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丽丽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肾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系统评价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肾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ce)等,同时追查纳入的参考文献,收集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肾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0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9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干扰素相比,靶向药物单药虽未能提高晚期肾癌的有效率,却显著提高了晚期肾癌的疾病控制率(OR=2.89,95%CI:2.22-3.77,P<0.001)。靶向药物联合干扰素不但显著提高了晚期肾癌的疾病控制率(OR=2.14,95%CI:1.70-2.69,P<0.00001),还显著提高了有效率(OR=2.52,95%CI:1.90-3.33,P<0.00001)。与干扰素相比,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尤以3/4级心血管不良事件(OR=6.29,95%CI:1.77-22.27,P=0.004)、3/4级皮肤不良事件(OR=8.28,95%CI:3.91-17.56,P<0.0001)以及重度疼痛(OR=2.41,95%CI:1.38-4.24,P=0.002)的发生率增加最为明显。靶向药物与干扰素联用组的3/4级胃肠道反应(OR=2.08,95%CI:1.56-2.78,P<0.00001)、心血管(OR=8.67,95%CI:1.86-40.41,P=0.006)不良事件以及疲劳、无力等全身症状(OR=1.48,95%CI:1.20-1.83,P=0.0002)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结论:与干扰素相比,靶向药物单用能更有效地控制晚期肾癌的进展,靶向药物联合干扰素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是晚期肾癌较好的解救方案,但也伴随更多不良反应的发生。
- 许崇安邢丽丽王小杰昌子又
- 关键词:靶向药物干扰素肾癌META分析
- H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的关系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恶性淋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6例淋巴瘤患者的乙肝5项和肝功能,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156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原发肝脏的恶性肿瘤)和15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为22.4%,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9.6%)和健康对照者(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其他恶性肿瘤作参照组,HBsAg阳性患者患淋巴瘤的优势比为2.719,可信区间为1.417~5.218,HBsAg阳性的淋巴瘤患者化疗诱发的肝功能异常率(57.1%)明显高于HBsAg阴性的淋巴瘤患者(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和普通对照人群,化疗更易引起HBsAg阳性的淋巴瘤患者的肝功异常。
- 许崇安李艳邢丽丽邓娜苏贺刘殊
- 关键词:肝功能不全
- 血清癌胚抗原和CYFRA21-1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变化在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12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YFRA21-1和CEA水平,并将其变化水平与影像学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化疗2个周期后可行影像学和血清学疗效评价的98例患者化疗有效率为26.5%。化疗后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2周期后血清CYFRA21-1和CEA水平分别下降≥60%和≥25%时评价影像学客观缓解(OR)有最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化疗后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60%与OR(P<0.001)和生存期(P<0.001)密切相关。血清CEA水平下降≥25%亦与OR(P<0.001)和生存期(P<0.001)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化疗后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60%和CEA水平下降≥25%是影响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因素,而OR与预后无关。结论化疗2周期后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60%和/或CEA水平下降≥25%有可能成为评价晚期NSCLC患者化疗效果较好的替代指标。
- 许崇安李琳邢丽丽韩冰刘艳
-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
- 癌性贫血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统计肺癌患者治疗前后癌性贫血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癌性贫血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QOL)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治疗前后癌性贫血的发生率,分析其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PS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化疗的关系。应用QOL量表EORTCQLQ-C30中文版评价癌性贫血对肺癌患者QOL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240例肺癌患者,总体癌性贫血发生率为52.5%,治疗后癌性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前(15.8%,P=0.000)。化疗者癌性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化疗者(57.7%vs36.2%,P=0.004),化疗后明显高于化疗前(57.7%vs19.2%,P=0.000)。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均证实,年龄、临床分期、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化疗是影响癌性贫血的危险因素(P均<0.05)。性别和病理类型与癌性贫血无关。癌性贫血明显影响肺癌患者的QOL;发生癌性贫血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未发生癌性贫血者(9个月vs14个月,P=0.00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癌性贫血、临床分期、PS评分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癌患者有较高的癌性贫血发生率,癌性贫血与年龄、临床分期、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化疗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分期越晚,癌性贫血发生率越高越重。癌性贫血不但影响肺癌患者的QOL,还影响其预后。
- 许崇安李琳高艳邢丽丽张学梅刘殊
- 关键词:肺肿瘤癌性贫血生活质量预后
-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为减少医院感染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2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942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4.3%;病原菌多为耐药的条件致病菌和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2.7%,真菌占32.1%;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疾病分期、营养状态、贫血、低血清白蛋白、白细胞减少、使用激素、使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手术、化疗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发生医院感染者不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还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感染的危险因素,规范抗肿瘤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防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 许崇安刘艳李琳刘殊邢丽丽
- 关键词:恶性肿瘤医院感染
- HBV感染与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7例淋巴瘤患者的乙肝五项指标并常规检测肝功能,以同期住院的207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瘤患者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19.8%vs 9.7%,P=0.004)。HBsAg阳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者(58.5%vs 27.7%,P=0.000),且明显高于HBsAg阳性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58.5%vs 30.0%,P=0.036)。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肝功能损害与HBV感染密切相关(P=0.000),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免疫分型、临床分期、PS评分、是否应用激素等均无关。结论:携带HBV的淋巴瘤患者接受化疗时更易引发肝功能损害。
