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锋

作品数:180 被引量:669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4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正畸
  • 25篇口腔
  • 23篇下颌
  • 16篇细胞
  • 16篇矫治
  • 15篇三维有限元
  • 15篇种植体
  • 15篇超声
  • 12篇低强度脉冲
  • 12篇低强度脉冲超...
  • 12篇髁突
  • 12篇微种植体
  • 11篇颌骨
  • 11篇BEAGLE...
  • 10篇低强度脉冲超...
  • 10篇上颌
  • 10篇口腔医学
  • 10篇畸形
  • 10篇教学
  • 8篇磨牙

机构

  • 159篇重庆医科大学...
  • 2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1篇四川大学
  • 8篇北京航空航天...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川北医学院附...
  • 4篇新汶矿业集团
  • 4篇达州市中心医...
  • 3篇重庆三峡中心...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西医学院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厦门医学高等...
  • 2篇绵阳市中心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铜梁县人民医...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78篇邓锋
  • 80篇宋锦璘
  • 45篇张翼
  • 21篇王华桥
  • 19篇高翔
  • 16篇黄倩倩
  • 14篇郑雷蕾
  • 13篇冯格
  • 13篇董妮
  • 13篇樊瑜波
  • 11篇戴红卫
  • 11篇王涛
  • 10篇张定铭
  • 8篇范小平
  • 8篇陈军
  • 7篇杨崇实
  • 7篇陈梦苇
  • 7篇张赫
  • 6篇何平
  • 6篇赵志河

