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仁杰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永磁
  • 4篇永磁材料
  • 4篇纳米
  • 4篇纳米晶
  • 4篇纳米晶永磁
  • 4篇磁材料
  • 3篇微磁学
  • 3篇SM
  • 2篇剩磁
  • 2篇稀土永磁
  • 2篇纳米晶永磁材...
  • 2篇矫顽力
  • 2篇ZR
  • 2篇CO
  • 2篇CU
  • 2篇磁能积
  • 2篇磁体
  • 1篇烧结磁体
  • 1篇退磁
  • 1篇退磁曲线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陈仁杰
  • 7篇张宏伟
  • 7篇沈保根
  • 7篇荣传兵
  • 5篇贺淑莉
  • 4篇张绍英
  • 3篇闫阿儒
  • 2篇孙继荣
  • 1篇陈允忠
  • 1篇刘娜
  • 1篇郭帅
  • 1篇张绍英
  • 1篇刘翔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第七届中国包...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晶粒易轴取向度对纳米晶永磁Pr_2Fe_(14)B磁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构造了立方和不规则形状晶粒的各向异性纳米晶单相Pr2Fe14B磁体.利用微磁学的有限元法,模拟计算了样品的磁滞回线.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磁体晶粒易轴取向度的变差,磁体的剩磁、矫顽力均随之下降.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晶单相Pr2Fe14B磁体,其磁性能随取向度的变化快慢不同,原因在于磁体中的晶间交换作用(IGEC)的强弱不同.随着晶粒取向度的提高,纳米晶单相磁体的矫顽力逐渐增加,这完全不同于烧结磁体.
贺淑莉张宏伟荣传兵陈仁杰孙继荣沈保根
关键词:纳米晶永磁磁滞回线烧结磁体微磁学剩磁
热渗温度对表面Al合金化Nd-Fe-B烧结磁体的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2022年
采用表面热渗Al工艺,实现了对Nd-Fe-B烧结磁体的表面保护和优化高温磁性能。通过在Nd-Fe-B烧结磁体表面热渗Al,在磁体表面形成了与基体冶金结合的致密的Al合金层。在Al合金层的保护下,表面热渗Al磁体的耐腐蚀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磁性能保持良好。在高压加速老化测试168 h后,Al-700磁体的单位表面积增重量(3.40 mg·cm^(-2))远低于基体(14.28 mg·cm^(-2))。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表面热渗Al磁体的极化曲线,其腐蚀电流密度值较基体明显降低。显微组织分析表明,Al合金化层的厚度随热渗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700℃的热渗温度下,晶界内形成了均匀连续的富Al相,从而获得了较优异的综合性能。根据XRD相分析,热渗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Al、Fe和Nd原子在合金层中相互扩散越剧烈,磁体表面相继形成Al-Fe相和Nd-(Al,Fe)相。该研究为提高Nd-Fe-B烧结磁体的耐蚀性能和性价比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娜刘娜陈仁杰陈仁杰闫阿儒
关键词:磁性能耐腐蚀性能
资源节约型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化关键制备技术
稀土是全球公认的战略资源,是世界各国在高新技术、国防尖端技术和相关产业发展中的竞争焦点。由于稀土是伴生矿,稀土资源消耗最大的钕铁硼永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导致对镨、钕、铽、镝等资源紧缺元素需求量大幅增加,而铈、镧、钇等高丰...
陈仁杰郭帅闫阿儒
文献传递
微结构对纳米晶永磁Pr2Fe14B磁性能的影响
采用微磁学有限元法模拟了不同晶粒形状及分布的纳米晶PrFeB磁体。计算结果表明,晶粒尺寸的分布能够影响纳米晶磁体的磁性能。随着晶粒尺寸D的降低,导致体系的交换作用增强,致使矫顽力下降,微结构对磁体的磁性能有着比较重要的影...
