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
-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慢性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水平变化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比率检测在评估HCV感染患者发生肝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5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31例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66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比率。绘制ROC曲线观察各指标预测肝硬化的发生。结果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17和TGF-β水平分别为(8.08±2.71)ng/L、(17.01±4.55)ng/L和(5.20±1.35)ng/L,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6.64±2.33)ng/L、(12.76±3.46)ng/L和(4.19±1.07)ng/L,P<0.05]或CHC患者[分别为(7.20±2.49)ng/L、(14.12±3.87)ng/L和(4.41±1.20)ng/L,P<0.05],血清高水平的TGF-β能预测肝硬化的发生(AUC=0.963,P=0.000);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为(6.27±1.02)%,显著高于CHC患者或健康人[分别为(5.75±0.84)%和(5.37±0.99)%,P<0.05],而Th17/Treg比值为(0.19±0.05),显著低于CHC患者或健康人[分别为(0.23±0.06)和(0.22±0.0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或Th17/Treg细胞比值可有效预测肝硬化[AUC=0.820和AUC=0.607,P=0.000,P=0.041],而TH17细胞对肝硬化无预测价值。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水平和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有明显的变化,监测它们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早期发现肝硬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杨才勇陈娜李奎江自成卜蓉蓉
-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硬化TREG细胞细胞因子
-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的抗病毒治疗:系统综述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系统评价抗病毒治疗在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自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9月抗病毒药物治疗免疫耐受期CHB的临床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相关效应量并进行系统评价。主要结局指标为HBV DNA阴转率。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821例患者。8项研究报道了治疗组中HBV DNA阴转率,6项研究中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均超过60%,明显高于未治疗患者(0~29.1%),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单药治疗组。但在长期观察中,病毒学复发较常见。8项研究报告了HBeAg血清学转换,仅2项IFNα治疗儿童的研究中治疗组血清学转换率超过20%,高于未治疗组。HBsAg阴转出现在2项使用IFNα治疗的研究中,无研究观察到HBsAg血清学转换。1项研究报告了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风险,显示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患者肝硬化和HCC的风险。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中为4.1%~13.0%,在IFNα治疗中达到了100%,严重不良反应少见。结论免疫耐受期CHB患者给予抗病毒后绝大多数可出现满意的病毒学应答,但停药后易复发,且血清学转换率低。抗病毒治疗安全性良好。目前证据表明,对于该类患者如无明确疾病进展可动态观察。
- 李彦霖王妍周颖琼杨雪亮陈娜陈方尧刘小静
- 关键词:免疫耐受治疗学
- 线粒体移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线粒体提供细胞生命活动的大部分能量,其功能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基于线粒体能够在细胞间转移的机制,线粒体移植成为治疗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一种创新思路。在动物实验中被证明是一种治疗包括心脏、肝脏、肺和大脑在内的各种组织的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方法。在临床试验中,这项技术有待广泛应用。
- 王一川刘小静叶峰杨雪亮陈娜吴剑华李彦霖
- LBL结合CBL在规培生感染病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 2017年
- 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进入全面铺开的阶段。由于传染病的地域性、季节性、疾病谱的变化,以及规培生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欠缺,增加了规培生传染病学临床带教的难度。针对"病例的随机性及传染病学基础薄弱"这些问题,我科通过两年的摸索整合,对规培生临床带教采用了L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感染病学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质量。
- 陈云茹刘小静张曦陈娜刘敏赵英仁叶峰蔺淑梅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肝损伤和肝癌过程中凋亡和坏死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
- 2012年
- 生命体的发生发育过程中。死亡是必经之路。细胞死亡有两种斤式:凋亡和坏死。目前对凋亡已有了明确的认识,但对坏死依然存在误解,即认为坏死是不受机体控制的,是偶然发生的结果。
- 陈娜刘敏
- 关键词:坏死凋亡肝癌过程肝损伤细胞死亡生命体
- 基于感染病特点对留学生教学内容改革的初步探索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感染病教学内容改革对提高留学生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方法:对2011级留学生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对不同感染病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对2012级留学生感染病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再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改革的反馈意见。结果:共收集2011级94名留学生有效调查问卷92份,统计出登革热、病毒性肝炎、疟疾、新发传染病等20种感染性疾病,并对2012级留学生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登革热、新发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狂犬病等内容。学期末对2012级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数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改革具有必要性。结论:基于感染性疾病的自身特点,对于留学生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 陈云茹陈娜刘小静张曦蔺淑梅杨雪亮叶峰杨瑗
-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课程
- 氧化苦参碱抑制体外细胞培养模型HCV感染靶细胞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通过构建HCV体外细胞培养模型(HCVcc)系统,验证氧化苦参碱抗HCV的作用。方法通过构建HCVcc系统,检测氧化苦参碱对感染HCV靶细胞24、48h和72h细胞增殖的影响和氧化苦参碱组和对照组中感染HCV靶细胞中HCV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免疫荧光观察氧化苦参碱对Huh7.5.1细胞HCV蛋白荧光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单样本t检验判定统计学意义。结果2、4、8和12g/L氧化苦参碱分别作用于感染J6cc的Huh7.5.1细胞24、48、72h后,即呈明显的时间一剂量依赖性(P〈0.05);氧化苦参碱处理组中感染J6cc的Huh7.5.1细胞中HCVmRNA相对表达量为0.59±0.12,与正常对照组基数1相比,HCV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8.909,P〈0.05);随着氧化苦参碱药物浓度2~12g/L逐渐增大,HCV蛋白荧光表达量逐渐减弱。结论成功构建J6ccHCV系统,初步验证了氧化苦参碱的抗丙型肝炎病毒作用。
- 陈娜刘叶红刘小静陈云茹郭永红刘敏
- 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氧化苦参碱
-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 2023年
- 文章基于相关背景,首先阐述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然后论述了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遵循,最后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 李娜李峰曹露露陈娜赵烨马翠娟毛菲邓景元何娟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医学生
- COPD患者HRCT表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高分辨率CT(HRCT)表型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95例稳定期COPD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HRCT检查、病史采集及肺功能检查,根据HRCT检查结果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分型COPD患者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入组患者中A型37例,E型29例,M型29例,E型及M型患者低密度衰减区域(LA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型患者LAA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A型患者呼吸困难评分、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及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显著低于E、M型(P<0.05);M型患者咯痰评分显著高于A、E型(P<0.05)。结论HRCT表型与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相关,可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 卜容蓉杨才勇李丹朱凤陈娜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分辨率CT肺功能
- 苦参素辅助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被引量:12
- 2018年
- 我国有很多丙型肝炎患者处于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无法使用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虽然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已经面世,使得清除这部分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成为可能,但短期抗病毒治疗不能减轻患者肝纤维化的程度。
- 金亮陈娜刘锦锋刘小静刘敏
- 关键词:肝硬化苦参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