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锐

作品数:32 被引量:206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动脉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7篇血压
  • 7篇高血压
  • 6篇心病
  • 6篇造影
  • 6篇冠心病
  • 5篇动脉疾病
  • 5篇冠状动脉疾病
  • 4篇动脉造影
  • 4篇心绞痛
  • 4篇颈动脉
  • 4篇老年
  • 4篇绞痛
  • 4篇高血压患者
  • 4篇冠状动脉造影
  • 3篇动脉斑块
  • 3篇心脏
  • 3篇血管

机构

  • 31篇北京市第六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1篇陆锐
  • 27篇田颖
  • 22篇刘肆仁
  • 22篇董蕾
  • 12篇张文超
  • 4篇杨靓宇
  • 4篇李欣
  • 3篇郭宏怡
  • 3篇向小平
  • 3篇陈磊
  • 2篇华明明
  • 1篇李杨
  • 1篇石燕
  • 1篇郭继鸿
  • 1篇刘宇
  • 1篇王雪莲
  • 1篇卞绍华
  • 1篇张磊
  • 1篇张萍
  • 1篇唐华

传媒

  • 10篇中国医药
  • 4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第七届北京五...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4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8.22±8.34)岁,其中男122例,女8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静息心率测量、动态心电图监测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量。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无斑块组(IMT厚度<1.3 mm)和斑块形成组(IMT厚度≥1.3 mm),比较两组静息心率与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与无斑块组比较,斑块形成组静息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性降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自主神经功能密切相关。
董蕾田颖刘肆仁陆锐杨靓宇李杨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静息心率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功能
冠状动脉心肌桥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发生率、影像特征、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接受CAG检查的3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67例行选择性CAG的人群中,共发现13例冠状动脉心肌桥,发生率为3.54%,男性多于女性。13例患者均为单桥,其中前降支9例,回旋支3例,右冠状动脉1例。临床诊断:孤立性心肌桥8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例。13例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且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对11例患者随访1—3年,2例失访,无新发心肌梗死、猝死及左心功能不全。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B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
田颖陆锐刘肆仁董蕾
关键词:心绞痛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
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电生理特征
2009年
刘肆仁陆锐董蕾田颖郭继鸿许原李学斌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心电描记术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慢性心房颤动(AF)的高龄患者中,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62例患者随机分为RVOT组和RVA组,各31例。起搏频率设定在70次/min,确保心室〉90%起搏。结果RVOT组的QRS时限比RVA组缩窄(P〈0.001)。在12个月时,RVOT组的CHF生活质量(QOL)评分好于RVA组(P〈0.05),RVOT组的6rain步行距离略长于RVA组(P〈0.05),RVOT组的再住院次数比RVA组降低(P〈0.05),NYHA心功能分级两组无差异(P〉0.05)。RVOT组的LVEF增加值比RVA组高(P〈0.05)。在24个月时,RVOT组和RVA组之间的CHFQOL评分、6min步行距离、每年再住院次数、NYHA,及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CHF及AF的高龄患者中,RVOT组的QRS波群时限比RVA组缩窄,短期内RVOT组的运动耐量、再住院次数及LVEF略好于RVA组。但2组较远期的临床疗效相当。
刘肆仁陆锐田颖董蕾郭宏怡杨靖宇
关键词:心房颤动右室流出道起搏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冠心病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冠心病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行24h动态血压、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斑块组(64例)和非斑块组(6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77例)和非冠心病组(49例),分别比较血压变异系数与颈动脉斑块及冠心病的关系。结果①颈动脉斑块组SBP平均值及变异系数与非斑块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P平均值:(1454-15)mmHg比(116±10)mmHg(1mmHg=0.133kPa),变异系数:(0.09±0.03)比(0.07±0.01),P〈0.05],而组间DBP平均值及变异系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冠心病组SBP变异系数和DBP平均值与非冠心病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P变异系数:(0.09±0.02)比(0.07±0.02),DBP平均值:(684-6)mmHg比(71±6)mmHg,P〈0.05],组间SBP平均值及DBP变异系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BP变异系数与冠心病相关(r=3.719,P=0.025)。结论血压变异系数尤其是SBP变异系数是颈动脉斑块及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田颖陆锐董蕾刘肆仁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变异性冠状动脉疾病
脑钠肽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NSTEACS患者132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94例,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38例,检测其血浆BNP、高敏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对UA患者进行Braunwald分级,对NSTEMI进行Killip分级;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不良事件的有无将患者分为不良事件和无不良事件组,比较2组BNP、CRP、cTnI水平。结果随着Braunwald和Killip分级增高,2组血浆BNP浓度均增高,且每两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良事件组,血浆BNP、CRP、cTnI浓度均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结论NSTEACS患者血浆BNP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及不良预后相关。
田颖刘肆仁王永志董蕾陆锐向小平
关键词: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
不同类型5F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使用较小直径(5F)共用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对入选485例患者按其造影时选用可供左、右冠状动脉插管的5F共用型造影导管类型分为共用型导管组267例。5F非共用型导管组218例。比较2组间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平均手术操作时间。结果①共用型导管组和非共用型导管组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分别为98.5%和95.4%。共用型导管组高于非共用型导管组(P<0.05)。②共用型导管组的冠状动脉造影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17.9±5.8)min。而非共用型导管组为(21.1±7.2)min,明显长于前组(P<0.05)。结论使用较小直径的共用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损伤小,活动早,术程短。X线照射时间短,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合理选择适于桡动脉径路的造影导管对提高手术操作的便捷性、安全性以及保证造影质量至关重要。
陆锐刘肆仁田颖董蕾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造影导管
rhBNP治疗高龄女性急性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 BNP)治疗高龄女性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的有效性。方法:96例NSTEMI女性患者,随机分为rh BNP组和RT组(常规治疗组),rh BN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 BNP治疗,观察两组尿量、CTNI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肾功能变化等。结果:rh BNP组患者比RT组治疗后尿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均尿量(1315±355)ml比(2014±518)ml,P<0.01]。rh BNP组CTNI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NI恢复时间(6.7±2.7)比(4.4±1.3)天,住院时间(25.6±7.8)比(20.9±6.5)天,P<0.01];两组肾功能情况治疗前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女性NSTEMI患者rh BNP虽不能改善住院期间死亡率,但能更好的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是急诊PCI治疗的有效补充。
陆锐张文超李欣田颖
关键词:高龄女性心肌梗死BNP重组人脑利钠肽
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北京市第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925例,依据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540例)、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85例)。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于术前1天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每晚1次,术后减至20mg/d并坚持服用1年;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组术前1天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负荷量,术后减至10mg/d并服用1年;对照组术前服用任何一种常规治疗量他汀药物。比较3组患者CIN发生率和手术前后血肌酐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CIN发生率分别为8.3%(45/540)、9.0%(18/200)和9.2%(17/185);3组CIN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7.67,P=0.45)。3组手术前后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未能降低CIN发生率。
陆锐邓可武张文超姚民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强化他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保守治疗与早期介入治疗的比较被引量:24
2003年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患者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与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96例UA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为药物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 ,并对其进行危险分层 ,随访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近期随访 1个月 ,介入组与药物治疗组低、中危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3 8%和 8 3% ,差异无显著性 ;而两组高危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 10 %和 5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0个月随访 ,两组低、中危患者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2 5 %和 14 3% (P >0 0 5 ) ;高危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 5 8 3% (P <0 0 5 )。结论 对于低、中危患者 ,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对心脏事件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而对高危患者 ,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近期和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 ,提示对高危患者应及早介入治疗。
石燕卞绍华陆锐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心脏事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