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月红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干预
  • 3篇产儿
  • 2篇新生儿
  • 2篇围产
  • 2篇围产儿
  • 2篇围产儿出生缺...
  • 2篇分娩
  • 1篇导乐
  • 1篇导乐陪伴
  • 1篇导乐陪伴分娩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注射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镇痛
  • 1篇窒息
  • 1篇听力
  • 1篇听力测试
  • 1篇听力障碍

机构

  • 6篇扬州市妇幼保...

作者

  • 6篇郑月红
  • 5篇张杏敏
  • 2篇何晓燕
  • 1篇陈晖
  • 1篇刘莉

传媒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卫生信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72例早产儿耳声发射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早产儿用耳声发射发现听力障碍的情况。方法 对 2 0 0 1年 7月~ 2 0 0 3年 5月间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 2 72例及同期分娩足月新生儿 4 80 1例采用耳声发射分析仪进行听力测试在分娩后 3~ 5d测试一次 ,未通过者在出生4 2d再测试一次 ,再未通过者在出生 90d进行复测 ,如三次均未通过则进行ABR检查 ,二次异常确诊为听力障碍。结果 早产儿组出生 3~ 5d异常率为 4 6 .6 9% ,足月新生儿组为 7.0 2 % ,P <0 .0 0 1,出生 4 2天早产儿组异常率为 6 .2 5 % ,足月新生儿组为 1.99% ,P <0 .0 0 1,出生 90天早产儿组异常率 3.6 8% ,足月新生儿组为 1.0 2 % ,P <0 .0 0 1,ABR结果 ,早产儿组发病率为 1.1% ,足月新生儿组为 0 .19% ,P <0 .0 5。讨论 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够成熟 ,耳蜗毛细胞也未完全发育 ,故早产儿听力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组 ,要求作好产前检查 ,指导孕期卫生 ,尽量预防早产发生。同时应作好新生儿听力筛查 ,早期发现 ,早期干预 。
吴剑斐郑月红刘莉张杏敏
关键词:早产儿足月新生儿耳声发射听力障碍听力测试
十万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三级妇幼保健网为依托,对我市2003~2005年三年间出生的104527例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内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出生缺陷461例,发生率为4.41‰,出生缺陷儿中单发缺陷434例,占94.1%,多发缺陷27例,占5.9%。出生缺陷无季节性变化(Χ^2=6.2,P〉0.05);城镇高于乡村(Χ^2=18.7,P〈0.01);男性畸形显著多于女性畸形(Χ^2=21.3,P〈0.01);双(多)胎儿发生畸形的概率显著高于单胎儿(Χ^2=19.8,P〈0.01);母亲年龄35~组分别与25~组、20~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9.3,8.1,P〈0.01),而与〈20组和30~组比较无差异性(Χ^2=0.2,3.6,P〉0.05)。结论全面建立和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依靠科技力量,做好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水平,于孕28周前即有效地控制出生缺陷儿的孕育,可显著降低孕28周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张杏敏何晓燕刘茂功郑月红
关键词:干预
全程导乐陪伴分娩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效果观察
2004年
吴剑斐陈晖郑月红
关键词: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新生儿窒息病死率
耳穴刺激及次髎穴注射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探讨耳穴刺激及次髎穴注射分娩镇痛效果。方法:对63例初产妇足月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者作治疗组取耳穴神门、子宫刺激并用王不留行籽留埋,同时在双侧次髎穴用1%利多卡因1.5mL注射,与同期未加干预自然分娩63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产时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失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治疗组镇痛显效占11.11%,有效88.89%,阵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01,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结论:耳穴刺激及次髎穴注射是一种好的分娩镇痛方法,效果可靠、简单易行,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可在基层广泛推广。
吴剑斐郑月红张杏敏
关键词:耳穴刺激次髎穴穴位注射分娩镇痛
剖宫产率升高的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剖宫产指征与产科质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弊端,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剖宫产率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从而减少产科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不同时期分别统计围产儿死亡率、产后出血率等产科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2006年8月~2009年7月某医院剖宫产率为69.2%,围产儿死亡率为14.35‰,与1995年剖宫产率(38.9%)及围产儿死亡率(11.2‰)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2,P<0.01),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P>0.05)。结论:剖宫产率升高未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医生对剖宫产适应证的掌握程度是决定剖宫产率的重要因素,正确运用辅助检查,避免过度诊断,提高产科医生对难产的诊断和处理能力,加强健康宣教和孕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科助产技术质量和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将产科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消除产妇对自然分娩的顾虑,减少因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必将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张杏敏郑月红
关键词:剖宫产率干预措施
七万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调查本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了解出生缺陷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三级保健网为依托,对我市2003~2004年两年间出生的69653例胎龄满28w至出生后7d内的国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出生缺陷255例,发生率为3.66‰,出生缺陷儿中单发缺陷234例,占91.7%,多发缺陷21例,占8.3%.出生缺陷无季节性变化(x2=4.96,P>0.05);城镇高于乡村(x2=9.20,P<0.01);男性畸形显著多于女性畸形(x2=20.3,P<0.01);双(多)胎儿发生畸形的概率显著高于单胎儿(x2=19.3,P<0.01);母亲年龄35~组分别与25~组、20~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5.88,5.28,P<0.05),而与<20组和30~组比较无差异性(x2=0.005,3.09,P>0.05).结论全面建立和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依靠科技力量,做好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水平,通过孕前、孕期的干预措施,于孕28w前即有效地控制了出生缺陷儿的孕育,可显著降低孕28w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张杏敏何晓燕刘茂功郑月红
关键词: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