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鉴宏

作品数:94 被引量:781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4篇细胞
  • 56篇肝细胞
  • 40篇细胞癌
  • 40篇肝细胞癌
  • 37篇切除
  • 33篇肝癌
  • 32篇切除术
  • 29篇肝切除
  • 27篇肝切除术
  • 20篇术后
  • 17篇生存率
  • 14篇癌患者
  • 12篇手术
  • 11篇预后
  • 11篇细胞性
  • 11篇META分析
  • 10篇肿瘤
  • 10篇总生存率
  • 8篇栓塞
  • 8篇病毒

机构

  • 8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0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钦州市第一人...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柳州市人民医...
  • 2篇贵港市人民医...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柳州市工人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望都县医院
  • 1篇广西国际壮医...
  • 1篇海军军医大学...

作者

  • 94篇钟鉴宏
  • 66篇黎乐群
  • 58篇向邦德
  • 54篇马良
  • 30篇游雪梅
  • 23篇龚文锋
  • 11篇齐鲁楠
  • 9篇袁卫平
  • 8篇柯阳
  • 8篇吴飞翔
  • 8篇彭宁福
  • 6篇张秋明
  • 5篇梁泳荣
  • 5篇叶甲舟
  • 4篇张志明
  • 4篇李航
  • 4篇赵新华
  • 4篇郭哲
  • 3篇王洪良
  • 3篇莫新少

