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意辉

作品数:401 被引量:869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7篇专利
  • 17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6篇脂质体
  • 82篇药物
  • 57篇制剂
  • 47篇肿瘤
  • 47篇葫芦素
  • 38篇包封
  • 33篇色谱
  • 32篇乳剂
  • 32篇相色谱
  • 32篇高效液相
  • 32篇包封率
  • 31篇液相色谱
  • 31篇高效液相色谱
  • 31篇靶向
  • 28篇细胞
  • 27篇色谱法
  • 24篇给药
  • 22篇盐酸
  • 17篇冻干
  • 17篇口服

机构

  • 398篇沈阳药科大学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 9篇郑州大学
  • 8篇广东双骏生物...
  • 6篇辽宁师范大学
  • 5篇辽宁省药物研...
  • 4篇德立唯(北京...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河北神威药业...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源市中医院
  • 2篇北京紫竹药业...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医学院

作者

  • 401篇邓意辉
  • 78篇宋艳志
  • 53篇王绍宁
  • 50篇刘欣荣
  • 39篇佘振南
  • 32篇吴琼
  • 29篇吴红兵
  • 28篇王春玲
  • 24篇石莉
  • 22篇徐缓
  • 22篇毕殿洲
  • 21篇杨强
  • 19篇周欣羽
  • 18篇卢懿
  • 18篇李焕秋
  • 18篇董晓辉
  • 16篇雷杰杰
  • 14篇陈大为
  • 14篇骆翔
  • 13篇徐晖

