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宇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主题

  • 3篇福克纳
  • 2篇学术
  • 1篇点线面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研究
  • 1篇学术创新
  • 1篇译介
  • 1篇余华
  • 1篇语境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手法
  • 1篇偶然
  • 1篇主题
  • 1篇姊妹
  • 1篇文学
  • 1篇无我
  • 1篇宪政
  • 1篇洛伊
  • 1篇马克·吐温

机构

  • 5篇上海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8篇郭宇
  • 3篇朱振武
  • 1篇李丹

传媒

  • 2篇当代外国文学
  • 2篇理论界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从《禁卫军之树》看商业元素与历史文化的融合被引量:1
2009年
荣获2007年埃德加·爱伦·坡最佳小说奖的《禁卫军之树》是一部以晚期奥斯曼帝国为历史背景的侦探小说,它讲述了一场充斥着野心的夺权阴谋事件。作者运用侦探小说这种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在作品中诠释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并对现代性与民族性进行了人文思考。本文首先对这部作品中纵横交错的商业流行元素和历史文化元素进行诠解,然后对这两者在侦探小说框架下的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进行探究,最后对作品中形式的通俗性与主题的严肃性的巧妙结合进行阐释。
郭宇
书写的相似:语境、主题与手法——中国创作界对福克纳的接受被引量:1
2013年
从宏观看,中国创作界与福克纳在书写语境上有许多相近之处,如时代背景、文学环境以及个人审美追求等,这些相似点成为中国创作界接受福克纳的基础。从微观看,立足家乡、挖掘人性和忍受苦难是福克纳创作中的重要内容,意识流和多角度叙事则是福克纳主要运用的创作手法。莫言、余华和赵玫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对上述因素有选择地进行了仿效、借鉴和融合。由此创作出的文本不仅成为作家个人的重要作品,同时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郭宇朱振武
关键词:福克纳余华
偶然中的必然-福克纳在中国的接受心理研究
郭宇
关键词:福克纳焦虑弗洛伊德
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将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文革结束之前,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以及新千年以来的10年,进而对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作一详尽的梳理和评述。
朱振武郭宇
关键词:福克纳译介
美国福克纳研究的垦拓与创新被引量:3
2011年
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福克纳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遭受质疑转而多方肯定,从内部研究趋向多元发展,再到从平缓发展中寻求突破,福学研究一直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状态之下。如何让福克纳的作品与现实社会产生共鸣,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一直是福学研究者努力的方向。本文试图对80余载的美国福克纳研究的发展历程做系统的阐释与述评。
朱振武郭宇
关键词:学术创新
非彼无我——《亚当夏娃日记》二元叙事的人文关怀
2014年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亚当夏娃日记》是他晚期文学艺术生涯中一篇极富人间温情的感人作品。作者借助了基督教中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的故事,生动刻画了这人间第一对夫妻的爱情发展全过程。故事的叙述秉承了马克·吐温一贯的幽默特色,但轻松欢快中却散发着浓郁的人文主义关怀。小说借日记之名,通过亚当、夏娃两人的各自叙述,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仅揭示了人类天性中渴求爱的本质,还进一步展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分化出的两种价值观念,传达了人类在物质逐渐丰厚的文明化进程中的一丝忧虑。
李丹郭宇
关键词:马克·吐温人文关怀
“点线面”织就学术之网——评《楚辞研究与中外比较》
2017年
作为复旦中文系荣休博导纪念文集中的一本,徐志啸的《楚辞研究与中外比较》是对作者治学与研究生涯的总结与回顾,通过阅读与分析,可以勾画出徐志啸治学的特点和学术生涯的大致脉络,他的研究生涯始于古典文学,之后跨越到比较文学,最后再到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相结合的研究领域,换言之,他是从点到线,再到面,由此织就了一张独具个人特色的学术之网。他的治学之路对其他研究者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郭宇
关键词:比较文学楚辞海外汉学
“同途殊归”的姊妹革命——评苏珊·邓恩的《姊妹革命》
2013年
本文对苏珊.邓恩的《姊妹革命》一书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该书通过三个方面比较了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革命,一是对待本国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二是两国的革命领导者是不同类型的人;三是两国对待自由、冲突与一致的态度背道而驰。邓恩的分析比较详实有理,但个别论述却有失公允,比如否定了启蒙思想家们的贡献等。
郭宇
关键词:民主宪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