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同蕙

作品数:19 被引量:6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聚氨酯
  • 11篇酸酯
  • 11篇碳酸酯
  • 10篇聚碳酸
  • 10篇聚碳酸酯
  • 8篇树脂
  • 8篇环氧
  • 8篇环氧树脂
  • 5篇二醇
  • 4篇弹性体
  • 3篇增韧
  • 3篇增韧环氧树脂
  • 3篇力学性能
  • 3篇聚丙二醇
  • 3篇力学性
  • 2篇多元醇
  • 2篇脂肪族
  • 2篇碳酸
  • 2篇热塑性
  • 2篇网络聚合物

机构

  • 19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9篇陈同蕙
  • 7篇孙仁慧
  • 7篇管云林
  • 6篇许美萱
  • 4篇白耀文
  • 4篇张军志
  • 3篇季君晖
  • 3篇穆力
  • 2篇黎汉生
  • 2篇高悦
  • 1篇刘振声
  • 1篇董丽美
  • 1篇龙复
  • 1篇张敏莲
  • 1篇王成
  • 1篇刘淑兰
  • 1篇李海平
  • 1篇沈美琴
  • 1篇吕勇
  • 1篇胡金生

传媒

  • 3篇聚氨酯工业
  • 2篇化学工业与工...
  • 2篇合成橡胶工业
  • 2篇应用化学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学推进剂与...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黎明化工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1999
  • 6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碳酸脂多元醇的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以低分子二元醇、低分子聚酯二元醇为原料分别与碳酸二苯酯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五个系列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产品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到确认。深入研究了原料配料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体系真空度等因素对产物及反应速率的影响。
陈同蕙许美萱管云林周邦基
关键词:聚碳酸酯多元醇酯交换反应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交联密度及力学性能被引量:3
1998年
用同步法合成了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PCPU/EPIPN)。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两组分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化学结合。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由于两网络间的互穿、缠结以及接枝反应的发生,使体系中 PCPU 和 EP 的相容性得到改善。用溶胀法测定了 IPN 体系的交联密度,结果发现形成 IPN 后体系的交联密度相应比纯组分有所提高。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在 m(PCPU)/m(EP)=25/75处 IPN 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
陈同蕙穆力孙仁慧张军志
关键词:聚碳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交联
建立实习基地 搞好实习教学改革
1987年
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生产实习不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四有”“两热爱”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实习教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
陈同蕙沈美琴刘淑兰龙复
关键词:实习教学改革政治思想素质高等工程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组织纪律性
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增韧环氧树脂的固化动力学被引量:6
1997年
陈同蕙白耀文孙仁慧
关键词:增韧剂DSC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8
1998年
采用聚碳酸酯聚氨酯(PCPU)与环氧树脂(EP)合成了一系列PCPU/EP复合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PCPU与EP的反应历程及表观反应动力学,表明两者间发生了接枝反应,受力实验数据表明:当PCPU/EP=10/100时PCPU/EP的冲击强度和粘接剪切强度呈现最大值,最佳PCPU/EP复合聚合物可通过调整PCPU中NCO/OH的比值和PCPU/EP组成来设计与制备。
陈同蕙张军志高悦黎汉生
关键词:聚碳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力学性能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交联密度及力学性能
用同步法合成了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PCPU/EP IPN)。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两组分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化学结合。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由于两网络间的互穿、缠结以及接枝反应的发生,使体系中PCPU和EP的...
陈同蕙孙仁慧穆力张军志
关键词:脂肪族聚碳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交联密度
文献传递
聚氨酯灌浆材料及应用
1989年
氰凝为聚氨酯树脂与一些添加剂所组成的化学浆液,遇水以后能立即发生化学反应而发气膨胀,并最终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有一定强度的凝胶体。它是当前世界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能灌浆材料,广泛用于工程的防水堵漏、地基加固及复杂地层的稳固等方面。例如,建筑物和地下工程的三缝(施工缝、变形缝、结构裂缝)堵漏与补强;建筑物基础、铁路路基、桥墩、码头桩尖等的加固;地下或水工构筑物(水池、水塔等)混凝土表面涂层防渗漏;自来水及化工管道在线快速修堵;地质钻井扩壁与堵漏;石油开采中的油井堵水;封串、补套等;采煤工程中的堵水及快速构筑防水墙;高级防潮、耐油、耐磨地板等等。
管云林许美萱陈同蕙董丽美胡金生
关键词:灌浆材料油井堵水建筑物基础刚性防水层防水墙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环氧树脂IPN的性能及结构形态被引量:17
1999年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再由该预聚体、双酚A环氧树脂等用同步法合成了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PCPU-EPIPN)。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CPU和EP两组分间存在一定的化学结合。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热重分析研究表明:IPN在高温区存在单一玻璃化转变峰,当PCPU与EP的质量比mU/mE=25/75时,IPN的Tg最高且热稳定性最好。透射电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表明,PCPU与EP的配比对IPN的形态结构有显著的影响。应力-应变测试发现:当mU/mE=25/75时IPN体系力学性能最佳。
陈同蕙孙仁慧穆力张军志
关键词:聚碳酸酯二醇聚氨酯环氧树脂IPN
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增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9
1998年
采用羟基封端的脂肪族聚碳酸酯-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PHMCD)对环氧树脂(EP)进行了增韧,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增韧EP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陈同蕙白耀文孙仁慧穆力
关键词:环氧树脂增韧
阳离子型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7
1990年
本文用丙酮法,以聚酯二醇、聚醚二醇与1,6-已二异氰酸酯(HDI)为基材,N—甲基二乙醇胺为扩链剂,酸类为中和剂,合成了离子化程度不同的阳离子自乳化热塑性聚氮酯(简称TPU)水乳液。并对乳液的粒径、流变性以及乳胶膜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乳液的粒径随离子度的增加而减小;改变TPU分子链中软段的结构,乳液的流性指数n,可在小于1到大于1的范围内调节;T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软段结构中聚酯酯二醇含量的提高向高温方向移动。
许美萱陈同蕙管云林钱德利吕勇
关键词:聚氨酯乳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