传媒

  • 76篇沈阳药科大学...
  • 21篇中国药剂学杂...
  • 16篇中国药学杂志
  • 11篇药学学报
  • 9篇中国新药杂志
  • 5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中国药学会药...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3篇2024
  • 12篇2023
  • 11篇2022
  • 11篇2021
  • 7篇2020
  • 12篇2019
  • 8篇2018
  • 11篇2017
  • 17篇2016
  • 15篇2015
  • 25篇2014
  • 26篇2013
  • 24篇2012
  • 29篇2011
  • 24篇2010
  • 22篇2009
  • 24篇2008
  • 23篇2007
  • 14篇2006
  • 40篇2005
4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葫芦素B对喉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体内外观察葫芦素B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0.1、1.0、10.0和100.0μmol/L的葫芦素B作用于Hep-2细胞24、48和72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0.1、1.0和10.0μmol/L的葫芦素B作用于Hep-2细胞24h或10μmol/L葫芦素B作用8、12和24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p-STAT3、cyclinB1和Bcl-2的蛋白表达。建立喉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葫芦素B的体内抑瘤作用。结果:MTT结果显示葫芦素B对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葫芦素B浓度增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处于G2/M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同时伴有G0/G1期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各实验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之间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典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显示葫芦素B可剂量依赖性抑制p-STAT3、cyclinB1和Bcl-2的蛋白表达。体内实验发现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是32.43%、43.24%和70.27%。结论:葫芦素B通过抑制STAT3活化,抑制cyclinB1和Bcl-2的蛋白表达,引起喉癌细胞G2/M期阻滞、增殖抑制和凋亡,发挥对喉癌的抗癌效应。
刘亭彦张美侠邓意辉张洪亮孙春艳杨晓临季文樾
关键词:葫芦素B喉肿瘤鳞状细胞细胞凋亡
葫芦素脂质体组方及其制剂
本发明是葫芦素脂质体组方及其制剂,它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可以经静脉、肌肉、口腔、鼻腔等途径给药。组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如下:葫芦素BE或葫芦素B0.001~0.1%,磷脂0.1~10%,胆固醇0~5%,所说的磷脂为卵磷脂、二...
邓意辉王绍宁吴琼
文献传递
靶向超顺磁性脂质体整合素受体MR成像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合成靶向性超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进行肿瘤特异性磁共振成像。方法:将RGD短肽连接在包封SPIO的长循环脂质体表面,合成靶向性和非靶向长循环脂质体。与HUVEC细胞孵育流式细胞分析确定其受体亲和力;建立兔荷VX2肿瘤模型并进行磁共振靶向成像研究,观察其强化特征并与肿瘤标本的组织学检查相对照。结果:靶向超顺磁性脂质体对αvβ3整合素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亲和力,与非靶向造影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2);该靶向造影剂能够在肿瘤内缓慢浓聚,给药后15h达最大值,此时对比噪声比(CNR)降至最低(P<0.01)。非靶向造影剂给药后2h即达最大浓聚,此时CNR最低(P<0.05)。两者强化机制不同。结论:RGD-超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弛豫率,能与αvβ3整合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在肿瘤特异性浓聚,并能够用MRI扫描进行证实。
曲海源关丽明陈春园邓意辉刘屹徐克
关键词:整合素ΑVΒ3磁共振成像
一种醋酸奥曲肽制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公开了一种醋酸奥曲肽脂质体前体及制备方法。该前体脂质体中含有醋酸奥曲肽、负电磷脂、冻干保护剂,尚可以含有适量其它脂质,包括磷脂酰胆碱、胆固醇,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抗氧剂、pH调节剂等成分醋酸奥曲肽与...
邓意辉翟文君佘振南宋艳志
修饰脂质体的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8年
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可增加脂质体的稳定性,延长其体内循环时间。传统的长循环材料由于连接聚乙二醇与脂质的化学键太稳定,导致脂质体内容物释放延迟而影响药效。近年来提出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的概念,该类衍生物具有可以在人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断裂的性质,能够延长脂质体体内循环时间,在到达靶部位后由于聚乙二醇已经从脂质体表面脱落,脂质体可以与病变细胞结合,从而将药物送入细胞。本文综述了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的种类、断裂类型、在脂质体中的应用概况及在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徐缓邓意辉陈大为
关键词:脂质体
一种含有唾液酸片段的脂质衍生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提供了一种含有唾液酸片段的脂质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尤其是用于微粒制剂的制备和修饰。所述的唾液酸片段包含至少1个唾液酸单元,唾液酸单元间通过α-2,8-糖苷键连接,并且脂质片段与唾液酸片段中...
邓意辉佘振南张婷欧瀚杰
文献传递
大蒜油亚微乳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 考察大蒜油亚微乳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法,以大蒜素(DATS)为指标性成分,分别对大蒜油亚微乳、大蒜油注射液进行高温高湿冷冻稀释试验以及加速试验,长期留样观察试验,并以粒径为指标观察物理稳定性。结果 在高温、光照条件下,亚微乳中大蒜素的含量有所下降,粒径无明显变化,同等条件下,DATS在注射液中的下降率几乎是在亚微乳中的2倍;冷冻条件下,含量无变化,而粒径显著增大。在2 5±2℃下避光条件下进行的加速试验和在6±2℃条件下进行的长期留样试验,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无变化,稳定性良好。稀释试验表明不同稀释剂在10h内对乳剂的各项检查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 大蒜油亚微乳的稳定性比大蒜油注射液的有所提高,但仍应在适宜温度下避光贮存,不得冷冻。
郭涛储晓琴何进孙学惠宋洪涛邓意辉
关键词:亚微乳指标性成分物理稳定性光照条件适宜温度大蒜素
唾液酸结合受体——令人瞩目的肿瘤治疗靶标被引量:2
2021年
在肿瘤发展的各个阶段普遍存在着糖基化异常,其中唾液酸(sialic acid, SA)修饰聚糖在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表面显著高表达,这些高度唾液酸化的肿瘤细胞通过与外周免疫细胞或内皮细胞上的SA结合受体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alic acid 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 Siglecs)或选择素(selectins)相互作用,促进肿瘤免疫抑制环境的形成并帮助肿瘤细胞获得转移潜能。因此,针对Siglecs或selectins与其配体间相互作用的肿瘤治疗策略正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这些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靶向SA结合受体的特异性抗体吉妥珠单抗(Mylotarg)或聚糖类物质、SA及其衍生物修饰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等。本文综述了Siglecs或selectins参与的促进肿瘤发展和转移过程的具体机制,以及靶向SA结合受体的肿瘤治疗策略,并对这些治疗策略进行了理性评价与反思。
李聪范垂众闫鑫杨高新赖晓雪宋艳志刘欣荣邓意辉
关键词:唾液酸特异性抗体药物递送系统
可断裂聚乙二醇脂质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可断裂聚乙二醇(PEG)脂质衍生物的制备以及在液体微粒制剂中的应用。通式如下:CH<Sub>3</Sub>O(CH<Sub>2</Sub>CH<Sub>2</Sub>O)<Sub>n</Sub...
邓意辉徐缓王绍宁陈大为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协同作用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组合物,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协同作用的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减少单一药物的用量,克服了药物对细胞的强毒性作用。通过增加细胞内的活性氧...
邓意辉王绍宁王存杨傅凭平宋艳志刘欣荣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