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姝

作品数:1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 3篇文学

主题

  • 5篇电影
  • 2篇影戏
  • 2篇早期电影
  • 2篇中国早期电影
  • 1篇导演
  • 1篇第六代导演
  • 1篇电影批评
  • 1篇电影语言
  • 1篇叙事
  • 1篇岩井俊二
  • 1篇音乐
  • 1篇影片
  • 1篇影片拍摄
  • 1篇愿望
  • 1篇生命
  • 1篇圣经原型
  • 1篇赎罪
  • 1篇替罪羊
  • 1篇图案
  • 1篇青蛇

机构

  • 10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陈姝
  • 2篇王杰泓

传媒

  • 6篇戏剧之家
  • 1篇写作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长江学术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穆赫兰道》之“梦”的解析被引量:1
2011年
《穆赫兰道》是大卫·林奇的一部充满阴郁、神秘风格的影片。拨开看似杂乱的情节线索,其主要部分则是影片主人公戴安妮的一个梦境。弗洛伊德将梦的本质定义为"愿望的达成",而本部影片中的梦境也是通过"梦的改造"作用对戴安妮在现实生活中的"愿望"进行的一个投影。
陈姝
《情海重吻》:一部“图案式叙事”的中国早期无声片
2019年
19世纪末期,电影作为一种新科技发明的产物传入中国。面对新兴事物,早期中国电影创作者开始学习利用新的媒介进行叙事和个人表达。由于自身创作身份的特殊性(市民文学作家、新剧创作者),他们在用电影进行叙事时,较多地使用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和当时流行的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法,更加注重空间化思维的叙事方式,而不太关注以空间为单位的叙事段落之间的深层逻辑关系。为了使电影产生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早期电影创作者们还会在影片中加入"新事物"作为"图案"式装饰和具有独立叙事意义的"杂耍表演"。
陈姝
关键词:无声电影
真实的生命遥望——解读《图雅的婚事》
2012年
影片《图雅的婚事》是王全安导演的第三部作品。不同于第六代导演注重自我意识而忽略观众感受的做法,尊重电影的王全安是把艺术片的原创力作为拍电影的支撑力量。在我看来,尊重电影即是最真实地表现生活,还原生活的本质。
陈姝
关键词:《图雅的婚事》第六代导演生命自我意识电影
周瘦鹃的现代性“影戏观”
2019年
19世纪末期,电影作为一种新鲜玩意传入中国,随着越来越多西方影片的输入和国人初期的拍摄实践,中国的智识阶层对电影有了自己的认识。1919年6月20日到1920年7月4日,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周瘦鹃在《申报·自由谈》上连续发表了十六篇以《影戏话》为题的文章。其中涉及电影的起源、西方电影的发展概况、西方四大著名女明星的介绍以及对不同类型影片的个人评论等。虽然这些文字还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电影理论文章,但从中可以发现作为文人作家的周瘦鹃较为独特的影戏观念,特别是其中关于女性角色的探讨亦可看作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女性主义观点,而这一点是当时其他的电影人如顾肯夫、周剑云、徐卓呆等人所未曾提出的。
陈姝
关键词:周瘦鹃影戏
岩井俊二“纯爱电影”中的少女情结——以《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为例
2019年
作为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日本新生代导演,岩井俊二自1995年创作了第一部故事长片《情书》之后,便开始了他的"青春电影"创作。其大部分作品将故事场景选定在校园,展现青春的美好与残酷。在他的三部"纯爱电影"(《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中,具有共同点的少男少女的形象设计,实则体现了导演内心的"少女情结",这一情结既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关,实则也是日本传统文化和新兴的"少女文化"的一种体现。
陈姝
关键词:岩井俊二《情书》
“影戏话”与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的文体新变被引量:2
2020年
清末民初,通俗娱乐生活的丰富与现代报刊业的兴盛,为传统话体批评的赓续与新变提供了动力。继诗、文、小说、戏剧界"革命"话语提出之后,更具平民性的电影也被进步知识分子视为"通俗教育"的利器。倡导写实文学与白话文写作的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推动了电影批评内容与形式的大众化。以"影戏话"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不仅见证了中国文艺观念及其表出方式的新旧转型,而且在中西电影对接过程中逐步明确了自身的艺术要素,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杰泓陈姝
关键词:中国早期电影
“情”到浓时始作文——《青蛇》之剧本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电影剧本是用画面讲述故事,描写场景,反映生活,是一切影片拍摄的基础。它既属于文学范畴,又受到电影特性的制约。电影剧本的特性,首先表现在它应该具备鲜明的动作性,所以要求剧本中的人物设置必须合理得当,能较好地展开行为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其次电影剧本也应具有画面感,读者在阅读剧本时候,能“看见”或者联想出未来影片中一幅幅活生生的场景画面,并“听到”这些画面中的声音。
陈姝
关键词:剧本分析《青蛇》作文影片拍摄画面感文学形式
《赎罪》中的圣经原型
2012年
"原型批评"又称"神话批评",它要求从整体上来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其演变规律。作为"原型批评"的代表人物,弗莱认为最基本的文学原型就是神话,而《圣经》又是其主要来源。乔·怀特导演的影片《赎罪》是一部关于谎言、忏悔、救赎、宽恕的故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则体现了《圣经》中的"替罪羊"原型和犹大这个人物原型的"移位"再现。
陈姝
关键词:《赎罪》
新武化运动与华剧影片公司的武侠片创作被引量:1
2020年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古装片""武侠片""神怪片"三种创作类型相继勃兴,掀起了中国早期电影创作的第一次商业浪潮。著名电影导演郑君里将这一创作时期视为中国电影创作的"黑暗时代",但从真实的史料来看,华剧影片公司的系列创作是一个特例,其创作者借用"武侠"和"冒险"的概念,将"尚武"的时代精神和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融入故事创作中。以《奇峰突出》《乱世英雄》《山东响马》为代表的冒险武侠片并不是与五四思潮相脱离的妥协之物,而是"寓尚武于游戏"的市场策略的结果。创作者通过将西方冒险片中的"奇""险"场景和侦探片中的机关、拳术打斗相结合,塑造了具有强健体魄和刚毅精神的"新青年"形象,并期望达到进行社会教育的目的。
王杰泓陈姝
关键词:中国早期电影
奥利弗·斯通的电影语言被引量:1
2012年
奥利弗·斯通是新好莱坞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熟知类型电影传统,善于经营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传达主流意识形态。而这些都是通过他独特的电影语言表现出来的。斯通在电影的色彩、剪辑和音乐方面做了许多探索性的尝试,巧妙地展现了其作品在形式上的独特性与极端性。
陈姝
关键词:奥利弗·斯通电影语言剪辑音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