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志光

作品数:98 被引量:276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3篇进气道
  • 36篇超声速
  • 30篇高超声速
  • 28篇超声速进气道
  • 25篇高超声速进气...
  • 25篇超燃
  • 25篇超燃冲压
  • 25篇超燃冲压发动...
  • 25篇冲压发动机
  • 22篇进气
  • 18篇数值仿真
  • 18篇仿真
  • 17篇激波
  • 15篇隔离段
  • 14篇流场
  • 14篇马赫数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值模拟
  • 12篇唇口
  • 11篇可调进气道

机构

  • 98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机电工程...
  • 1篇北京空天技术...

作者

  • 98篇金志光
  • 63篇张堃元
  • 16篇周航
  • 14篇苏纬仪
  • 13篇王磊
  • 11篇南向军
  • 6篇张林
  • 6篇孙波
  • 6篇李猛
  • 5篇李永洲
  • 5篇刘媛
  • 4篇陈云
  • 3篇王成鹏
  • 2篇李念
  • 2篇王浩
  • 2篇杨国亮
  • 2篇李猛
  • 1篇曹学斌
  • 1篇章隆泰
  • 1篇张元

传媒

  • 15篇推进技术
  • 12篇航空动力学报
  • 7篇航空学报
  • 3篇中国力学大会...
  • 2篇空气动力学学...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第一届近...
  • 2篇中国航天第三...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机械制造与自...
  • 1篇火箭推进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第三届全国高...
  • 1篇中国力学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1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提高后掠侧压式进气道流量系数的有效措施被引量:9
2006年
在一种双楔顶压、侧板中置的常规后掠侧压式进气道基础上通过减小顶板第二压缩角,引入圆弧压缩面设计了一种具有较高流量系数的进气道。利用Fluent商业计算软件对比研究了该进气道与常规进气道在Ma=6和Ma=4下的流动特征及性能。研究发现,新的改进措施能在几乎不降低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流量系数:在Ma=6来流条件下,改进后的进气道流量系数为0.87,比常规进气道提高14.5%;在Ma=4来流条件下,流量系数为0.69,提高了19%。
金志光张堃元
关键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超燃冲压发动机高超声速进气道侧压式进气道数值仿真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五孔探针标定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为提高五孔探针的标定效率,研究了一种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开展变马赫数五孔探针标定的试验方法。马赫数在0.2~0.5范围内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拉丁超立方抽样标定技术可使攻角与侧滑角的拟合误差较一般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下降14.3%~28.6%,且攻角与侧滑角的拟合方均根误差均在1°以内,马赫数的拟合方均根误差不高于0.005,标定精度能够满足工程使用要求。与常规完整数据标定方法相比,改进的拉丁超立方抽样标定技术虽拟合误差升高8.8%~17.1%,但标定工作量仅为常规完整标定方法的20%,标定成本下降80%,马赫数范围越宽,成本的降低越明显。
田维康金志光柯玉祥张堃元
关键词:五孔探针最小二乘法数据处理
一种抑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新型无源被动控制被引量:8
2011年
为了探索一种抑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新型无源、被动控制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流体力学程序,分别对压缩拐角和激波入射平板两种典型流动的附面层分离进行了无源被动控制的数值研究。数值结果表明,新型无源被动控制方法消除了20°压缩拐角流动所产生的分离泡;对激波入射平板所诱导的附面层分离,采用的自适应无源控制方法可将分离区长度减小为无控制时的58%、总压恢复可比无控制时提高7.2%、x=0.85m截面最大回流速度较无控制时减小了69.3%。从而验证了无源被动抑制控制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的可行性。
苏纬仪张堃元金志光
关键词:自适应控制
一种航空发动机短舱泄漏面积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短舱泄漏面积评估方法,具体为:基于航空发动机短舱泄漏面积评估试验装置进行流量测量试验,得到对应的流量系数与泄漏面积关系曲线;进而得出每个压力工况下的平均流量系数或泄漏单元组合的流量系数与泄漏面积...
金志光沈理周航
微引射式防冰腔结构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2022年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微引射式防冰腔结构参数对防冰热效率和发动机蒙皮温度分布的影响。通过改变射流孔直径、射流孔孔距、混合腔长径比和波纹板通道出口高度,建立了不同的微引射式防冰腔模型。在进口热气流量一致的情况下,对不同防冰腔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减小射流孔直径和波纹板通道出口截面高度能提高防冰热效率和蒙皮表面平均温度;射流孔孔距和混合腔长径比存在一个最优值使防冰腔换热性能最好。
胡金源金志光田维康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数值模拟
一种Ma0-5+宽范围预冷+冲压组合发动机轴对称可调进气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a0‑5+宽范围预冷+冲压组合发动机轴对称可调进气道,主要由固定唇罩型面、前后平移中心锥和分流板部件,构成涡喷与亚燃冲压双通道,两通道在马赫数0‑5+范围一直处于打开状态。随来流马赫数升高,中心锥水平前...
金志光蔡伊雯胡金源田维康沈理
文献传递
一种两道同侧斜激波相交后参数的快速确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道同侧斜激波相交后参数的快速确定方法,以产生第一道激波的转折角和产生第二道激波的转折角之和作为总转折角,根据该总转折角计算第一道激波和第二道激波相交后产生的新激波后的气流参数,然后计算该气流参数与第二道...
王磊张堃元金志光苏纬仪
文献传递
Busemann进气道无粘流场数值分析被引量:23
2005年
为了研究Busemann进气道的流动特性,对设计马赫数为7的4种不同的Busemann进气道在Ma=4,5,6,7,8来流条件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总体性能分析,对其中的3°截短流线跟踪进气道分析了攻角特性和侧滑角特性。研究表明:基准进气道具有相当高的无粘总压恢复;流线跟踪进气道在设计状态保持了基准进气道的高性能,而同时其起动性能大为提高;截短后的进气道长度大幅减小,而其性能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截短流线跟踪进气道对带攻角或侧滑角飞行比较敏感。分析还表明,粘性造成了较大的总压损失。
孙波张堃元王成鹏金志光李念
关键词: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数值仿真
真实入口条件下的隔离段最佳长度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实际工作中,前方进气道唇口激波及肩部膨胀波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真实入口条件隔离段简化模型,研究隔离段长度对隔离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同一隔离段长度下,Ma4工况时真实入口条件隔离段模型的最大抗反压比均匀入口条件隔离段模型降低5.7%~8.5%,Ma6工况时降低5.9%~7%;获得相同最大压升下,Ma4、Ma6工况时真实入口条件隔离段长度分别比均匀入口条件隔离段长2H、H;从隔离段的抗反压能力角度考虑,真实入口条件下Ma4、Ma6工况的最佳隔离段长度分别为11H、13H,此时最大压升均可达到极限反压的96%以上。
骆红朱金志光周航张堃元
关键词:超燃冲压发动机隔离段
高超声速内转进气道‑圆形隔离段流场畸变的装置及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内转进气道‑圆形隔离段流场畸变的装置及设计方法,为燃烧室提供更接近真实工况的流场结构。此畸变发生器用于可模拟高超声速内转进气道‑圆形隔离段流场畸变的圆形隔离段直连试验装置中,包括喷管,附面层发展段...
金志光李猛陈云周航骆红朱汤飘平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