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其美

作品数:25 被引量:207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莱芜猪
  • 6篇基因
  • 5篇肉质
  • 5篇肌内脂肪
  • 4篇猪肌肉
  • 4篇猪种
  • 4篇功能分析
  • 3篇肉质特性
  • 3篇克隆
  • 3篇产仔
  • 3篇产仔数
  • 3篇产仔性能
  • 3篇CUZNSO...
  • 2篇蛋白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脂肪沉积
  • 2篇肉质性状
  • 2篇嫩度
  • 2篇系水力

机构

  • 25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莱芜市畜牧兽...
  • 1篇青岛赛博迪科...

作者

  • 25篇陈其美
  • 22篇曾勇庆
  • 14篇陈伟
  • 11篇李华
  • 10篇胡艳霞
  • 10篇杜金芳
  • 10篇杨伦
  • 10篇宋一萍
  • 10篇钱源
  • 10篇崔景香
  • 5篇魏述东
  • 5篇孙延晓
  • 4篇石元
  • 4篇祝洪磊
  • 3篇刘婵娟
  • 2篇唐辉
  • 2篇樊新忠
  • 1篇包新见
  • 1篇董彬
  • 1篇徐云华

传媒

  • 4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遗传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首届全国猪育...
  • 1篇Journa...
  • 1篇养猪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及其特征分析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是影响肉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含量与肉的风味、嫩度等优良肉质性状呈正相关。由于IMF含量在活体和早期难以测定,常规育种较难进行。目前,人们从营养和遗传角度对猪IMF沉积...
陈其美
关键词:肌内脂肪沉积基因筛选分子机理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影响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研究
肌内脂肪(IMF)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有的研究表明IMF含量与肉的风味、嫩度等优良肉质性状呈正相关。近年来,人们在猪IMF沉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影响IMF沉积的主效基因至今尚未确定。因此,本研究以IMF含...
陈其美杨伦崔景香杜金芳陈伟胡艳霞祝洪磊石元曾勇庆
关键词:肌内脂肪抑制性消减杂交差异表达基因
猪PRLR和RBP4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性能的关系被引量:37
2009年
采用PCR-RFLP方法,对莱芜黑猪、鲁莱黑猪、里岔黑猪、鲁烟白猪、新沂蒙黑猪5个山东地方/培育猪种和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3个引进猪种共8个猪种323头繁殖母猪进行PRLR和RBP4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对产仔数影响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两个基因位点在8个猪种的测定群体中均存在多态性,但山东地方/培育猪种与引进猪种间在基因型频率上存在较大差异。PRLR和RBP4基因对产仔数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AA均为优良基因型。对于PRLR基因,山东地方/培育猪种内AA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比BB基因型母猪平均多产1.03头和0.89头,引进猪种中AA基因型母猪比BB基因型母猪平均多产分别为1.26头和1.11头。对于RBP4基因,山东地方/培育猪种内AA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比BB基因型母猪平均多产0.59头和0.51头,引进猪种中AA基因型母猪比BB基因型母猪平均多产分别为0.72头和0.64头。
孙延晓曾勇庆唐辉樊新忠陈其美李华钱源宋一萍
关键词:PRLR基因RBP4基因产仔数
莱芜猪PID1基因的功能分析及表达谱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为进一步了解莱芜猪PID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以莱芜猪为试验对象,分析PID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并利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莱芜猪10个不同组织(心脏、背最长肌、脾脏、肝脏、肺脏、小肠、大肠、脑、脂肪、脊髓)的表达谱信息。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ID1基因编码含217个氨基酸的蛋白,其定位在细胞质,无跨膜结构,为非分泌蛋白,具有亲水性,分子量为54ku,等电点为5.11,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很大的比例,PID1的C端有一PTB(磷酸酪氨酸作用位点)结构域,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大多数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在各组织中的mRNA表达丰度表现为:心脏>脑>肝脏>脂肪>背最长肌>肺脏>脊髓>大肠>脾脏,而在小肠中未见明显表达。结果提示:PID1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途径有关,并可能调控GLUT4基因的表达,呈现多组织表达特征,提示其调节目的基因转录具有广泛性。
钱源曾勇庆崔景香陈其美宋一萍杜金芳陈伟
关键词:莱芜猪生物信息学表达谱
猪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基因的mRNA表达对肌内脂肪含量和背膘厚的影响
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是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通过两个特异性受体/(Adiponectin receptor1,AdipoR1;Adiponectin receptor2,Adi...
陈其美
关键词:肌内脂肪背膘厚脂联素基因QRT-PCR
文献传递
莱芜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及诱导分化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建立莱芜猪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探索猪脂肪组织增生的生物学特征。本研究采集1日龄莱芜猪仔猪颈、背部皮下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与胰蛋白酶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原代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以及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并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PPARγ的表达。结果表明,分离的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约8h后开始贴壁,贴壁的细胞呈短梭形或不规则的三角形,第3天多数细胞进入指数生长期,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诱导培养结果显示,少量细胞在第2天开始出现脂滴,大多数细胞在第3天出现脂滴,第7~8天小脂滴逐渐融合成大脂滴,在第12天左右融合成大脂滴,油红O染色呈橘红色。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在诱导后的48h表达量最高,随后其表达丰度逐渐下降。本试验成功建立了莱芜猪前体脂肪细胞培养体系和体外诱导分化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莱芜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机制和猪体脂肪的沉积奠定基础。
