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文坚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弹道
  • 3篇内弹道
  • 2篇火炮
  • 1篇弹道性能
  • 1篇多元判别分析
  • 1篇性能模拟
  • 1篇英文
  • 1篇烧蚀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炮管
  • 1篇炮身
  • 1篇炮膛
  • 1篇气流
  • 1篇密闭爆发器
  • 1篇火炮膛内
  • 1篇发射药
  • 1篇爆发器
  • 1篇边界层
  • 1篇不均一性
  • 1篇传热

机构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华东工学院

作者

  • 5篇邱文坚
  • 2篇高付申
  • 2篇梁世超
  • 1篇徐文娟
  • 1篇杨新民
  • 1篇杨新民
  • 1篇张兆钧
  • 1篇孙乐

传媒

  • 2篇弹道学报
  • 1篇兵工学报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华东工学院学...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火炮身管寿命预测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2
1997年
该文根据火炮膛内烧蚀机理,提出了预测身管寿命的过程和方法。首先按核心流为两相流、边界层为湍流的模式建立了预测壁温的膛内流动数学模型,对一定火炮进行了数值模拟。其次按膛壁烧蚀量与壁温成指数关系的经验公式计算烧蚀量。最后按烧蚀量计算弹丸初速下降量,再由初速下降百分量来预估身管寿命。
高付申邱文坚梁世超孙乐
关键词:火炮炮身烧蚀炮管
应用密闭爆发器试验进行弹道性能模拟的内弹道势平衡理论法被引量:4
1992年
根据内弹道势平衡理论,建立了用密闭爆发器试验模拟发射药最大膛压和初速的方法。与已有的RQ和RF方法不同,不需用预先射击数据来回归公式中的经验系数,且有足够的精度,因此具有更大的应用性和实用价值。
鲍廷钰邱文坚庄国镇张兆钧杨新民徐文娟
关键词:弹道性能内弹道
火药燃烧的不均一性引起的初速或然误差的密闭爆发器予估(英文)
1993年
实践表明,在火炮的装药结构、点大条件和射击条件严格控制下,初速或然误差主要决定于火药身的性能.根据内弹道势平衡理论,该文从理论上证实了初速的散布与火药在爆发器中的燃烧不均一性参量∑'/(1—∑')成正比,其中∑'= 误差主要决定于火药本身的性能.根据内弹道热平衡理论,该文从理论上证实了初速的散布与火药在爆发器中的燃烧不均一性参量∑'/(1—∑')成正比,其中∑'=Γ_0/Γ_0为p~t曲线拐点前,火药的平均燃烧猛度与初始燃烧猛度的比值.进而建立了初速或然误差的密闭爆发器模拟方法,经实际验证,该方法准确可行.
鲍廷钰邱文坚庄国镇杨新民
关键词:内弹道
多元判别分析在库存发射药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1993年
多元判别分析在事物的分类判别中应用很广泛,该文提出了一种以密闭爆发器试验数据为基础,应用多元判别法判定国储发射药的质量等级的方法。对8批不同储存期11/7火药的质量判定结果与实际完全一致。这种方法可用于库存发射药的质量跟踪监测、考察其弹道性能随贮存期的变化规律、判定发射药质量等级的变化。
庄国镇鲍廷钰邱文坚
关键词:多元判别分析发射药
火炮膛内气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1996年
推导并建立了火炮膛内非定常湍流边界层微分方程组,进行了核心流为准两相流、边界层为湍流的膛壁传热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火炮膛壁表面的传热问题,对于身管烧蚀与寿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高付申邱文坚梁世超张莺
关键词:内弹道数值模拟边界层传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