传媒

  • 15篇中国癌症防治...
  • 8篇医学综述
  • 7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广西医学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10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细胞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胞分离装置,包括缓冲座和分离设备,所述缓冲座的内腔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双轴伸缩杆,所述双轴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通过螺丝与缓冲座内腔的底部连接,所述双轴伸缩杆的顶部安...
刘昊天钟鉴宏滕煜宪邓柱鉴李乐马良
文献传递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五指那藤15~30份、红云草15~30份、柴胆草12~24份、黄鳝藤6~14份、黑老虎12~24份、泡花树10~20份、枫香果10~20份、油蒿10~20份、倒...
钟鉴宏龚文锋马良向邦德黎乐群覃振明
文献传递
年轻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年轻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1091例首诊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年龄40岁为界分为年轻组(237例),中老年组(854例)。经倾向性分析校正组间资料平衡后,按1:1比例对患者进行配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肝切除术后的总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年轻患者具有更高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更好的肝功能及更高的血管侵犯率,年轻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均比中老年患者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轻组和中老年组患者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58%、53%和87%、66%、55%(χ^2=2.895,P=0.089),复发率分别为53%、80%、88%和47%、71%、85%(χ^2=2.886,P=0.089)。无论是亚组分析还是经倾向性匹配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肝细胞癌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不是决定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李川覃琰陈康钟鉴宏向邦德黎乐群
关键词:肝切除术年龄
肝细胞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口服药物化疗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口服药物化疗(oral chemotherapy,OC)对预防肿瘤复发及提高患者总生存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有关HCC术后OC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统计效应量。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1、3、5年复发率:辅助OC治疗组与单纯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0.92,95%CI:0.26~1.35,P=0.66;RR=0.82,95%CI:0.66~1.01,P=0.06;RR=0.84,95%CI:0.71~1.01,P=0.06)。②1、3、5年总生存率:辅助OC治疗组与单纯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RR=1.43,95%CI:0.58~3.56,P=0.44;RR=1.39,95%CI:0.75~2.55,P=0.29;RR=1.20,95%CI:0.46~3.16,P=0.71)。③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和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尚未见与OC相关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死亡报道。结论目前的证据显示辅助OC治疗不能降低HCC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提高总生存率。由于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覃程钟鉴宏黎乐群彭宁福龚艺贞莫哲伦白涛游雪梅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口服
术后复发性肝癌和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术后复发性肝癌和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的疗效差异,分析术后复发性肝癌RFA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5年179例RFA治疗后的术后复发性肝癌(复发组)和原发性肝癌(原发组)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作生存率(OS)及无瘤生存率(DFS)分析,COX回归作复发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复发组和原发组的1、3、5年OS分别为:93%、73%、61%及85%、75%、61%(χ^2=0.017,P=0.896)。1、3、5年DFS分别为61%、39%、21%及79%、64%、46%(χ^2=3.899,P=0.048)。复发组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后复发时间间隔≤12个月(HR=0.264,95%CI=0.077-0.901,P=0.033)、消融前肝功能Child-Pugh B级(HR=4.501,95%CI=1.426-14.208,P=0.01)。结论RFA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的DFS较原发性肝癌差,两者的OS无明显差异,术后复发时间间隔和消融前Child-Pugh分级是术后复发性肝癌OS的独立危险因素。
黄韬钟鉴宏齐亚鹏梁志银张杰陈长志袁卫平马良向邦德黎乐群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复发
糖尿病及其降糖药物与肝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2023年
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可减少糖尿病患者罹患肝癌的风险,有助于改善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而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或磺脲类药物则可能增加糖尿病患者罹患肝癌的风险,且与预后不良相关;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有助于改善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有望成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药物,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肝癌的发生风险,延缓肝癌的进展。本文对临床常用降糖药物与肝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及相关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糖尿病合并肝癌患者的降糖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叶冬李必迅巫丽丽林映煜钟鉴宏
关键词:糖尿病降糖药物肝癌
术后肠梗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3年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障碍甚至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是腹腔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左右。POI是指在手术干预后由非机械原因引起的胃肠协调运动的短暂停止,进而阻碍胃肠道内容物的有效转运或影响口服摄入的耐受,表现为腹胀、压痛、未闻及肠鸣音。POI的特征是由于非机械性原因导致的手术干预后暂时的胃肠动力抑制,影响正常饮食。POI及其导致的围手术期其他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可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增加住院费用。POI的病因呈多样性,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涉及损伤部位释放炎症介质、抑制性神经反射和药理学机制。POI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老年、开放手术、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超过3 h、术前未进行肠道处理、感染或需要输血等。POI重在预防,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干预措施。微创手术和多模式镇痛治疗方案可减少POI的发生。围绕预防术后POI的发生和缩短POI持续时间,近十年已有很多临床研究探索了不同的干预方法。目前快速康复外科指南推荐的方案主要有微创外科、早期肠内营养、咀嚼口香糖、术前口服泻药和阿维莫泮等,对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POI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钟鉴宏苏家勇马良
关键词:术后肠梗阻快速康复外科术后住院时间
肝切除术治疗合并肝门静脉高压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14
2014年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硬化伴有肝门静脉高压的比例很高,肝门静脉高压明显增加肝切除术治疗中出血和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本文旨在评价肝切除术治疗合并肝门静脉高压HCC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以及肝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肝切除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564例肝功能为Child-Pugh A级的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86例患者无肝门静脉高压,剩余78例患者合并肝门静脉高压。经倾向性分析校正组间资料平衡后,按1:1比例对患者进行配对。比较两组接受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30和90 d死亡率、总生存率和复发率。根据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标准(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Staging Classification,BCLC)和手术范围大小行亚组分析。结果:肝门静脉高压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术后30和90 d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肝门静脉高压组(P<0.05)。经随访(平均32.1个月),肝门静脉高压组和非肝门静脉高压组患者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45%、32%和90%、6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发率分别为31%、57%、73%和26%、5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倾向性分析匹配后,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和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BCLC-A期和接受小范围肝切除术的两组患者中,总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门静脉高压并非HCC患者行肝切除术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在合并肝门静脉高压的HCC患者中,BCLC-A期和预计行小范围肝切除术的患者可选择相应肝切除术。
张培军钟鉴宏马良陈洁游雪梅赵伟华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切除术总生存率
残肝体积/体重比率预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合并肝硬化患者残肝体积/体重比率(RLV-BWR)的安全临界值及其评估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效能。方法分析181例行半肝切除的HCC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用Myrian-Liver手术规划系统测定肝脏总体积、肿瘤体积、残肝体积,切除的肝体积。术中排水法测定切除标本体积。按照"50-50标准"分成肝衰竭组与无肝衰竭组,分析发生PHLF的相关因素,统计分析肝硬化亚组RLV-BWR的临界值及其预测PHLF的效能,回顾性分析患者肝硬化背景CT分级。结果术后共发生PHLF22例,PHLF相关死亡1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胆红素水平及RLV-BWR是发生PHLF的危险因素。按照术后肝硬化病理进行亚组分析,肝硬化组102例,18例术后发生PHLF,PHLF相关死亡1例。HCC合并肝硬化行半肝切除发生PHLF的RLV-BWR临界值为0.94%(ROC=0.853,P<0.01,敏感度94.4%,特异性72.3%)。半肝切除肝硬化患者CT评级为Ⅰ~Ⅲ级。结论对RLV-BWR≤0.94%的HCC合并肝硬化患者行半肝切除术,术后发生PHLF风险增高。
陆战龚文锋张志远钟鉴宏钟鉴宏向邦德马良
关键词:肝切除术
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毒副反应的中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毒副反应的中药,由党参、白术、茯苓、黄芪、柴胡、白芍、丹参、鸡内金、女贞子、防风、灵芝、冰片组成,共奏健脾益肝、清肝理气、清热解毒、祛瘀散结之功,可以明显减轻原发性肝癌TACE术...
钟鉴宏龚文锋马良向邦德黎乐群覃振明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