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召娟

作品数:91 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用药
  • 12篇中药
  • 10篇化瘀
  • 9篇通络
  • 9篇细胞
  • 9篇化瘀通络
  • 8篇缺血
  • 8篇小鼠
  • 8篇合理用药
  • 8篇肝颗粒
  • 7篇药物
  • 7篇灶性
  • 7篇通络方
  • 7篇化瘀通络方
  • 6篇药理
  • 6篇脑组织
  • 5篇氧化氮
  • 5篇药学
  • 5篇一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合酶

机构

  • 86篇江苏省中医院
  • 20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职工医科...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1篇邱召娟
  • 62篇朱萱萱
  • 23篇张忠华
  • 13篇王淑云
  • 13篇谭喜莹
  • 12篇张小萍
  • 12篇施荣山
  • 9篇倪文澎
  • 8篇田磊
  • 8篇付虹
  • 7篇孙庆敏
  • 6篇吴旭彤
  • 5篇严士海
  • 5篇沈洪
  • 5篇何贵翔
  • 5篇支月芳
  • 5篇沈健
  • 5篇于莉
  • 4篇董朝蓝
  • 4篇奚兆庆

传媒

  • 10篇实用中医内科...
  • 6篇中国药业
  • 5篇中医药学刊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5篇2012年第...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药物警戒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国药理通讯
  • 2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进展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6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4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6篇1997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思考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医院临床药学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从培养临床药师、关注中药使用、寻求政策支持三方面来加强建设,从而促进医院乃至整个社会进步.临床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付虹邱召娟张小萍
关键词:临床药学知识服务
文献传递
化瘀通络方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方对大鼠局灶性缺血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预先给予大鼠化瘀通络方,随后通过中动脉栓塞诱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皮层组织中NOS...
邱召娟谭喜莹田磊朱吾元朱萱萱
文献传递
滋肾清肝颗粒对高催乳血症(HPRL)的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朱萱萱何贵翔邱召娟刘丽敏
关键词:滋肾清肝颗粒HPRL药理学中药制剂
脑瘤克胶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朱萱萱张忠华王瑞平邱召娟
关键词:脑部肿瘤中药制剂药理作用
滋肾清肝颗粒剂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何贵翔朱萱萱朱育凤邱召娟张忠华杨海燕汤海霞黄华丽吴旭彤王淑云张小萍刘丽敏闻国蓝夏桂成
目的:观察滋肾清肝颗粒剂治疗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滋肾清肝颗粒剂)和对照组(溴隐停),每组20例.观察血中激素水平包括催乳...
关键词:
关键词:高催乳素血症妇科疾病
中药药膜加微波照射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观察中药药膜、微波照射和药膜加微波照射对乳腺增生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苯甲酸雌二醇配合应用少量黄体酮肌肉注射,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于造模后2周外敷药膜和微波照射,并于给药和照射前后测量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放免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_2)、孕酮 (P)和催乳素(PRL)浓度,镜下观察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计算乳腺增生率。结果 中药药膜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程度,抑制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率分别为23.4%和 20.9%,并可调节E_2和P浓度,降低PRL水平,病理组织学结果提示中药药膜组和药膜加照射组可明显减轻乳腺增生。结论 中药药膜外敷和药膜外敷加微波照射能降低乳腺增生程度,具有一定的防治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朱萱萱曹仕兵张赤兵张忠华邱召娟
关键词:中药药膜微波照射乳腺增生病性激素
痛痹颗粒及拆方的含药血清对硝普钠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痛痹颗粒及其拆方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2 mmol/L硝普钠(SNP-NO供体)诱导软骨细胞凋亡,观察痛痹颗粒及拆方的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结果痛痹颗粒及其拆方(补肝肾方、活血化瘀方、祛风湿方)含药血清组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及空白组(P<0.01)。结论痛痹颗粒及其拆方的含药血清均对硝普钠所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张春兵朱萱萱纪伟詹瑧缪界平邱召娟董朝蓝
关键词:痛痹颗粒软骨细胞凋亡
我院急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的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急诊药房2012年4月份的处方,遴选出使用抗菌药物(除去眼科药物、外用膏剂以及中成药)的处方。根据我院的抗菌药物用药统计数据以及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的方法,分析使用率、联用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及DDDs值。结果抽查抗菌药物处方6 118张,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其中单用处方有5 723张,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为6.45%。头孢菌素尤其第三代头孢应用最为频繁。联合用药以单联为主,其余大多为二联。不合理用药主要为用药无指征、给药方式不当和一次给药剂量过大。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于标准,且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为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孙庆敏邱召娟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江苏省中医院319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医院管理部门制订相应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6—12月我院出院的319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9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有306例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其中241例使用了第1代头孢菌素,占78.76%;32例使用了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占10.46%;15例使用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占4.90%。107例术前0~2 h使用抗菌药物,占34.97%;185例术后用药,占60.45%。54例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使用抗菌药物,占17.65%。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指征把握不严、使用率过高、种类选择不合理、超说明书用药、使用时间不当及疗程过长。今后应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
付虹邱召娟张小萍
关键词: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围术期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大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9
2006年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乳腺增生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分别注射大鼠25 d和5 d,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于造模3周后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连续4周,测定血浆中E2、P、PRL水平,测量造模前后第二对乳头高度,镜下观察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观察各组乳腺增生程度。结果桂枝茯苓胶囊能显著降低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抑制乳腺增生,降低E2和P含量,E2/P比值显著增高,对PRL未见明显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示桂枝茯苓胶囊可减轻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充血与水肿,减少乳腺小叶的腺泡数量,减轻腺上皮增生层次,抑制腺泡分泌现象,改善导管上皮增生的程度。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具有一定防治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朱萱萱张忠华邱召娟贾美春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桂枝茯苓胶囊雌激素病理检测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