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祖民

作品数:47 被引量:403H指数:11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麻醉
  • 11篇老年
  • 9篇手术
  • 9篇术后
  • 9篇老年患者
  • 9篇喉罩
  • 8篇镇痛
  • 8篇七氟醚
  • 8篇气管
  • 7篇支气管
  • 7篇支气管镜
  • 7篇气管镜
  • 7篇全麻
  • 6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6篇镜检
  • 5篇支气管镜检
  • 5篇支气管镜检查
  • 5篇静脉
  • 4篇地佐辛

机构

  • 37篇顺德第一人民...
  • 16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47篇邢祖民
  • 14篇刘永峰
  • 11篇袁友红
  • 10篇张奕文
  • 10篇张忠其
  • 9篇石世坚
  • 8篇何忠承
  • 8篇张伟山
  • 6篇周翠云
  • 6篇徐世元
  • 6篇刘世乐
  • 5篇郭强
  • 4篇贺定辉
  • 3篇胡素颖
  • 3篇磨凯
  • 2篇李凤仙
  • 2篇袁柳青
  • 2篇冯家宁
  • 2篇徐骏
  • 2篇陈彦威

传媒

  • 10篇广东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现代医院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1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4
2012年
目的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Dex)复合七氟烷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开腹手术老年患者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D组):七氟烷全麻加用Dex,在气管插管后采用注射泵以0.5μg/(kg.h)速率持续静脉输注Dex,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输注;对照组(C组)以相同方法静脉注射0.9%氯化钠液。分别在术前(T0)、术后5 min(T1)、拔管前15 min(T2)、拔管后30 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值。记录患者从停止吸入药到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并在手术前1 d(术前)和手术后1 d(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的测试,计算出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 D组术后MAP、HR、Sp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苏醒时间为(11.7±3.0)min,C组为(11.1±2.7)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MMSE评分为26.35±4.69,C组为22.81±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手术后POCD发生率为20.0%,比C组低(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七氟烷用药基础上加用Dex,能使七氟烷全麻患者在恢复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延长拔管和苏醒时间,能使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降低。
张奕文何忠承石世坚邢祖民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七氟烷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06
2014年
目的:观测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岁以上,男性47例,女性33例,患者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D1组),中剂量组(D2组),高剂量组(D3组)。D1组、D2组和D3组在麻醉诱导前均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输注时间15 min,在气管插管后分别以0.2、0.5、0.8μg· kg-1· h-1持续泵注Dex,手术结束前40 min停止输注;对照组(C组)以相同方法静脉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和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毕到恢复自主呼吸时间(TR)、自主呼吸到睁眼时间(TO)、睁眼到拔除气管导管时间(TE)。4组患者进行手术前1 d、手术后1 d与手术后3 d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分,计算出患者手术后1 d和3 d POCD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D1组比较,D2组、D3组术后POCD的发生率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D1组、D2组比较,D3组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苏醒时间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给予Dex0.5μg/kg,术中以0.5、0.8μg· kg-1· h-1的速率输注能降低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以0.5μg· kg-1· h-1的速率输注Dex效果好,副作用少。
张奕文邢祖民徐颖华徐世元
关键词: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直肠癌手术腹腔镜检查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100例ASAⅠ级接受无痛人流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异丙酚TCI组(P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CI组(PR组),每组50例。P组: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为6 mg/L;PR组: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为3 mg/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2μg/L。待病人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扩张宫颈结束时停止给药。结果:PR组麻醉起效时间(1.8±0.8 min)明显短于P组(P<0.01);PR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明显优于P组(χ2=12.25,P<0.01);PR组异丙酚总用量(2.6±0.3 mg/kg)及呼吸抑制评分(2.1±0.8)明显小于P组(P<0.01)。P组苏醒期躁动和兴奋多语的发生率分别为34%及31%,PR组未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但应该加强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邢祖民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人工流产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血清IL-6、IL-10及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价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肝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50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未采取任何超前镇痛。观察组: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采用超前镇痛。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 h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8、12、24 h的患者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4、8、12、24 h的患者血清IL-6水平及血清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8、12、24 h的患者血清IL-6水平及血清IL-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患者采用地佐辛进行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伤害后疼痛,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保持机体内部炎性因子与抗炎性因子浓度的平衡,化解术后患者体内的代谢紊乱,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石世坚何忠承朱元嵩邢祖民
关键词:地佐辛超前镇痛腹腔镜肝切除术白介素10IL-6IL-10
