸化液COD、SCOD和VFAs浓度;秸秆紧实度对秸秆水解产酸产物的组成和含量影响明显,秸秆容重为0.03和0.05 t·m-3的处理水解产酸产物中乙酸占比达75%以上,丙酸、丁酸等含量较低,而秸秆容重为0.08 t·m-3的处理水解产酸产物中以丁酸和乙酸为主,为典型的丁酸型发酵,11 d后转变为丙酸型发酵;实验12 d后,不同紧实度处理水解酸化液中丙酸含量均逐渐增加;温度对秸秆有机物水解溶出的影响明显,水解酸化液COD、SCOD和pH值与温度成正比,温度高对秸秆有机物水解溶出有利,但同时也提高了可分解利用秸秆水解产酸产物的微生物活性,造成实验后期水解产酸产物大量损失。当温度为30℃时,水解产酸时间控制在5 d左右较合适,当温度为20℃时,水解产酸时间控制在2周左右较合适。
陈广银吕利利杜静常志州叶小梅
关键词:秸秆紧实度温度挥发性脂肪酸
填料组成对生物滤池除臭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使用腐熟鸡粪堆肥分别与树皮、木片、泥炭、陶粒和木炭以1:1(V/V)混合组成生物滤池填料,分别以CB、CW、CP、KC及CC作为其编号,编号后加数字1和2标注表示填料组成分别在第1和第2轮试验中所使用,试验在填料层高度为50cm、气体停留时间为68.4s的情况下,比较了不同填料组成的生物滤池对鸡粪堆肥臭气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堆肥和树皮组成填料的生物滤池比使用其他填料具有更强的氨去除能力。筛选试验1中,CB1对氨的累积去除率达到93.73%,CW1为83.09%,CP1为75.81%,CB1的氨去除效果最好;在筛选试验2中,CB2对氨的累积去除率最高达100%,CC2次之,KC2填料最差。对填料中各形态氮含量的分析表明,CB填料的3种无机态氮以及全氮的增加量均比其他4种填料的要高,表明腐熟鸡粪堆肥和树皮混合组成的填料较其他4种组合填料具有更好的氨吸附、吸收能力。
陆日明王德汉项钱彬陈广银
关键词:生物滤池除臭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