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文波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地质
  • 3篇盐岩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2篇地质建模
  • 2篇双重介质
  • 2篇碳酸盐岩储层
  • 2篇储层
  • 1篇地层意义
  • 1篇地震预测
  • 1篇地质分析
  • 1篇旋回
  • 1篇油层
  • 1篇三维地质
  • 1篇三维地质建模
  • 1篇酸性气藏
  • 1篇土壤
  • 1篇普光气田
  • 1篇气藏

机构

  • 3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4篇郑文波
  • 2篇刘国萍
  • 1篇张文彪
  • 1篇耿建华
  • 1篇曾大乾
  • 1篇李辉
  • 1篇朱东亚
  • 1篇胡向阳
  • 1篇邓宏文
  • 1篇何治亮
  • 1篇游瑜春
  • 1篇段太忠
  • 1篇张睿
  • 1篇赵向原
  • 1篇石志良
  • 1篇丁茜
  • 1篇郑文波

传媒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海相碳酸盐岩酸性气藏储层特征描述与开发关键技术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给酸性气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针对我国海相碳酸盐岩酸性天然气资源丰富、沉积环境多样、渗流规律复杂等特点,系统梳理与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围绕四川盆地碳酸盐岩酸性气藏所形成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分析其适应性与面临的技术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下一步科研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石化围绕四川盆地普光、元坝、川西等气田开展技术攻关,主要形成了海相碳酸盐岩酸性气藏礁滩相储层精细刻画、三维双重介质地质建模和高精度数值模拟等关键技术,有力地支撑了酸性天然气的上产和稳产;②为了进一步实现碳酸盐岩酸性气藏的高效开发,亟须开展以下技术攻关——礁滩相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高含硫气藏储层、井筒硫沉积预测、控制及治理,高含硫边底水气藏剩余气定量表征,生物礁气藏底水锥进动态预测,“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注CO_(2)抑制碳酸盐岩气藏边底水的锥进;③在下一步研究中,需要不断加强各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以及联合攻关,切实落实地质—工程一体化、建模—数模一体化,为打造核心技术与特色技术夯实基础,使中国石化天然气业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玉丹曾大乾郑文波顾少华刘国萍石志良张睿
关键词:海相碳酸盐岩酸性气藏储集层精细刻画
深层碳酸盐岩强非均质储层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以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长兴组储层为例
2024年
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地层埋深大、礁滩相发育、基质物性差、天然裂缝广泛发育、储层非均质强等特征,开展此类强非均质储层双重介质的三维地质建模具有很大的挑战。为此,将储层建模对象划分为基质与裂缝2大介质,基于单井解释数据与地震波阻抗数据体,通过井-震结合、逐级相控、多趋势融合概率体约束建立基质模型;按照分尺度、分期次建模思路,通过融合成因-地质-地震,综合构造应力场、距断层远近和裂缝地震敏感属性,采用熵权法联合专家经验评价的方式,多元融合构建裂缝空间展布约束体;在该约束体约束下,以离散裂缝网络建模方法构建裂缝模型。对融合后的基质-裂缝双重介质模型开展气藏数值模拟,各井历史拟合率最高可达90%,拟合误差控制在20%以内,模型拟合精度较高。
李辉李辉游瑜春刘国萍曾大乾刘国萍
关键词: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精细地质建模技术进展与攻关方向被引量:6
2023年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是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领域。如何精准刻画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体空间展布及储集参数分布特征,是高效勘探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对储层地质分析、测井评价、地震预测、地质建模等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面临资料少、品质差、精度低,加之储层非均质性强等难题,深入开展了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研发集成了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描述与建模的关键技术系列,包括:(1)多尺度、多属性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知识库构建技术;(2)地质分析新技术——从宏观到微观的储层地质观测分析技术,储层微区原位沉积、成岩环境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储层发育机理与过程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技术;(3)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新技术——基于全域测井仿真的储层类型识别与参数定量评价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沉积微相识别技术;(4)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新技术——深层碳酸盐岩地震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岩石物理引导的机器学习储层参数预测与不确定性评价技术;(5)深层碳酸盐岩地质建模新技术——多点地质统计学新算法,地质过程模拟技术,人工智能地质建模技术。分别建立了面控、断控、相控型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建模技术流程,并选择塔里木盆地塔河、顺北油气田和四川盆地元坝气田进行了有效应用,为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建模未来攻关方向:(1)升级储层地质知识库,提高对建模的支撑力度;(2)扩充基于地质过程的建模技术,完善应用研究;(3)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地球物理解释、预测技术,提升复杂储层刻画能力;(4)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建模新方法,不断提高储层表征精度和模型的可靠性;(5)创建深层储层地�
何治亮赵向原张文彪吕心瑞朱东亚赵峦啸胡松郑文波刘彦锋丁茜段太忠胡向阳孙建芳耿建华
关键词:储层测井评价储层地震预测碳酸盐岩储层
冲积平原古土壤类型的识别及其层序地层意义——以大庆长垣扶余油层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河道沉积速率、河道侧向迁移频率、溢岸沉积速率、溢岸暴露时间等是影响冲积平原古土壤发育特征与成熟度的主控因素。通过分析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变化过程中冲积平原古土壤的地层学与沉积学响应,建立基准面旋回下的冲积平原古土壤演化模式,可以为层序界面的识别和A/S变化分析提供依据。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区泉头组扶余油层以河流-冲积平原沉积体系为主,可识别出5种类型的古土壤:红色暴露型、红色加积型、红绿互层加积型、绿色加积型和灰色加积型,其成熟度依次降低。研究认为,在长期(三级)、中期(四级)基准面旋回内,随着A/S增大,古土壤成熟度逐渐降低。古土壤垂向序列和分布范围可以提供河流相基准面旋回的变化信息:广泛发育、可区域对比、高成熟度的红色暴露型古土壤可以作为层序界面或基准面旋回下降到上升的转换面;而厚层分布、可区域对比、低成熟度的灰色古土壤可以作为高级次层序基准面上升到下降的转换面。
郑文波邓宏文
关键词:古土壤基准面旋回河流相扶余油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