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峰
- 作品数:22 被引量:1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人工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 <正>目的比较在不同时间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CP)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我科人工置换手术病例 156人,随机分成四组...
- 陈东峰余楠生卢伟杰白波
- 文献传递
- 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在椎体成形术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可注射磷酸钙骨水泥(CPC)应用于猕猴椎体成形术早期和后期生物力学性能。方法①将2只成年猕猴尸体作为I组,4只成年猕猴分为Ⅱ、Ⅲ两组,每组猕猴T10-L7的20个椎体分为A、B、C三组,经皮穿刺。A组:8个椎体,灌注复合rhBMP-2的可注射CPC;B组:6个椎体,灌注注射型PMMA;C组:6个椎体,手术空白对照组,穿刺后灌注生理盐水。②I组于术后立即进行测试,Ⅱ、Ⅲ组分别于术后2个月和6个月处死,解剖出单个椎体制成标本,在轴向压缩载荷下测定单个椎体的抗压强度和刚度。分析两种材料强化椎体的早期和后期效果及变化。结果C组椎体抗压强度和刚度于术后、术后2个月和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椎体的抗压强度比C组椎体增加了29.1%(P〈0.05),术后2个月变为25.5%(P〈0.05),术后6个月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压强度随时间逐渐下降(P均〈0.05),刚度始终无明显增高(P〉0.05)。B组椎体的抗压强度和刚度分别增加了55.2%和22.8%(P均〈0.05),2个月后变为52.7%和25.9%(P均〈0.05),6个月后仍增强48.6%和28.7%(P均〈0.05)。结论复合rhBMP-2的CPC材料强化椎体的力学性能良好并能始终维持适中的力学强度,可避免PMMA过高强度带来的远期邻近椎体骨折和椎间盘退行性变加速的危险。
- 徐谦白波陈艺叶建东吴景明陈东峰
- 关键词:磷酸钙类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生物力学椎体成形术
- 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102
- 2006年
- 目的比较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使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pneumaticcompression,IPC)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156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病例,随机分成4组。第1组38例,术前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2组42例,术后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3组36例,术前使用LMWH、术后使用IPC;第4组40例,术后使用LMWH与IPC。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观察出血并发症与记录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第1组,DVT2例(5.26%),出血量(1030.8±282.0)ml;第2组,DVT2例(4.76%),出血量(900.7±246.9)ml;第3组,DVT1例(2.78%),出血量(1040.3±288.5)ml,1例上消化道出血;第4组,DVT9例(22.5%),出血量(852.2±295.4)ml。在DVT发生率上,第1、2、3组明显低于第4组(P﹤0.05);在围手术期出血量上,第2、4组少于第1、3组(P﹤0.05)。结论术后使用LMWH联合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以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 陈东峰余楠生卢伟杰白波
- 关键词:低分子量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成形术
- C臂透视图像导航辅助胸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C臂透视图像导航辅助胸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应用导航系统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36例,164枚。记录手术时间及C臂机使用次数和时间。术后X线及CT复查,测量钉的进钉部位、方向、长度和直径选择。结果手术时间、C臂X线透视次数较常规手术明显减少,进钉部位、方向、长度和直径选择较常规手术明显准确。结论C臂透视图像导航辅助胸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和医生的X线被动辐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陈东峰白波卢伟杰董伟强
- 关键词:胸腰椎椎弓根螺钉
- 特制型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肱骨上端骨肿瘤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特制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上端骨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特制型人工肱骨头置换柄治疗在本科住院的肱骨上端骨肿瘤患者9例。患者均为单侧病损,使用特制型非限制性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用骨水泥固定于肱骨残端髓腔内,外缝合固定一层塔夫纶套,然后把关节囊、肌腱和肌肉缝合固定在其上,以重建肌附着。结果:所有9例患者皆得以随访,时间为6月-3年,其功能良好,优良率达89%,术后无1例感染及脱位。结论:肱骨上端骨肿瘤治疗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特制型个体化人工肱骨头结合塔夫纶套骨膜进行置换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保全肢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 陈东峰白波卢伟杰董伟强
- 关键词:骨肿瘤肱骨上端
- TKA术后膝内外翻松弛度对ROM的影响(40个全膝表面置换膝关节分析)
- 作者对35例40个连续的TKA术后膝关节进行X线检查及HSS评分,并评估内外翻松弛度对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40个膝均使用史赛克公司非限制型全膝关节表面假体,不保留后交叉韧带.我们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行膝关节非负...
- 李之琛卢伟杰陈东峰
- 骨水泥聚乙烯内衬技术在全髋内衬翻修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估骨水泥聚乙烯内衬技术应用于全髋内衬翻修时的生物力学强度。方法 25对金属髋臼及聚乙烯内衬假体随机分为5组(n=5),以标准锁定装置为对照(A组),其余4组应用骨水泥聚乙烯内衬技术固定聚乙烯内衬,分为无钢珠聚乙烯内衬与金属髋臼0°交角组(B组)、带钢珠聚乙烯内衬与金属髋臼0°交角组(C组)、带钢珠聚乙烯内衬与金属髋臼10°交角组(D组)、带钢珠聚乙烯内衬与金属髋臼20°交角组(E组)。通过杠杆试验模拟体内内衬失败情况,测定各组抗杠杆力强度。结果 A~E组抗杠杆力分别为(626.68±206.12)、(915.04±197.49)、(449.02±119.78)、(814.68±53.89)、(1 033.05±226.44)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89,P=0.000)。其中B、E组抗杠杆力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抗杠杆力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骨水泥聚乙烯内衬技术将内衬与金属髋臼以≤20°交角固定于金属髋臼内,能提供足够的初始固定强度。
- 卢伟杰金大地李之琛陈艺陈东峰余楠生
- 关键词:生物力学
- 按《指南》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按《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简称《指南》)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和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对402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119例,女283例 平均年龄63.2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27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8例,骨关节炎46例,没有按〈指南〉进行规范预防(A组)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对120例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36例,女84例 平均年龄62.9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8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3例,骨关节炎14例,按〈指南〉实施基本预防措施和物理预防措施,药物预防于术后12 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至术后10 d,之后改用口服利伐沙班至术后21 d(B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症状性VTE和出血并发症的比例. 结果 A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83例,发生率为20.6%(83/402) 出血并发症28例(7.0%,28/402).B组15例出现DVT,发生率为12.5%(15/120) 出血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6.7%(8/120).B组DVT的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P=0.04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0). 结论按照〈指南〉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VTE进行预防,提高了预防效果,同时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 陈东峰卢伟杰余楠生李之琛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 关节镜和开放清刨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的疗效分析
- 目的:通过膝关节镜下和开放手术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的关节进行清创冲洗结合术后持续抗生素液灌洗,从而早期控制和治疗感染,避免翻修术实施。对比分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关节镜下清创术的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从1...
- 廖壮文白波陈东峰孙辉
-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细菌感染关节镜
- 文献传递
- 单动头和双动头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比较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比较单动头置换与双动头置换在高龄老年人(≥85岁)股骨颈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4~2007年共收治50例高龄老年(≥8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单动头置换组(27例)和双动头置换组(23例)。随访6个月~4年,平均3.4年。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关节功能及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住院费用比较,双动头置换组术中多于单动头置换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高龄老年(≥8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中,双动头置换对比单动头置换没有任何优势,而且住院费用高。对高龄老年(≥85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尽可能采用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单动头置换完全可以满足该类患者的需要,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 吴梅祥白波钱东阳吴景明余楠生董伟强林志雄卢伟杰陈东峰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高龄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