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0篇测井
  • 15篇电阻率
  • 15篇测井仪
  • 13篇地层
  • 6篇电阻率值
  • 5篇地层模型
  • 4篇地层电阻率
  • 4篇电阻率测井
  • 4篇电阻率测井仪
  • 4篇收发
  • 4篇同性介质
  • 4篇图版
  • 4篇相位
  • 4篇相位差
  • 4篇介电
  • 4篇介电常数
  • 4篇各向同性
  • 4篇各向同性介质
  • 4篇方位角
  • 4篇测井仪器

机构

  • 3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31篇郭巍
  • 27篇宋殿光
  • 24篇李郴
  • 22篇魏少华
  • 22篇方辉
  • 22篇段宝良
  • 22篇韩宏克
  • 8篇李智强
  • 5篇姬勇力
  • 3篇杨志强
  • 2篇朱永光
  • 2篇孙志远
  • 1篇李少华
  • 1篇朱广东
  • 1篇吴健

年份

  • 6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5篇2012
  • 1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相位幅度介电常数校正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相位幅度法对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介电常数进行校正的方法。在计算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响应中,将电阻率和介电常数看成相互独立的两个变量,在电阻率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计算给定了频率和源距的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
宋殿光段宝良方辉魏少华郭巍李郴韩宏克
文献传递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的纵向分辨率指标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的纵向分辨率指标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含有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一个纵向三层的地层模型,三层介质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围岩层、目的层、第二围岩层,第一围岩层和第二围岩层的特性相同,将随钻电磁波电...
段宝良韩宏克魏少华宋殿光李郴郭巍方辉
文献传递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双频介电常数校正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双频介电常数校正方法。在计算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响应中,将电阻率和介电常数看成相互独立的两个变量,在电阻率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计算不同频率、同一源距下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的相位差响应;...
宋殿光段宝良韩宏克郭巍方辉魏少华李郴
电磁波传播测井收发链路分析
<正>1.理论模型在电磁波传播测井仪器的设计中,在极板尺寸、极板曲率和极板电导率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的情况下,电磁波传播测井仪中的缝隙天线可以用磁偶极子来等效。在本文层状地层模型中,下标为1的表示泥饼,下标为2的对应于地层冲...
郭巍李智强朱永光宋殿光姬勇力
用于带倾斜线圈的电阻率设备的电阻率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带倾斜线圈的电阻率设备的电阻率测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磁矩和第二磁矩;计算第一相位差P1和第一幅度比A1;计算第二相位差P2和第二幅度比A2;获取第三相位差P和第三幅度比A;根据P和A计算...
宋殿光段宝良李郴方辉郭巍魏少华韩宏克
文献传递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响应检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室内对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响应进行检验的试验装置。一种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响应检验装置,包括一个盘式绝缘支撑体,所述盘式绝缘支撑体的中心孔直径与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的直径相匹配,在所述盘式绝缘支...
段宝良方辉宋殿光李郴韩宏克郭巍魏少华
文献传递
一种定量将薄互地层等效成水平和垂直电阻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率测井仪数据处理方法。一种定量将电阻率各向同性薄互地层等效成水平和垂直电阻率的方法,对于一组电阻率各向同性的薄互地层,在仪器垂直于薄互地层时,选择一组发射频率和源距,计算仪器在垂直于薄互地层时的水平电阻...
段宝良宋殿光魏少华李郴方辉韩宏克郭巍
文献传递
天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包括:壳体(10),具有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开口面;探针组(20),安装在壳体(10)的内腔内并与开口面处具有距离,探针组(20)包括相交设置并相互分离的第一探针(21)和第二探针(...
郭巍李智强李郴
文献传递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类仪器钻铤凹槽尺寸的制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钻电磁波电阻率类仪器钻铤凹槽尺寸的制定方法,首次给定一个初始的尽可能合理的凹槽深度尺寸范围和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的初始直径,根据函数关系P,计算出实际情况下接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U<Sub>x</Sub>...
宋殿光段宝良李郴郭巍韩宏克方辉魏少华
文献传递
用于带倾斜线圈的电阻率设备的电阻率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带倾斜线圈的电阻率设备的电阻率测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磁矩和第二磁矩;计算第一相位差P1和第一幅度比A1;计算第二相位差P2和第二幅度比A2;获取第三相位差P和第三幅度比A;根据P和A计算...
宋殿光段宝良李郴方辉郭巍魏少华韩宏克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