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运其
- 作品数:13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支气管后斜位体层定位法
- 2003年
- 钟运其杨有优吴腾芳
- 关键词:支气管支气管疾病X线
- 颅内动脉瘤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质量控制探讨
- 2007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方法采用东芝Aquilion64层螺旋CT机对21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在VITREA2工作站对数据分别行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二维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VE)等图像后处理,后由3名中级以上职称医生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扫描成功,原始图像效果满意。21例患者中MSCTA发现动脉瘤19个,其中大脑中动脉6个,大脑前动脉7个,大脑后动脉4个,颈内动脉2个。2例海绵窦旁动脉瘤漏诊。MSCTA上动脉瘤显示直径3~28mm不等。结论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不同病变的显示各有优势,综合使用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
- 容剑明冯仕庭罗小梅钟运其谢洪波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图像后处理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儿童腹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儿童腹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4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腹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其中男 8例 ,女 6例 ,年龄 3~ 14岁。 10例经手术、4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 儿童腹腔非霍奇金淋巴瘤CT征象为 :(1)腹腔多发、巨大、不规则形肿块 (14例 ) ;(2 )肠壁增厚 (6例 ) ;(3)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融合、伴腹膜后淋巴结增大 ,包绕肠系膜血管和腹腔干 ,形成所谓的“三明治征”(6例 ) ;(4)肠管动脉瘤样扩张 (4例 ) ;(5 )肠腔内可见气 液平面(2例 ) ;(6 )浸润邻近器官 ,其中脾脏 1例、肾脏 1例、肝脏 1例 ;(7)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 (1例 ) ;(8)增强扫描肿瘤实质中度强化 (13例 ) ;(9)合并腹水 (4例 )。结论 CT检查对儿童腹腔淋巴瘤的诊断以及明确病灶范围具有重要的价值。
- 范淼李子平孟悛非钟运其许达生
- 关键词:儿童CT腹部肿瘤
-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被引量:29
- 2005年
- 目的总结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的经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16例,回顾性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16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有3例术后复发,3例肿瘤局限于鼻腔,表现为膨胀性生长,13例均表现为鼻腔中后部肿块,累及单侧或双侧筛窦、上颌窦,其中5例破坏纸样板,侵入眼眶,5例破坏颅底骨筛板侵入颅内。3例肿瘤内有钙化和骨化。肿瘤密度或信号不均,但强化明显。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发病部位多位于鼻腔中后部,强化显著,多呈浸润性生长,易向副鼻窦、眼眶和颅内侵犯。
- 杨智云钟运其张翎蒋爱云赵如恩许达生
- 关键词:嗅神经母细胞瘤MRI表现眼眶钙化浸润性
- 颅内动脉瘤的MSCTA诊断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DSA和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18例,所有的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法进行图像重组。13例行手术治疗,5例行DSA检查。结果:18例患者中MSCTA发现动脉瘤17个,其中大脑中动脉7个,大脑前动脉6个,大脑后动脉2个,颈内动脉2个。1例左侧颈内动脉瘤MSCTA漏诊,经DSA检查发现。MSCTA上动脉瘤显示直径3~20mm。MSCTA所发现的17个动脉瘤与手术及DSA所见的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基本一致。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及其与周围的解剖关系,为手术或介入治疗动脉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梁康福冯仕庭孟悛非郭欢仪容剑明谢洪波钟运其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附23例报告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X—ray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重点分析MSCTA检查结果及其与手术或DSA检查的符合情况。结果:23例患者中,MSCTA发现动脉瘤22个(1例左颈内动脉瘤漏诊),其中颈内动脉7个,大脑前动脉6个,大脑中动脉5个,大脑后动脉2个,后交通动脉2个。MSCTA上显示动脉瘤直径3—20mm。MSCTA所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窄颈或宽底)与DSA或手术结果基本相符。结论:MSCTA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特异度较高,可显示清晰颅内动脉瘤,可作为手术或介入治疗动脉瘤的术前诊断方法。
- 容剑明冯仕庭杨旭峰谢洪波钟运其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准确率特异度
- 正常中耳64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和听骨链三维重建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和听骨链表面遮盖法(SSD)成像对正常中耳结构的显示情况及其技术方法。方法:无临床症状、临床检查未见异常、CT显示正常者35耳,行中耳CTVE及听骨链SSD成像,重建图与正常图谱、二维CT图对照。结果:CTVE100%(35/35)清晰显示大部分听骨链的结构及鼓室各壁结构;CTVE对镫骨前后脚的显示率分别为68.6%(24/35)和74.3%(26/35),CTVE尤其清晰显示后鼓室重要结构;听骨链SSD成像100%(35/35)清晰显示听小骨各结构,尤其是完全显示了镫骨前后脚及脚板。结论:64排螺旋CT的CTVE及听骨链SSD成像,能够建立正常中耳立体解剖结构模式,立体、清晰地显示正常中耳腔内部及各壁重要的解剖结构,为临床对中耳三维结构的观察提供更直接的影像学资料,该技术方法简单、快速,值得推广。
- 刘春玲杨智云周旭辉徐巧兰杨旭峰严超贵谢红波钟运其彭谦李树荣
- 关键词:仿真内窥镜中耳腔听骨链三维重建
- 脊柱侧弯的CT扫描方法及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MSCT)在脊柱侧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2007年10月到2008年11月间来我院行MSCT检查的脊柱侧弯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0.5×64模式薄层扫描,然后对患...
- 谢红波杨军林林少春钟运其李子平孟悛非
-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 总结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少见部位副神经节瘤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搜集1990年1月~2 0 0 4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副神经节瘤2 7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CT、MRI和DSA表现。结果 2 7例副神经节瘤中,19例(2 2个肿瘤)来自颈动脉体(其中3例双侧)均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1例发生于迷走神经节,2例发生于颈静脉球,1例位于鼓室,1例位于颏下,1例位于眶内肌锥外,2例恶性副神经节瘤,肿瘤破坏骨质。其共同影像学特点:实性肿块,血供丰富,强化明显,MRI显示肿瘤内有流空的血管影。结论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和特定的定位征象,对诊断有决定性价值。发生于罕见部位者,诊断困难,但如有上述典型征象,仍要考虑本瘤的可能。
- 杨智云孙木水钟运其陈伟张翎冯崇锦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恶性副神经节瘤颈总动脉分叉DSA表现颈静脉球实性肿块
- 头颈少见部位副神经节瘤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提高对头颈部罕见部位副神经节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头颈部罕见部位副神经节瘤,详细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结果2例位于颈静脉窝,其中1例侵入鼓室;1例突入后颅窝;1例局限于鼓室;1例发生于左C1~C2椎体后部,肿瘤破坏椎板骨质,侵入椎管和后颅窝,浸润硬膜;1例位于颏下口底;1例位于眶内肌锥外。B超、CT和MRI显示肿瘤为实性,肿瘤内及其周围血管增多,强化明显,MR血管成像(MRA)和DSA均显示肿瘤染色和丰富的供血动脉。结论这些肿瘤虽然发生的部位不典型,但是具有共同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术前多可以诊断。
- 杨智云孙木水钟运其陈伟张翎冯崇锦
- 关键词:副神经节瘤MR血管成像颈静脉窝供血动脉肿瘤染色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