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锦萍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葡萄糖酸镁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镁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I/R组,葡萄糖酸镁组。实验1:每组取8只大鼠,对照组用改良的K—H液持续灌注110min;I/R组用改良的K—H液灌流20min后,停灌30min,再灌注60min;葡萄糖酸镁组改良的K—H液中加入葡萄糖酸镁2.4mmol/L,余同I/R组。检测心肌灌流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心肌组织中Ca^2+和一氧化氮(NO)含量。实验2:每组其余8只大鼠,实验过程类似实验1,不同点再灌时间120min。实验结束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观察实验l、2再灌注20min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与I/R组比较,葡萄糖酸镁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再灌流出液中CK、LDH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Ca^2+和NO含量及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葡萄糖酸镁可通过增加NO含量减轻钙超载从而减少凋亡。
- 贺欣高航郭锦萍陶贵周
- 心梗后QT离散度的意义及美托洛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QTd)对合并室速、室颤 (vt、vf)及近远期预后的临床意义及美托洛尔对心梗患者 QTd及心脏事件 (再发心梗、心衰、室速室颤猝死 )发生的影响。 方法 10 6例急性心梗患者 (AMI)和 10 0例健康人对照作进行 QTd测定 ,对 AMI存活患者中的 5 0例给予美托洛尔治疗 ,并以未用美托洛尔的常规治疗者作为对照 ,观察 QTd变化及心脏事件发生率 ,随访期最多 5年(平均 4.40± 1.45年 )。 结果 (1) AMI患者 QTd显著高于健康人 (P<0 .0 0 1) ;大面积心梗组 QTd显著高于单一部位心梗组 (P<0 .0 5 ) ;(2 ) AMI合并 vt、vf组 QTd显著高于不合并 vt、vf组 (P<0 .0 0 1) ,凡 QTd≥ 80 ms者其 vf发生率明显高于小于 80 m s者 (P<0 .0 1) ;(3)心梗患者远期发生猝死者其 AMI后 4周时的 QTd都≥ 6 0 m s,且均值显著高于存活者 (P<0 .0 0 1) ;(4 )经美托洛尔治疗后 QTd明显缩短 ,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不用美托洛尔 (常规 )组 (P<0 .0 1)。 结论 QTd对预测 AMI预后及 vt、vf发生率有一定价值 ,4周后 QTd仍增高可能与远期猝死率有关 ;AMI后出院患者用美托洛尔治疗可使QTd正常化加快 ,有利于防止和减低心脏事件的发生 ,降低心梗患者的远期猝死率。
- 刘燕李淑莲张骥宋秀珍郭锦萍袁贵华
- 关键词:心肌梗死QT离散度猝死美托洛尔心脏事件
- 葡萄糖酸镁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和Fas及FasL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镁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和Fas/FasL水平是否存在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葡萄糖酸镁组。实验1:每组取8只大鼠,对照组用改良的K-H液持续灌注110 min;I/R组用改良的K-H液灌流20 min后,停灌30 min,再灌注60 min;葡萄糖酸镁组改良的K-H液中加入葡萄糖酸镁2.4 mmol/L,余同I/R组。检测心肌灌流液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心肌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含量。实验2:取每组其余8只大鼠,实验过程类似实验1,不同点是其再灌注时间改为120 min。实验结束检测心肌Fas和FasL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观察实验1、2再灌注20min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与I/R组比较,葡萄糖酸镁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再灌流出液中CK、LDH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Fas/FasL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葡萄糖酸镁可清除氧自由基,干预Fas/FasL的表达从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 贺欣高航郭锦萍陶贵周
- 关键词:葡萄糖酸镁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
- 心肌梗死QT离散度及美托洛尔影响的观察
- 2001年
- 刘燕李淑莲张骥宋秀珍郭锦萍袁贵华
- 关键词:心肌梗塞QT离散度猝死美托洛尔心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