传媒

  • 21篇重庆医学
  • 1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6篇华西口腔医学...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第十次全国口...
  • 6篇激光杂志
  • 5篇口腔医学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中国生物医学...
  • 4篇口腔医学研究
  • 4篇中华口腔正畸...
  • 4篇中国实用口腔...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中华医学教育...
  • 4篇第十二次全国...
  • 3篇上海口腔医学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20篇2013
  • 31篇2012
  • 26篇2011
  • 10篇2010
  • 12篇2009
  • 14篇2008
  • 19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2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大学不同国籍一年级新生(中国、印度、尼泊尔)牙科焦虑症及相关因素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中国、印度、尼泊尔籍大学新生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患病情况以及国籍、性别、家庭经济状况与之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牙科焦虑症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10例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并应用SAS9.13软件对调查结果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DA的患病率为:中国>印度>尼泊尔(P<0.05);收入组间,低收入组DA患病率较中、高收入组高(P<0.05);同时DA的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男性(P<0.05)。结论:国籍、性别、家庭经济情况与DA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关系。
任蕾西Mohammed GhouseuddinSamia Ghouse邓锋宋锦璘
关键词:牙科焦虑症国籍性别
不同年龄段Ⅲ类骨性畸形垂直向发育性差异的Delaire头影测量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采用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比较重庆地区不同年龄段Ⅲ类骨性畸形患者的垂直向发育性差异。方法:重庆地区不同垂直骨面型Ⅲ类骨性畸形患者儿童(9~11岁)30例、成人(19~21岁)44例,采用计算机辅助Delaire头影测量方法对其颅颌面硬组织进行标记测量,SAS9.0行假设检验分析,当方差齐性时取t检验值,方差不齐时取Satterthwaitet检验值。结果:获取了各样本的Delaire头影测量值。发现高角组内(∠2、∠4、(Pts-M)/C2、(M-Cp)/C3(%)、Np-F1)成人与儿童之间角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内(∠1、(Pts-Cp)/C2)成人与儿童之间角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尚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随个体生长发育,不同垂直骨面型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Ⅲ类骨性畸形在颅、面、颌、颈三维方向均具有一定的发育性差异,这种差异可指导临床矫治对于不同情况的Ⅲ类骨性畸形进行针对性的矫治设计,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提出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以利于治疗的长期效果。
杨尊杨霁周洁邓锋宋锦璘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
超声微泡介导pEGFP-N1转染大鼠牙囊细胞:细胞生物学性质相对稳定
2014年
背景:利用超声波和微泡对比剂相互作用,产生空化效应和机械效应,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产生暂时性、可逆性的小孔,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微泡载体对基因的转移,提高基因转染率。目的:探讨在超声波辐照下微泡对比剂介导p EGFP-N1质粒转染SD大鼠乳鼠牙囊细胞的效率及安全性。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牙囊细胞并传至第4代,在不同条件下采用p EGFP-N1质粒转染乳鼠牙囊细胞。以不同的超声辐照时间(15,30,45,60 s)和辐照强度(0.5,1 W/cm2)两两组合进行辐照,筛选较高转染效率的参数组合并应用于后续实验。实验分组为质粒组、微泡+质粒组、超声+质粒组、超声+微泡+质粒组和脂质体+质粒组。转染48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p EGFP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的乳鼠牙囊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与结论:超声强度为0.5 W/cm2且辐照时间为30 s时转染率明显高于其他超声参数组合。该条件下超声微泡介导p EGFP-N1质粒对乳鼠牙囊细胞的转染率高于传统脂质体介导的转染率,且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提示超声微泡能安全、高效介导p EGFP-N1质粒转染大鼠牙囊细胞,其细胞生物学性质相对稳定,可为牙周组织工程提供一种较理想的基因转染方法。
冉玲李晓倩蒋欣益邓锋宋锦璘曹礼
关键词:牙囊高能量冲击波转染微泡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的成骨分化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均可促进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但两者联合应用尚未见报道。目的:验证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应用诱导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体外分离、原代、传代培养与鉴定牙周膜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4代牙周膜细胞接种至六孔板中,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诱导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组。采用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RT-PCR检测牙周膜细胞成骨相关基因Ⅰ型胶原、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通过低强度脉冲超声波、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低强度脉冲超声波+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后,体外培养的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低强度脉冲超声波+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强(P<0.05)。RT-PCR结果分析显示,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都可以上调Ⅰ型胶原、骨桥蛋白基因的表达(P<0.01),两者联合处理作用更为明显(P<0.001)。结果初步提示,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均可以增强牙周膜细胞成骨能力,两者联合应用其成骨诱导能力更强。
刘俊胡波蒋欣益孙吉成邓锋宋锦璘
关键词:低强度脉冲超声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
周期性牵张应力下成肌细胞形态指数、长度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成肌细胞的定量形态学研究体系,研究周期性牵张应力下成肌细胞长度、形态指数的初步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四点加力装置给细胞施与各种时间段的生理性牵张应力,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并记录成肌细胞长度、形态指数的变化,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加力组和对照组的成肌细胞长度、形态指数在加力0.5h、1h、2h后,两者差异不大,加力4h后两者的差异开始出现,加力8h后两者的差异变得明显;随着加力时间的延长加力组和对照组间成肌细胞长度、形态指数差异越来越明显。而加力12-12h时,由于细胞力学刺激的去除,成肌细胞长度、形态指数出现回复趋势。结论连续加力时成肌细胞长度、形态指数变化明显,而停止加力细胞纵向形态有回复的趋势。成肌细胞在周期性牵张应力作用下具有顺应应力方向改建的特性。
宋锦璘李志华陈扬熙邓锋樊瑜波
关键词:成肌细胞牵张应力
树突状细胞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08年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代表了血液循环中抗原呈递细胞的一个大家族,分布于机体几乎所有组织。DC在人类血液单核细胞中仅占0.1~1.0,皮肤中占0.4,牙龈中占0.1~2.0。由于它们在体内稀少,缺少由DC家族所有成员表达的细胞标志物。
李闻颖王豫蓉邓锋陈允嘉胡辉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口腔疾病
不同固定矫治器在前牙排齐阶段的摩擦力比较及牙齿三维移动趋势研究
目的:对几种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前牙排齐阶段的摩擦力测试及牙齿三维移动趋势分析,为改良矫治器设计以及优化遴选矫治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上颌标准牙合Typodont 40个,分别制作双侧尖牙龈向垂直异位3mm及侧切牙腭向...
宋锦璘邓锋何平吴鹏
文献传递
Tip-Edge上颌前牙内收力系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使用CT法建立Tip-Edge内收上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并对Tip-Edge正畸矫治力系中磨牙后倾曲的大小、位置等关键参数进行相关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选取个别正常(?)的成人干颅1例,用64排Light...
张翼邓锋
文献传递
不同重建工况下Forsus前导下颌后髁突应力、位移的分布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仿真分析不同工况下推杆式矫治器(Forsus)前导下颌后髁突应力、位移的分布变化,为Forsus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经Abaqus6.5软件构建Forsus前导下颌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下颌水平前伸距离分别为3、4、5、6、7 mm,对应下颌垂直打开距离为4、3.5、3、2.5、2 mm的5种重建工况,分析"下颌骨-颞下颌关节"的应力、位移变化和旋转趋势,以评估髁突生长改建的重建方式。结果 5种工况下,最大应力分布在下颌骨髁突、乙状切迹区和髁突颈后份区域。随下颌水平前导的位移量增加,髁突乙状切迹区和髁突颈后份区域应力较缓增大,但仍处于相同数量级(30 MPa);髁突区域应力分布较稳定且没有明显的应力集中。从工况1~5髁突水平方向位移逐渐增大,方向皆向前;髁突垂直向位移平均值也逐渐增大,方向皆向下;下颌骨直接拉伸到指定重建位置时,髁突运动方向也为前下。结论生理性咬合重建的范围,不同程度地前导下颌不会改变髁突软骨附近的应力分布趋势。考虑颞下颌关节生理承受性,严重下颌后缩时可分段前伸以利于髁突生长改建。
李丽华宋锦璘高翔邓锋李娜
关键词:髁突有限元分析应力分布
不同矢状骨面型错畸形患者气道大小形态的CBCT研究被引量:33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矢状骨面型错牙合畸形患者口咽部气道大小及三维形态的差异,探讨颅面结构与上气道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90例成年错畸形患者(18~40岁)正畸治疗前锥束CT资料,根据ANB角的大小分成Ⅰ类,Ⅱ类,Ⅲ类3种不同矢状骨面型组,每组30例。利用Mimics10.01软件测量口咽部气道体积、面积、高度、最小截面处矢状径与横径的比值及截面面积,在SPSS13.0统计数据包中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气道大小及形态之间的差异。结果:口咽气道体积:Ⅱ类、Ⅰ类、Ⅲ类逐渐变大,气道高度:Ⅱ类、Ⅰ类、Ⅲ类逐渐变小,Ⅱ类患者舌咽部气道的体积和平均截面积明显小于I类和III类的患者,3种不同矢状骨面型组之间口咽部气道最小截面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Ⅲ类,Ⅰ类到Ⅱ类患者口咽气道的形态是由宽阔型向狭长型转变,Ⅱ类患者呈现明显狭长的口咽气道形态。
陈科名杨崇实邓锋
关键词:锥束CT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