胡艳霞曾勇庆崔志峰杨伦陈伟陈其美石元祝洪磊
关键词:莱芜猪前体脂肪细胞细胞培养诱导分化
不同猪种肌肉风味前体物质及其营养和食用品质特性研究被引量:33
2010年
以莱芜猪(24头)、鲁莱黑猪(24头)和大约克夏猪(12头)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品种猪肌肉风味前体物质和营养、食用品质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莱芜猪肌内脂肪(IMF)、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油酸及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大约克夏猪(P<0.05),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显著低于大约克夏猪(P<0.05);3个猪种中,肌苷酸(IMP)在莱芜猪中含量最高,还原糖在大约克夏猪中含量最高,而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在鲁莱黑猪中含量最高,但这几种物质在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在常规肉质特性方面,不同品种猪间的肉色、大理石纹、pH、滴水损失、系水率和烹饪损失等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大约克夏猪相比,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具有鲜红的肉色、良好的持水性能和丰富的肌内脂肪含量.研究证明,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内脂肪沉积以及部分风味前体物质含量较为丰富,营养及食用品质特性优良,在强化猪肉风味多汁的优质肉猪生产方面具有独特的种质资源优势.
陈其美曾勇庆魏述东李华宋一萍
关键词:肌肉风味前体物质营养品质食用品质
莱芜猪GPx4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研究GPx4基因mRNA在莱芜猪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规律,探讨该基因与地方猪种抗氧化性能的关系。本研究以5头莱芜猪为实验材料,提取10种组织的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GPx4基因在莱芜猪不同组织的mRNA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结果显示:GPx4基因在莱芜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组织之间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GPx4基因在莱芜猪脑、心、肝、脾等组织高丰度表达,并且极显著地高于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P<0.01)。GPx4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肌肉>脊髓、大肠、背膘、小肠>肺,差异显著(P<0.05)。
陈伟杜金芳崔景香陈其美胡艳霞杨伦曾勇庆
关键词:莱芜猪荧光定量PCR组织表达谱
RNA干扰沉默PID1基因在C2C12细胞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构建和筛选对PID1(phosphotyrosine interaction domain containing 1,PID1)基因有RNA干扰作用的PID1-shRNA表达载体。据小鼠PID1 cDNA序列,优化设计了4条shRNA及1条阴性干扰序列,插入pGPU6/GFP/Neo载体中,得到pGPU6/GFP/Neo-PID1-1、pGPU6/GFP/Neo-PID1-2、pGPU6/GFP/Neo-PID1-3、pGPU6/GFP/Neo-PID1-4和pGPU6/GFP/Neo-PID1-NC。干扰载体转染C2C12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hRNA对C2C12细胞中PID1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结果表明:靶向PID1基因的4个shRNA重组质粒载体经测序分析,其shRNA编码序列与预期设计的完全一致,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实,靶向PID1基因的shRNA重组质粒载体构建成功。进一步将构建的4个表达载体分别转染C2C12细胞,24 h后细胞中PID1基因mRNA表达水平依次下调(23.58±1.87)%、(75.44±0.77)%、(70.52±0.41)%和(56.60±3.13)%。48 h后细胞中PID1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30.15±5.05)%、(71.86±4.85)%、(67.93±2.28)%和(56.81±2.01)%。所筛选出的pGPU6/GFP/Neo-PID1-2、pGPU6/GFP/Neo-PID1-3和pGPU6/GFP/Neo-PID1-4三个表达载体均能高效地抑制转染细胞PI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ID1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杨伦徐正刚王慧陈其美陈伟胡艳霞石元祝洪磊曾勇庆
关键词:小鼠RNA干扰
猪CuZnSO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CuZnSOD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揭示CuZnSOD对猪抗氧化机能的影响,寻找与肉质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文章采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方法,对莱芜猪CuZnSOD基因cDNA进行克隆测序,分析其结构和功能,并用Real-time PCR检测CuZnSOD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CuZnSOD基因cDNA序列全长658bp(GenBank登录号:GU944822),包含76bp的5′UTR和120bp的3′UTR序列。全部CDS序列462bp,编码15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5.9kDa,等电点为6.03。CuZnSOD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第3氨基酸残基处存在1个O-糖基化位点,第86氨基酸残基处存在1个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中α螺旋仅占1.31%。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与人、牛、小鼠和褐鼠的编码区同源性分别为87.74%、87.66%、83.44%和83.2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26%、94.12%、92.21%和91.50%。CuZnSOD存在典型的金属结合配体结构域(GFHVHQFGDNT)。基于蛋白序列所构建的分子进化树表明猪与牛的亲缘关系最近。在mRNA水平上,CuZnSOD是一个广谱表达基因,在大脑、心脏、脾脏、肝脏、肾脏、肺、大肠、小肠、脊髓、肌肉、背膘和胃中都能检测到,其在肾脏、小肠和肺中表达量较高,在心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低。
杜金芳曾勇庆陈伟崔景香陈其美杨伦胡艳霞
关键词:CUZNSOD基因克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