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凡政

作品数:123 被引量:432H指数:13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篇理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冶金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9篇萃取
  • 38篇双水相
  • 38篇水相
  • 27篇聚乙二醇
  • 27篇二醇
  • 26篇离子
  • 24篇蛋白
  • 18篇离子液
  • 18篇离子液体
  • 18篇光度
  • 18篇光谱
  • 17篇双水相体系
  • 17篇光度法
  • 16篇
  • 15篇荧光
  • 15篇牛血清白蛋白
  • 15篇相互作用
  • 13篇硫酸铵
  • 13篇教学
  • 11篇试剂

机构

  • 92篇淮北煤炭师范...
  • 28篇淮北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长沙电力学院
  • 1篇淮南联合大学

作者

  • 122篇邓凡政
  • 37篇石影
  • 21篇朱陈银
  • 15篇汤秀琴
  • 11篇张振新
  • 8篇郭东方
  • 8篇陈琳琳
  • 7篇王玉锋
  • 5篇孙登明
  • 5篇董存智
  • 4篇王广健
  • 4篇张茂林
  • 3篇裴林
  • 3篇陈影
  • 3篇刘彬
  • 3篇叶世勇
  • 3篇郭文静
  • 3篇贾凤琴
  • 2篇石燕
  • 2篇陈铁旦

传媒

  • 13篇淮北煤师院学...
  • 9篇光谱学与光谱...
  • 8篇分析化学
  • 5篇稀有金属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分析试验室
  • 4篇淮北煤炭师范...
  • 3篇光谱实验室
  • 3篇应用化工
  • 3篇福建分析测试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应用化学
  • 2篇冶金分析
  • 2篇煤矿环境保护
  • 2篇广西师范学院...
  • 2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化工科技
  • 1篇化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5篇1998
  • 6篇1997
  • 4篇1996
  • 5篇1995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镧、铀、铈的萃取性能研究
本文在吐温80-硫酸铵-二甲酚橙(OX)体系中,进行了铜、镧、铀、铈等金属离子的萃取行为研究,实现了镧与铀之间的萃取分离.文章详细介绍萃取相吸收曲线.
邓凡政陈德志
关键词:萃取
文献传递
微波法制备CuO复合物对染料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以CuCl2和NaOH为原料、微波液相加热法制得CuO复合物作为光催化剂,XRD和FT-IR进行了表征.用光度分析法测定了不同光源、溶液的酸度、加入其它物质等条件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太阳光作为光源照射4h,溶...
邓凡政祝爱侠
关键词:微波法染料光催化降解
文献传递
Fe(Ⅲ)、Al(Ⅲ)、Ni(Ⅱ)非有机溶剂液-液萃取行为的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本文研究了PEG(聚乙二醇)-2000-钍试剂-(NH_4)_2SO_4体系对Fe(Ⅲ)、Al(Ⅲ)、Ni(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指出在pH为3.5-6.5(NaAc-HAc)的水溶液中,有(NH_4)_2SO_4存在下,Fe(Ⅲ)、Al(Ⅲ)可被PEG-2000相几乎完全萃取,而Ni(Ⅱ)则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Ni(Ⅱ)与Fe(Ⅲ)、Al(Ⅲ)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张振新丁素芳邓凡政石影
关键词:聚乙二醇钍试剂
聚乙二醇-硫酸铵-亚硝基R盐体系中钴(Ⅱ)的分离及其存在形态被引量:5
1998年
在 pH 4.0~6.0的 HAc-NaAc缓冲溶液中,Co(Ⅱ)、Fe(Ⅲ)、Ni(Ⅱ)、Cu(Ⅱ)等金属离子与亚硝基R盐可形成稳定络合物。加入HCI适当提高溶液酸度(HCI浓度在0.3~0.6mol/L),用聚乙二醇2000(PEG)-硫酸铵-亚硝基R盐体系萃取,Co(Ⅱ)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Fe(Ⅲ)、Ni(Ⅱ)、Cu(Ⅱ)基本上不被萃取。实现了Co(Ⅱ)、Fe(Ⅲ)、Ni(Ⅱ)、Cu(Ⅱ)混合离子合成样品和硅酸盐岩矿实际样品中Co(Ⅱ)的分离与测定。同时吸收光谱、摩尔比、连续浓度变换、加入表面活性剂等实验表明,在萃取相Co(Ⅱ)与亚硝基R盐是1:3络阴离子形式存在的。
邓凡政石影张宝娟王莉莉
关键词:聚乙二醇亚硝基R盐硫酸铵
用煤渣、粉煤灰制备净水剂的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用煤渣,粉煤灰与盐酸作用制备净水剂条件下,探讨了盐酸浓度,盐酸用量,加热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净水剂净水效果影响,找出了最佳方案。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煤渣,粉煤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李跃中邓凡政何春雷
关键词:煤渣粉煤灰净水剂废水处理纺织印染
双水相体系中食用色素的萃取与测定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二醇2000(PEG)-硫酸铵-水双水相体系中,溶液酸度、盐的用量、PEG 用量、加入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常见食用色素苋菜红、赤鲜红、柠檬黄等萃取率的影响;测定了各色素在纯水相和聚乙二醇相的吸收光谱;应用该体...
邓凡政刘彬
关键词:双水相体系食用色素萃取
文献传递
离子液体双水相中诺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研究
2013年
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中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诺氟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荧光猝灭作用,是静态猝灭过程。计算表明,298 K和288 K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6.55×105L/mol与5.74×106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8(298 K)和1.17(288 K),诺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主要为疏水作用力。研究了诺氟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由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受体和供体之间的结合距离r=2.00 nm。
郭文静王玉锋邓凡政
关键词:诺氟沙星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法相互作用
非有机溶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铝和铜被引量:11
1997年
邓凡政石影钱秀华贾凤琴
关键词:萃取光度法
离子液双水相中茜素红S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研究
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和 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研究了茜素红 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形成复合物的光谱行为及离子液用量、盐的浓度、溶液酸度及共存物质对体...
邓凡政朱陈银高贺军
关键词:离子液体茜素红S牛血清白蛋白
聚乙二醇-偶氮胂Ⅲ萃取光度法测定锆的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研究了偶氮胂Ⅲ (ArsenazoⅢ )作萃取剂和显色剂 ,在聚乙二醇 (PEG) - (NH4) 2 SO4-ArsenazoⅢ体系中的非有机溶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锆。将络合物从 0 2 5mol/LHCl水溶液中萃取到PEG相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60nm ,ε =1 90× 1 0 4 和 1 70× 1 0 4 。Zr 的线性范围为 0~ 3 0 μg/mL和 3 0~ 5 0 μg/mL ,锆与ArsenazoⅢ的配位比为 1∶2。方法用于镁锌合金及铝合金中锆的测定 ,获得满意结果。
石影邓凡政董环文
关键词:萃取光度法聚乙二醇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