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浩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EGF对大鼠胰岛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大鼠胰岛瘤细胞(INS-1)增殖、凋亡、胰岛素分泌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40、80、160ng/mL)VEGF对大鼠INS-1细胞进行处理,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INS-1细胞增殖,用AnnexinⅤ及碘化丙啶(PI)双染试剂检测细胞凋亡;INS-1细胞经VEGF处理后做标准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实验,ELISA法检测胰岛素,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胰岛分泌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EGF对Insul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VEGF对INS-1细胞作用24h、48h、72h,其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当VEGF浓度为80ng/mL和160ng/mL时对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P<0.01)。高糖状态下当VEGF浓度为40ng/mL时,VEGF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VEGF作用于INS-1细胞后,磺酰脲类受体基因(sulfonylurea receptor,Sur)、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基因(inwardly rectifying potassium channel 6.2,Kir6.2)的表达随VEGF浓度增高呈下降趋势,葡萄糖激酶基因(glucokinase,GCK)的表达先降低后升高,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Insulin蛋白的表达量随VEGF浓度增高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 VEGF在高糖状态下对细胞凋亡和胰岛素分泌有抑制作用,为探索VEGF在糖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 邓浩丁振宇王椿李双庆何訸梁立波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
-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预后判断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化疗中潜在的预后判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到2009年3月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老年(≥70岁) NSCLC患者,收集患者化疗前血清LDH水平,观察并记录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对LDH正常和LDH升高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71例老年NSCLC患者,其中LDH正常组44例,LDH升高组27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力状态、分期( IIIB或IV期)、病理构成及吸烟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LDH正常组有更多的患者具有合并症(P=0. 009). 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P=0. 582)、疾病控制率(P=0. 679)及疾病进展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656). 但两组患者总生存时间有明显差异,LDH正常组生存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P=0. 05). 经过COX多因素分析,排除年龄、性别、分期、病理类型、体力状态、吸烟状态、及有无合并症等因素后,发现血清LDH可能是独立预后因素(P=0. 024,死亡风险比HR=0. 473,95%CI:0. 248~0. 905). 结论 血清LDH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化疗的预后判断可能具有潜在价值.
- 王椿张明峰周麟邓浩安振梅李双庆丁振宇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乳酸脱氢酶化疗预后
- 成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成人肾上腺皮质癌(ACC)的潜在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ACC的成年(≥18岁)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生存率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各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纳入成人ACC共52例。中位随访时间26月(3~159月),中位生存期29月(1~156月),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1.0%、47.0%及42.7%。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45岁(P=0.017)、分期晚(Ⅲ~Ⅳ期,P〈0.001)、未完整切除肿瘤(P=0.011)、具有临床症状(P=0.017)、合并低蛋白血症(P=0.003)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P=0.004)的患者预后差。多因素分析提示低蛋白血症(死亡风险比5.306,95%可信区间:1.975~14.258,P=0.001)、女性(死亡风险比4.020,95%可信区间:1.610~10.038,P=0.003)、肿瘤分期晚(死亡风险比7.405,95%可信区间:2.561~21.410,P〈0.001)及年龄〉45岁(死亡风险比4.628,95%可信区间:1.791~11.959,P=0.002)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结论术前低蛋白血症、女性性别、年龄〉45岁及肿瘤分期晚是成人A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明峰王椿黄慧丁振宇刘洋邓浩李双庆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癌低蛋白血症预后因素
- 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DK/DKA)中的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1 209例糖尿病无酮症患者(DM组),262例患者(DK/DKA组)和480例同时期行体检的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判断β-羟丁酸的诊断价值。结果 DK/DKA组患者血清β-羟丁酸水平高于DM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DK/DKA组血清β-羟丁酸较尿酮体更早转阴(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β羟丁酸为DK/DKA的独立危险因素。β-羟丁酸诊断DK/DKA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5,取诊断临界值为1 mmol/L作为诊断切点,敏感度85.1%,特异度95.3%,阳性预测值80.36%,阴性预测值96.89%;以血清β羟丁酸0.66mmol/L作为筛选切点,敏感度95%,特异性89.2%,阳性预测值66.41%,阴性预测值99.9%。结论以血清β羟丁酸≥1mmol/L诊断DK/DKA有较高诊断准确性,血清β羟丁酸≤0.66mmol/L时可认为糖尿病患者未合并DK/DKA。
- 杨惠岚袁高品邓浩陈程彭茜安振梅
- 关键词:RO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