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昕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新南威尔士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建筑
  • 4篇合院
  • 3篇矩阵
  • 3篇浮生
  • 3篇猜想
  • 2篇人类学
  • 2篇民居
  • 1篇侗族鼓楼
  • 1篇杂谈
  • 1篇札记
  • 1篇人类学视野
  • 1篇人文
  • 1篇人文传统
  • 1篇如其
  • 1篇台基
  • 1篇其人
  • 1篇中篇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人类学
  • 1篇文如其人

机构

  • 7篇新南威尔士大...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悉尼科技大学
  • 1篇澳大利亚新南...

作者

  • 9篇阮昕

传媒

  • 6篇建筑师
  • 2篇建筑学报
  • 1篇建筑创作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浮生·建筑——有关水平与垂直的猜想(中篇)
2015年
人渴望定居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同时,人总还是向往、甚至追求游牧生活般的自由。建筑作为令人安居的根本手段应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从本质而言建筑应是一门"保守"艺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建筑中完全没有幻想"浮生"的空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建筑其实一直被用来摆平安居与浮生的矛盾。本文将建筑中"水平"与"垂直"的几何秩序与这对矛盾并联,以便借助合院、房间矩阵与走廊房间几种模式对中西住宅的文化史作一番审视。
阮昕
关键词:浮生建筑合院
浮生·建筑——有关水平与垂直的猜想(下篇)被引量:2
2015年
人渴望定居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同时,人总还是向往、甚至追求游牧生活般的自由。建筑作为令人安居的根本手段应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从本质而言建筑应是一门"保守"艺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建筑中完全没有幻想"浮生"的空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建筑其实一直被用来摆平安居与浮生的矛盾。本文将建筑中"水平"与"垂直"的几何秩序与这对矛盾并联,以便借助合院、房间矩阵与走廊房间几种模式对中西住宅的文化史作一番审视。
阮昕
关键词:浮生建筑合院
密度的误区——一种理论框架的重构被引量:9
2020年
针对目前密度概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的片面化、单一化、唯数字化等误区,尝试对常见的密度概念进行历史梳理,解析在密度中的物质和感知概念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并把密度概念中的"数学模式"与"特定场景"相结合,将物质密度概念和感知密度概念置于辩证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在实践中通过"设计的技艺"对建筑的形式与使用效率进行平衡考量。
汪灏阮昕
关键词:辩证统一
浮生·建筑——有关水平与垂直的猜想(上篇)被引量:1
2014年
人渴望定居可以说是与生俱来;同时,人总还是向往、甚至追求游牧生活般的自由。建筑作为令人安居的根本手段应是不争的事实,于是从本质而言建筑应是一门"保守"艺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建筑中完全没有幻想"浮生"的空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建筑其实一直被用来摆平安居与浮生的矛盾。本文将建筑中"水平"与"垂直"的几何秩序与这对矛盾并联,以便借助合院、房间矩阵与走廊房间几种模式对中西住宅的文化史作一番审视。
阮昕
关键词:浮生建筑合院
获奖·建筑
2013年
王澍2012年获普利茨克奖,引起了这篇回忆短文。回忆之中偶然必然地涉及到一些当今的建筑话题,如"文如其人",文人建筑师以及获奖建筑师。
阮昕
无用之用——建筑教育札记
2012年
建筑教育总是难以满足建筑师职业胜任的要求。其实这种实际工程的胜任能力只能在作工程的过程中才会学到。换言之,这即是职业培训。既然如此,那么还有必要在"象牙塔"中培养建筑师么?通过追溯东西方人文传统与大学教育的关联,这篇杂文旨在将职业培训与教育区别开来。由此我们可以回观建筑教育的开端与发展——17世纪末期的法国皇家学院与后来19与20世纪初的巴黎美院,以及早期建筑教育的真实含义与目的。借用庄子之哲理,本文的中心即是指明建筑教育之大用正好存在于其无用之中。这正是我们今天必须理解并且要倍加珍惜的建筑人文之本。其功效远远超出建筑防范风雨之用。
阮昕
关键词:教育人文传统
伍重真想现代吗?被引量:2
2019年
丹麦建筑师伍重一生设计建成了3幢自宅,通过对其形式及理念的分析,可看出伍重建筑及人生观的渐变,尤其是对早期建筑理念的怀疑。伍重的早期建筑理念在其为数不多的公共建筑设计上,如悉尼歌剧院,得以彰显。如此建筑与人生观的转变在20世纪并非孤例。通过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这是一个从大胆拥抱并向外部世界展望视野的建筑物体到一个更为内向封闭的容器的转化。与路易·康和柯布的不同之处是:伍重的转变既非彻底,亦充满了疑惑与内心的矛盾。以世界观而言,这是征服广袤世界的现代性欲望与渴望重返内心世界的矛盾。
阮昕
关键词:伍重台基合院
意馀于形——人类学与民居杂谈
2020年
以意义与形式的关联为线索,在理论层面回顾了建筑师围绕这一话题的历史纠葛。从列维-斯特劳斯、布迪厄等人类学家对原始住屋形式背后的社会理念的阐释,到里克沃特、拉普卜特、鲁道夫斯基等建筑学者对传统聚落及民居形式意义的探究,建筑师时常陷入形式与意义的若即若离关系所塑造的两难境地之中,即便柯布西耶、路易·康等亦不可跳脱。中国合院式住宅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因在中国人理解的"天-地"关系之下,合院中生活的意义远高于形式,这亦可推演至中国艺术"大象无形"的理念。由此提出,建筑行业存在的真正理由就是为人居环境创造意义。
阮昕阮昕
关键词:人类学民居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传统民居及意义被引量:7
2003年
本文将中国传统民居纳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予以审视、考察、重点解析了侗族侗寨鼓楼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内涵。
阮昕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传统民居侗族鼓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