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贤权

作品数:82 被引量:32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8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血液
  • 8篇血液灌流
  • 8篇灌流
  • 5篇血液净化
  • 5篇乙烯
  • 5篇吸附剂
  • 5篇共聚
  • 4篇血清
  • 4篇循环免疫
  • 4篇循环免疫复合...
  • 4篇乙烯酯
  • 4篇吸附树脂
  • 4篇免疫
  • 4篇免疫复合物
  • 4篇孔结构
  • 4篇共聚物
  • 4篇复合物
  • 4篇醋酸乙烯
  • 4篇醋酸乙烯酯
  • 3篇血浆

机构

  • 38篇南开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天津市第三中...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医学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中西医结...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40篇郭贤权
  • 23篇何炳林
  • 8篇陈友安
  • 7篇杨彦
  • 5篇陈政
  • 5篇王铁丹
  • 5篇赵芬芝
  • 4篇贾克培
  • 4篇于美丽
  • 3篇吕文岚
  • 3篇杨志欣
  • 3篇孙越
  • 3篇高春瑞
  • 3篇张耕宜
  • 3篇何丹
  • 3篇史秀萍
  • 2篇李晨曦
  • 2篇王宗发
  • 2篇王长凤
  • 2篇杨光明

传媒

  • 10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2篇材料导报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色谱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6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 3篇1991
  • 4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88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大孔聚合物小球NKG-1载体在甲醇和乙醇分离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5
1989年
甲醇中微量乙醇及乙醇中微量甲醇的分离与分析一直是人们颇为关注的问题。由于高含量的峰易将低含量的峰掩盖,使二者难于分离或分离度很小。文献报道,选用D-山梨醇为固定液,6201为载体需填装5—8m长色谱柱方可使乙醇和甲醇较好分离;选用聚乙二醇-20M为固定液,硅烷化白色405为载体,分离白酒中各组分,甲醇和乙醇色谱峰分离度很小;Mangani等人应用色谱法直接测定果酒中甲醇含量,检测限为≈0.05%。 本文采用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研制的新型大孔聚合物小球NKG-1为载体,涂渍10%聚乙二醇-20M,仅用2m长不锈钢柱,可将甲醇和乙醇较好分离,用于定量分析其准确度、精密度均较好,检测限可达0.005%。
葛德钧王建华郭贤权何炳林
关键词:甲醇乙醇色谱法色谱柱
新型亲和吸附剂的研究(Ⅰ)──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配体固定化被引量:2
1996年
以醋酸乙烯酯为单体,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为交联剂制得大孔交联共聚物,以其为载体,氨基酸为配体制得一系列亲和吸附剂。探讨了溶剂用量和性质、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配体固定化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
郭贤权陈政陈友安何炳林杨彦
关键词:固定化吸附剂氨基酸醋酸乙烯酯
全文增补中
新型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5
2001年
作者曾介绍了三种低密度脂蛋白 (LDL)吸附剂的合成及其性能[1] 。本文介绍了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新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吸附剂 ,观察了此类吸附剂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 (TC)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该吸附剂对LDL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吸附率可达 5 4 9% ,而对HDL则不吸附。
郭贤权孙越陈友安赵芬芝王静何炳林
关键词: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吸附剂反相悬浮聚合法
聚氯乙烯膜在固相化学临床检验上的应用
1992年
我们制备了聚氯乙烯膜,并测定了其孔结构性能,测定了正常人和病人的血氨浓度。结果显示出聚氯乙烯膜和日本聚乙烯膜具有相近的性能。
国福义李殿友梅青王小娟郭贤权陈政
血液灌流级吸附剂被引量:3
1995年
全面评述了血液灌流疗法建立廿年来,血液灌流级吸附剂的发展;按照吸附剂材料性质和吸附机理分类,介绍各类吸附剂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展望血液灌流级吸附剂的未来发展前景。
孙越郭贤权何炳林
关键词:血液灌流吸附剂血浆灌流生物医学材料
亲和吸附剂实验动物(兔)血液灌流清除血中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实验研究Ⅱ
1999年
介绍了用纯种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动物,建立高循环免疫复合物动物模型,并采用AA3 吸附剂对动物模型进行模拟体外血液灌流实验,观察该吸附剂血液灌流清除体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功效,观察AA3 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及对蛋白的影响。
于美丽贾克培吕文岚付丽宋继昌扬彦郭贤权
关键词:循环免疫复合物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本文从 5种亲和吸附剂 (AffinityAbsorbent,AA)中筛选出对病理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CycleImmuneComplex ,CIC)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吸附剂AA3 ,测定其孔结构参数 ,讨论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纯种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 ,建立高循环免疫动物模型 ,用AA3 吸附剂对动物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 ,观察该吸附剂血灌流清除血中CIC的功效。考察了AA3 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及对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A3 吸附剂对血中CIC的吸附率达 41 7% ,动物模型血灌流对CIC的吸附率达 38 4%。
于美丽贾克培吕文岚杨彦郭贤权
关键词:循环免疫复合物血液灌流血液相容性血液净化
丙烯酸甲酯-三烯丙基氰尿酸酯和二乙烯苯共聚物MA/TD的合成及其孔结构的研究(Ⅲ)被引量:3
1989年
制备了一系列丙烯酸甲酯(MA)-三烯丙基氰尿酸酯(TAC)和二乙烯苯(DVB)混合交联剂的共聚物小球,测定和讨论了混合交联剂、致孔剂用量和性质等诸因素对共聚物的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和孔度的影响。同时,初步探讨活性相对较低的三烯丙基氰尿酸酯在混合交联共聚中的作用。
何炳林张耕宜郭贤权赵芬芝杨志欣
关键词:共聚物孔结构
大孔交联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的合成及对血清中LDL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本文介绍大孔交联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的合成及经羟基化、磺化制得具亲水性很强的聚阴离子亲和吸附剂 ,测定了孔结构性能 ,考察了制备条件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吸附功效。
郭贤权孙越陈友安赵芬芝王静何炳林陶新朝李力张平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液治疗共聚物
血液透析与灌流联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被引量:15
1995年
为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愈率,对40例危重型HFRS合并ARF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在350u/dl以上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联合治疗(HP/HD)。结果对MMS的清除率(52%)明显高于对照组(28%),治愈率达到92.5%亦较对照组(86.1%)显著提高(P<0.01)。提示:HP/HD清除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同时,能较理想的清除尿毒症主要毒性物质之一MMS,从而提高了HFRS合并ARF患者的治愈率。
郗雅俐梁国政郭贤权王铁丹杜遵宪李建森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肾功能衰竭血液灌流血液透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