骨水泥对全髋置换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地塞米松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骨水泥对全髋置换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手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对减少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反应的临床意义。方法:40例全髋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在应用骨水泥前5min加速输液、吸入纯氧;实验组20例,在对照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分别于植入骨水泥前5min(T1)、植入后1min(T2)、植入后5min(T3)、植入后10min(T4)抽血测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并记录收缩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与植入骨水泥前5min相比,两组植入后1,5,10min血液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皮质醇在植入后5min有一过性升高(P<0.05);两组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植入骨水泥前5min相比,对照组骨水泥植入后1min及5min收缩压下降,心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同时期实验组的收缩压及心率变化并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同时期相比,实验组收缩压及心率的变化幅度较小(P<0.05或P<0.01)。结论: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能显著减少骨水泥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明光邢祖民
关键词:地塞米松骨水泥应激反应全髋置换术老年
Narcotrend监测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肠癌手术七氟醚用量的影响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观察使用麻醉/脑电意识监测系统(Narcotrend)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下结肠或直肠癌根治术挥发性麻醉药七氟醚用量及安全性。方法 56例老年患者,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或直肠癌根治手术,年龄60~79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D组),每组28例,C组按照手术麻醉医生的临床经验调整呼气末七氟醚浓度;D组按照Narcotrend值(Narcotrend index,NI)在(40±10)范围内进行调整呼气末七氟醚浓度,两组都进行Narcotrend监测,但C组NI不作为麻醉医生的判断依据,由另外一位麻醉医生做好记录。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开始后每15 min时的NI、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七氟醚总用量。结果 C组七氟醚消耗量高于D组[(13.7±2.7)ml/h vs(10.4±1.2)ml/h,P<0.05];C组NI低于D组(P<0.05),两组HR均出现一定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MAP较平稳,C组波动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老年人患者低血压例数高于D组(6 vs 2,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手术使用Narcotrend监测能减少七氟醚的使用量,有效避免麻醉过深及低血压的发生,提高麻醉质量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张忠其张奕文刘永峰袁友红邢祖民
关键词:七氟醚消耗量
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拔除气管内导管时的术后肌松残余作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确定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拔除气管内导管时肌松残余(RNMB)的发生率,分析可能影响RNMB的因素及4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麻醉医师和复苏室护士对TOFr读数盲态设计,使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测仪全程监测收集52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手术间和复苏室的TOFr数据,根据住院病史回顾性收集患者出复苏室后至出院出现肺部并发症等情况,按照拔管时TOFr不同分成3组(Ⅰ组:TOFr<0.7;Ⅱ组:0.7≤TOFr<0.9;Ⅲ组:TOFr≥0.9),记录3组患者可能影响RNMB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并记录拔管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拔除气管内导管时RNMB发生率为71.2%。与Ⅲ组比较,Ⅰ、Ⅱ组体质指数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Ⅲ两组比较,Ⅰ组上呼吸道阻塞、轻度缺氧、主诉呼吸吞咽讲话困难发生率较高,转出手术间时Aldrete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Ⅱ组比较,Ⅲ组麻醉医师巡视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后RNMB发生率较高,呼吸系统并发症亦相应增加,其中体质指数较大的患者RNMB风险更高,术后肌松拮抗不能降低RNMB发生率。
周翠云邢祖民磨凯徐世元刘世乐
关键词:肌松监测非去极化肌松药
短暂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2年
目的观察短暂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探讨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策略。方法将40例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均选用下肢止血带,压力80kPa,持续时间≤90min。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短暂肢体缺血预处理,即在手术侧大腿根部上止血带,充气5min和放气5min交替进行,充气压力200mmHg,重复3个循环。分别在扎止血带前和松止血带后10min、30min、1h、3h的5个时点采集静脉血2ml检测cTnI,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cTnI在松止血带后10min开始升高,松止血带后1h,cTnI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松止血带后各时间点的cTnI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暂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张伟山何忠承邢祖民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肌钙蛋白I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ERCP术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ERCP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进行ERCP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诱导后MAR、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ERCP术中麻醉效果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奕文何忠承张伟山邢祖民
关键词:地佐辛丙泊酚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麻醉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结合控制性降压对肺科手术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2006年
目的 评价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应用于肺科手术中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 36例ASAⅠ-Ⅱ级行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H)组,对照(R)组;每组18例。H组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液的同时在切皮前输入6%羟乙基淀粉15ml/(kg·min);R组仅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液。术中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分别测定稀释前、稀释后、切肺后、术毕各时点的MAP、HR、CVP,心排量(CO)、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记录术中输液量、输血量并计算出血量。结果 H组稀释后CVP、CO、CI(心指数)均高于稀释前及R组(p〈0.05),但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两组PCWP在稀释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术毕两组输液量和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H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胸腔负压引流瓶引流总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采用6%HES行AHH能安全应用于肺科手术,血液动力学维持稳定,显著减少异体输血量。
邢祖民杨承祥张伟山郭海贺定辉郭强
关键词:血液稀释肺叶切除术血液动力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