- 许崇安邢丽丽李艳苏贺邓娜刘云鹏
- 关键词:HBV淋巴瘤化疗肝功能损害
-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变化水平与影像学疗效哪个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最密切。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12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YFRA21-1水平变化,并将其变化水平与临床反应类型进行比较。结果:经过2个周期化疗后,112例患者中有80例可行影像学和血清学疗效评价,其中,影像学客观缓解率为26.3%,疾病控制率为65.0%。8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ST)为9.9个月。影像学缓解(OR)与疾病控制(DC)患者的MST相似(P=0.094),但均长于PD患者(P均<0.001)。化疗后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幅度与临床疗效相符。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幅度≥30%和≥60%对于诊断DC和OR有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幅度≥30%与DC(P<0.001)及生存期(P<0.001)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DC(RR=0.450,P=0.017)及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幅度≥30%(RR=0.429,P=0.00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OR与生存期无关。结论:DC较OR更适合作为判定NSCLC化疗疗效的指标,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幅度≥30%有望成为评价NSCLC化疗疗效的替代指标。
- 许崇安曹宇勃邢丽丽李琳刘艳
-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19片段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
- 血清细胞角蛋白19在预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0年
- 背景与目的由于RE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标准不能对存活肿瘤组织进行检测,也不能对所有无法测量病灶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疗效进行准确评估,本研究通过检测进展期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CYFRA21-1) 表达水平的变化以评价其在预测进展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12例初治的NSCLC患者化疗前和化疗2周期后血清CYFRA21-1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 ROC)评价血清CYFRA21-1反应在诊断影像学缓解(objective response, OR)中的效能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经一线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化疗2周期后,血清CYFRA21-1水平较化疗前基线水平明显下降。80例可评价影像学和血清学疗效的患者中,26.3%(21/80)的患者达到影像学OR。化疗2周期后40.0%(32/80)的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60%(血清CYFRA21-1反应)。血清CYFRA21-1反应与影像学OR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P<0.001)。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9个月,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60%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CYFRA21-1水平下降<60%的患者(12.3个月 vs 8.9个月,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FRA21-1基线水平、CYFRA21-1反应、PS评分及影像学OR是影响生存期的重要预后因素。Cox多因素生存分析证实,仅血清CYFRA21-1基线水平、CYFRA21-1反应及PS评分是影响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因素,而OR则与预后无关。结论血清CYFRA21-1水平可敏感地反映影像学肿瘤体积大小的变化,可能是评价进展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替代指标,同时也是预测预后生存期的可信指标。
- 许崇安刘佳丽邢丽丽刘殊
-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19片段化疗疗效
- 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L—OHP)联合替加氟(FT207)和亚叶酸钙(CF)方案和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20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L-OHP联合FT207和CF改良方案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L-OHP联合CF和5-氟尿嘧啶(5-Fu)的FOLFOX4方案治疗。治疗2—6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38例(63.3%),对照组25例(4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7,P=0.028)。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7.7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期(OS)11.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TTP7.3个月,中位OS10.1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05)。观察组患者Kamofsky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6,P=0.01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821,P=0.044),两组问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L—OHP联合FT207和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FOLFOX4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艳刘佳丽许崇安李琳冯丹邢丽丽
- 关键词:胃肿瘤奥沙利铂替加氟亚叶酸钙
- 贫血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0年
- 背景与目的癌性贫血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常见并发症,不但严重影响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还影响其化疗疗效和预后,本研究通过统计NSCLC患者化疗前后贫血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贫血对NSCLC患者QOL及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的140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探讨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其与化疗疗效、预后的关系;并应用QOL量表EORTCQLQ-C30中文版评价贫血对NSCLC患者QOL的影响。结果 140例NSCLC患者,化疗2周期后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化疗前(71.4%vs47.1%,P<0.001),贫血严重程度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而加重。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PS评分、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发生癌性贫血密切相关;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仅白蛋白水平是引发治疗后贫血的危险因素。贫血者与非贫血者的QOL量表得分在症状、躯体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无论化疗前发生的贫血还是化疗导致的贫血均显著降低NSCLC患者化疗的疗效。癌性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发生癌性贫血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无贫血者(7个月vs13个月,P<0.001);化疗前就发生癌性贫血者的中位生存期亦明显短于化疗前无贫血者(7个月vs11个月,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贫血、临床分期、PS评分、白蛋白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NSCLC患者有较高的贫血尤其是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年龄、临床分期、PS评分、白蛋白水平是引发治疗前癌性贫血的危险因素。贫血不但降低NSCLC患者的QOL、降低化疗疗效,还缩短其生存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许崇安高艳李琳邢丽丽刘殊
- 关键词:肺肿瘤癌性贫血化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