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先亮

作品数:16 被引量:31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6篇油田
  • 5篇孤岛油田
  • 3篇油气
  • 3篇驱油
  • 2篇地质
  • 2篇原油
  • 2篇盆地
  • 2篇驱油机理
  • 2篇夹层
  • 2篇含水
  • 2篇河流相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田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质学
  • 1篇第三纪
  • 1篇新生代
  • 1篇旋回

机构

  • 1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6篇陆先亮
  • 5篇栾志安
  • 4篇戴俊生
  • 4篇林博
  • 4篇吕广忠
  • 3篇束青林
  • 2篇李琴
  • 2篇陈辉
  • 2篇段新民
  • 2篇周洪钟
  • 1篇李传新
  • 1篇姚光庆
  • 1篇张本华
  • 1篇肖红平
  • 1篇姜颜波
  • 1篇伍增贵
  • 1篇苏咸涛
  • 1篇徐东萍
  • 1篇章凤奇
  • 1篇陈清华

传媒

  • 5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新疆石油学院...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西安石油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5段隔夹层划分与展布被引量:33
2006年
依据孤岛油田中一区的地质特点,处理了区段内1 000余口井的测井地质资料,对分布于研究区段的隔夹层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共划分出8个砂层组、17个单砂层.7个隔层和9个夹层.对隔层展布及砂体单元内夹层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隔夹层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在G2,G5,G6和G7下部单元的顶部剩余油富集程度高.主力油层馆532,531和541夹层分布密度和分布频率较小,剩余油饱和度较低,但可采剩余油绝对数量较大;馆51、馆52、馆542、馆55、馆56夹层分布密度和分布频率值较高,剩余油富集程度较高.
林博戴俊生陆先亮张本华
关键词:孤岛油田剩余油分布
油井出砂预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43
2002年
油井出砂是石油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出砂预测的各种方法、动向及成果 ,总结了这些方法的研究现状、应用水平与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应用方面提出了建议。
吕广忠陆先亮栾志安陈辉
关键词:油井
孤岛油田东区原油流变性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重质高粘原油在地层条件下表现为非线性渗流 ,其流变性测试结果对于指导其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孤岛油田东区重质高粘原油渗流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含气原油为假塑性流体 ,地层条件下非线性渗流显著 ;脱气原油粘弹性较弱 ;注水开发时 ,油水井间的水驱速度应控制在 0 .
乐大发周洪钟韩建华陆先亮郑惠光
关键词:孤岛油田流变特性粘弹性油水井
井间流动单元预测与剩余油气分布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依据储层的岩性特征、沉积微相、渗流特征、微观孔隙结构和储层非均质特征,结合储层的实际情况,选用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最大孔喉半径、流动层指数等5个参数,综合应用岩性—物性划分法以及流动层指数划分法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定量划分,建立了河流相储层流动单元的E、G、M、P等4类流动单元模式。根据研究区内平面、垂向和井间流动单元分布,发现孤岛油田中一区上第三系中新统馆陶组5段剩余油气在馆陶组5段3层的东北部和中部相对富集。综合考虑井间流动单元排列方式和注、采井射开位置,建立了井间流动单元分布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剩余油气的空间分布,为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气挖潜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林博戴俊生陆先亮束青林
关键词:上第三纪河流相井间
疏松砂岩中微粒迁移问题的研究被引量:30
2004年
疏松砂岩储集层出砂是石油开采中的严重问题,砂岩微粒被冲蚀形成的大孔道会造成严重水窜,迁移的微粒被捕获会导致地层堵塞,使渗透率和产油量下降。为了详细研究疏松砂岩中微粒迁移问题,修正了孔隙介质中微粒冲蚀和捕获的毛细管模型,采用特征线方法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求出了模型的数值解,并且将数值解与解析解进行了对比。根据对模型的研究得出结论,对于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出砂时砂微粒浓度在达到峰值以前就已经发生了地层堵塞,胶结疏松且渗透率较高的油藏更容易形成大孔道。
尤启东陆先亮栾志安
关键词:疏松砂岩大孔道
聚合物驱提液与控制含水的关系被引量:15
2002年
分析了孤岛油田聚合物驱不同见效阶段提液与含水率的变化关系 ;提出了不同见效阶段合理的提液时机和提液幅度 ;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改善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开发效果 。
陆先亮周洪钟徐东萍李传新姜颜波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提液含水孤岛油田
纳米聚硅材料在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被引量:42
2003年
在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注水井注入压力长期居高不下、注入量低、单井注入压力差异大等问题,采用纳米聚硅材料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岩心驱替实验、微观驱油实验表明,纳米聚硅材料改善注水效果的机理是能够改变岩石润湿性、提高水相相对渗透率,其强憎水特性能够驱替吸附在孔隙内表面的水膜、扩大孔径等。现场应用表明:纳米聚硅材料能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陆先亮吕广忠栾志安伍增贵苏咸涛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降压增注憎水经济评价
新型复合缝腔割缝筛管的强度计算及失效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在评述现有防砂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复合缝腔割缝防砂筛管。该种防砂筛管具有流阻小、防砂效果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详述了该防砂筛管的结构特点及防砂原理,并利用ANSYS软件,计算了各种工况下的强度值,为建立割缝筛管强度标准提供了依据。结合油田现场使用情况,对重要失效形式———抗挤压失效形式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一种判断井下割缝筛管失效的方法,为油田开发减少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胜利油田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种新型复合割缝筛管进行防砂效果好,渗透能力强,耐腐蚀,且施工方便。
陆先亮
关键词:割缝筛管强度计算防砂筛管防砂效果失效形式防砂工艺
河流相储集层夹层的三维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以钻井、测井资料以及7口取心井的分析化验、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分析资料为基础,在地质条件约束下,建立了适合孤岛油田中一区Ng5段的测井解释模型,解释了有资料的762口井共9种地质参数,以探索夹层分布与剩余油的关系,并按优选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在研究区内建立了夹层三维空间分布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模型分析显示,Ng5段夹层分布范围广,其形态、分布规律复杂,厚度变化大,平均厚度为0.61m,延伸距离为50-180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1km^2。夹层分布密度为0.11~0.63,分布频率为0.52~1.24层/m,单夹层厚度分布为0.4~5.5m,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研究还表明,在10—413,8-309,9-10和7-9等井区均有夹层连片分布,这些井区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地区。
林博戴俊生陆先亮束青林
关键词:河流相储集层夹层
氮气泡沫热水驱油机理及实验研究被引量:33
2003年
借助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氮气泡沫热水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注热水的同时注入氮气和泡沫可以大大提高稠油的采收率,其机理主要表现在降黏、原油体积膨胀、调剖等方面.氮气泡沫热水驱和热水驱的对比试验显示氮气泡沫热水驱不仅可以提高采收率,而且还可以提高采油速度.
陆先亮陈辉栾志安吕广忠韩鹏
关键词:驱油机理稠油采收率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