贺淑莉张宏伟荣传兵陈仁杰张绍英沈保根
关键词:纳米晶永磁矫顽力剩磁最大磁能积
文献传递
纳米复合永磁Pr_9Fe_(74)Co_(12)B_5Sn_x(x=0,0.5)的磁化行为与磁黏滞性被引量:5
2005年
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纳米复合永磁样品Pr9Fe74Co12B5与Pr9Fe74Co12B5Sn0.5,分析了样品的起始磁化、反磁化过程,测得样品的总磁化率、可逆磁化率以及样品的磁黏滞性.结果表明,两样品在室温下均表现为单一硬磁相磁化行为,在低温下表现为双相行为,且由于添加Sn后使晶粒均匀化从而导致样品低温下的双相行为更加明显.添加Sn后引起样品中软磁相含量和软磁相晶粒尺寸的增加,使磁化反转中可逆磁化部分增多,且使反磁化形核场降低.磁黏滞性研究表明,热激活体积与软磁相晶粒的大小有关.
陈允忠贺淑莉张宏伟陈仁杰荣传兵孙继荣沈保根
关键词:纳米复合永磁磁化反转
热压/热变形稀土永磁材料
热压/热变形技术是制备全密度各向异性稀土永磁材料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钕铁硼磁体的主相Nd2Fe14B具有四方晶格结构,沿c轴方向(即易磁化轴)的弹性模量较小,因而各向同性的纳米晶钕铁硼磁体在热变形(hot deforma...
闫阿儒陈仁杰
Sm(Co,Cu,Fe,Zr)_z反磁化过程的微磁学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通过微磁学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微结构对各向异性的Sm(Co ,Cu ,Fe ,Zr) z 磁性能的影响 ,并对不同温度下的退磁曲线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矫顽力随着 2∶17相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大 ,随 1∶5晶界相厚度的增大而减小 ;通过减小晶界相厚度或增大晶粒尺寸可以有效提高磁能积 .反磁化的物理机制主要为形核机制 ,主要表现为首先在晶界相形成反磁化核 ,随着磁场的增大反磁化核不断长大 ,最后导致整个磁体的磁化反转 ;而当温度升高时 ,晶界相逐渐变成非磁性相 ,使得反磁化核难以形成 。
陈仁杰荣传兵张宏伟贺淑莉张绍英沈保根
关键词:矫顽力退磁曲线磁能积温度升高微磁学
纳米晶永磁材料晶间交换耦合作用的模拟计算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微磁学有限元法 ,模拟计算了单相和复相各向同性纳米晶磁体的起始磁化曲线、退磁曲线和回复曲线 .验证了用δm(H)曲线的正峰值来衡量纳米晶磁体晶间交换耦合作用的有效性 .计算结果表明 ,纳米晶单相和复相磁体的晶间交换耦合作用都随晶粒尺寸的增加而降低 ,当晶粒尺寸过大时复相磁体表现出两相行为 ,其δm(H)曲线出现了两个正峰值 .分析表明 ,外场较小的正峰值是软磁相与硬磁相晶粒之间交换耦合作用的结果 。
荣传兵张宏伟陈仁杰贺淑莉张绍英沈保根
关键词:交换耦合作用永磁材料纳米晶外场相行为各向同性
Sm(Co,Fe,Cu,Zr)<,z>磁化行为的实验研究及微磁学模拟
作为高温环境下性能最好的永磁材料,Sm(Co,Fe,Cu,Zr)z磁体一直是永磁材料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这种沉淀硬化的磁体具有特殊的胞状结构,其磁化行为表现出丰富的特征。本论文通过快淬工艺制备了具有反常矫顽力温度关系和负...
陈仁杰
关键词:高温磁体微磁学永磁材料
文献传递
Sm(Co, Cu, Fe, Zr)z反磁化过程的微磁学分析
通过微磁学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微结构对取向的Sm(Co, Cu, Fe, Zr)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饱和磁极化强度与样品中2:17及1:5相的比例有关;矫顽力随着2:17相晶胞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1:5胞壁相厚度...
陈仁杰荣传兵张宏伟贺淑莉张绍英沈保根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