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
- 作品数:51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宋元之际白鹭洲书院德育特色及其当代价值
- 2011年
- 南宋末年的白鹭洲书院,办学颇具特色,在民族危机日重的情形下,书院教育强调申明义理、砥砺名节、养育精神,加强对学生人的格培养,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爱国名士。其重义理、重身教和重崇祀的德育特色,能为当前学校德育提供借鉴。
- 陈元
- 关键词:白鹭洲书院德育
- 白鹭洲书院首任山长考辨被引量:1
- 2010年
- 由于有关白鹭洲书院的存世史料匮乏以及各研究者对山长之称理解迥异,故研究者对白鹭洲书院首任山长之见,众说并存、莫衷一是。本文针对部分研究者的观点,结合一些史实,分别对曾主讲或讲学于白鹭洲书院的江万里、胡楚浚、欧阳守道等七位学者进行了山长考辨,再分析出其中可能的首任山长,以此释疑并启发于同仁。
- 陈元谢义发
- 关键词:白鹭洲书院
- 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研究
- 民国时期的大学研究院所不仅是我国近现代科研体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机构,而且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构。它们是在我国移植西方大学制度以及争取学术独立的时代背景下创建与发展的。它们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我国现代学术研究摆脱殖民...
- 陈元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位制度学科建设民国时期
- 文献传递
- 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述评
- 2018年
- 本文把关于民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民国时期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对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数量等作了调查统计,并对其出现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第二阶段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贡献、制度、模式、特征、学科、专业及其培养院校进行了研究。总结近百年民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发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历史等方面的研究相对丰富,而对研究生院校、学科和专业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忽略了对培养单位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期望未来能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范围,加强对研究生的生活及其培养机构的研究。
- 陈元田宇
- 关键词:民国研究生教育
- 民国时期我国高校研究所的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1
- 2011年
- 民国时期,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旨兼师生科研活动的研究所在我国高校悄然兴起,它不仅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构,也是我国科研体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机构,为我国现代学术创新及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阐述和分析民国时期我国高校研究所的数量变化、公私差异、地域分布和学科结构等情况及其成因。
- 陈元
- 关键词: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
- 蔡元培的大学研究院所思想及其成因与启示被引量:1
- 2012年
- 蔡元培的留学经历、出国考察以及在北京大学从事的研究所创建活动,是其大学研究院所思想形成的经验和实践来源。他在介绍西方大学研究院所情况的同时,亦对我国大学研究院所设立的必要性、设置办法、研究方法及其与独立研究院所的关系等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论述,这对于当前正确处理中外教育交流、科研与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以及两大科研系统的分工协作等关系皆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 陈元彭春妹
- 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创建与发展的贡献、问题及启示
- 2014年
- 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创建与发展,引发了大学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方式的转变,创新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并培养了一批人才,加速了大学学位独立和学术独立的进程。但是,其时大学研究院所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重复设置、合作不足;经费不足、研究队伍不稳定;组织自身和研究教授缺乏考核等问题。这些贡献与问题对于当前大学研究机构的建设乃有启示意义。
- 陈元
- 关键词:民国时期
- 我国大学研究院所肇始时间考——兼对蔡元培观点的辨疑被引量:1
- 2011年
- 蔡元培认为,1922年北京大学创办的国学研究所是我国大学最早出现的研究院所,但从蔡元培的另外说法、时人的回忆评价以及报刊资料的记载等史料又可证明1917年底的北京大学实已有了各门研究所的草创。各门研究所不仅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些许成绩,而且研究所的制度和职能与改组后的国学研究所也有延续性和相似性,因此它们应是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真正发端。
- 陈元
- 任鸿隽的大学研究院所思想及其成因研究
- 2017年
- 任鸿隽认为,大学研究院所的设置是一所合格大学的重要标准,也是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前提。此外,大学研究院所的创建发展与留学教育的发展具有矛盾性。任鸿隽大学研究院所思想的形成主要与他早期的求学和编辑经历、在"科学社"和"中基会"的工作经历以及在国内几所大学的工作经历等因素有关。
- 陈元
- 关键词:任鸿隽
- 欧元怀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
- 2021年
- 在国家危难时刻,欧元怀应时代之需,结合自身的教育工作,主张通过教育来实现救国的目的。因此,他在大夏大学积极举办各类救亡图存的讲座,重视学生的体格与军事训练,强调学科和课程救国,落脚点乃是注重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其思想与实践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陈元袁建涛
- 关键词:教育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