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清泉

作品数:121 被引量:502H指数:11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绵阳市科技局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理学
  • 32篇医药卫生
  • 13篇化学工程
  • 9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33篇色谱
  • 32篇相色谱
  • 28篇液相色谱
  • 27篇高效液相
  • 27篇高效液相色谱
  • 23篇色谱法
  • 19篇液相色谱法
  • 19篇高效液相色谱...
  • 19篇HPLC
  • 11篇皮素
  • 11篇槲皮素
  • 10篇液相
  • 10篇色谱法测定
  • 10篇黄酮
  • 10篇HPLC法
  • 8篇柚皮
  • 8篇柚皮苷
  • 8篇喜树碱
  • 8篇毛细管
  • 8篇毛细管电泳

机构

  • 117篇绵阳师范学院
  • 29篇西南科技大学
  • 9篇中国空气动力...
  • 8篇中山大学
  • 6篇四川大学
  • 4篇中国工程物理...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 3篇绵阳师范高等...
  • 2篇周口师范学院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重庆文理学院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中国北方工业...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大竹县职业中...
  • 1篇四川同兴天然...

作者

  • 120篇边清泉
  • 27篇杨振萍
  • 20篇罗娅君
  • 19篇黄宝美
  • 13篇刘家琴
  • 13篇刘思曼
  • 12篇王志国
  • 9篇王秀峰
  • 9篇姚程炜
  • 8篇莫金垣
  • 7篇李松
  • 7篇杨葵华
  • 6篇李猛
  • 5篇杨驰
  • 5篇刘晓燕
  • 5篇罗进
  • 4篇顾声音
  • 4篇郭文宇
  • 4篇胡晓黎
  • 4篇何志坚

传媒

  • 32篇绵阳师范学院...
  • 11篇化学研究与应...
  • 8篇理化检验(化...
  • 6篇西南科技大学...
  • 5篇中成药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分析试验室
  • 4篇食品与发酵科...
  • 3篇光谱实验室
  • 3篇分析测试学报
  • 3篇产业与科技论...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应用化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皮革与化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1篇2012
  • 16篇2011
  • 17篇2010
  • 12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15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5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雪松叶中莽草酸的RP-HPLC测定被引量:15
2007年
建立了RP-HPLC法测定雪松叶中莽草酸含量。采用NH_2键合相硅胶柱,乙腈-1%磷酸(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in。莽草酸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6%)。
汪红边清泉
关键词:莽草酸高效液相色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风寒咳嗽颗粒中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含量被引量:1
2010年
提出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风寒咳嗽颗粒中橙皮苷和柚皮苷含量的方法。采用SHIMADZUVP-ODS(4.6min×150mm,5μm)色谱柱;乙腈-pH3.5磷酸(22+78)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流量为1.2mL·min^-1,检测波长为283nm。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度良好(R值〉1.5),橙皮苷和柚皮苷线性范围分别为2.8~56.0mg·L^-1和0.43~8.6mg·L^-1,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8.7%,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1.2%,2.1%。
边清泉杨振萍王秀峰罗进黄宝美李猛艾惜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橙皮苷柚皮苷
HPLC法测定川乌中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
2012年
目的:建立川乌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方法:采PLATISILTMODS色谱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三乙胺(65:34:1),柱温:35℃,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2~5.2μg(r=0.9999),0.31~3.1μg(r=0.99999)。平均回收率新乌头碱为98.6%(RSD为0.96%),次乌头碱为99.4%(RSD为0.67%)。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供川乌有效成分含量分析及川乌药材质量控制参考。
徐辉谢林雨林森边清泉
关键词:川乌新乌头碱次乌头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芦荟排毒胶囊中芦荟甙和芦荟大黄素
2005年
建立了一种分离、分析芦荟甙和芦荟大黄素的胶束电动色谱新方法。通过优化获得其最佳分离条件为:20 mM硼砂(pH9.7),30 mM SDS和12%乙醇。以该方法测定了芦荟排毒胶囊中芦荟甙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及其回收率,结果满意。
刘家琴边清泉王秀峰顾声音
关键词:胶束电动色谱芦荟大黄素
HPLC法测定并比较喜树果、马比木中10-羟基喜树碱含量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建立喜树果、马比木中10-羟基喜树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方法,并对两者10-羟基喜树碱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ODS;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5益;流速0.9m·min-1。结果:该条件下目标组分与其他组分有效分离( R>1.5),喜树碱进样量在0.01-0.09μg线性范围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0.9996,平均回收率:100.4%,RSD:0.23%。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分析结果可为喜树果和马比木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苏爱雪周翔罗娅君边清泉
关键词:喜树果10-羟基喜树碱
三种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HPLC法测定与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建立了西红柿,猕猴桃,冬枣中维生素C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方法,并对三者维生素C含量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ODS;0.1%草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35℃;流速1.2mL·min-1。该条件下目标组分与其他组分有效分离(R>1.5),进样量在0.144-1.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回收率:99.1%,RSD:0.3%。该方法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分析结果可为猕猴桃、西红柿、冬枣及其它果蔬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提供参考依据。
唐敏赵健茗张玉喻菊洪段玲利罗娅君边清泉
关键词:HPLC西红柿猕猴桃冬枣
柚类果皮中柚皮苷含量的测定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运用HPLC方法对7个柚品种果皮中柚皮苷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各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果皮柚皮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晚白柚、安江香柚、梁平柚、锅魁柚、蓬溪柚、长寿沙田柚、垫江白柚。晚白柚与安江香柚、梁平与锅魁柚差异显著,其余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杨爽苏智先边清泉王劲程志平
关键词:果皮柚皮苷HPLC
马兜铃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1
2006年
以荧光猝灭方法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马兜铃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马兜铃酸与牛血清白蛋白有强的结合,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r为2.8 nm;以已知结合位置的标记药物为探针,确定了马兜铃酸与BSA的结合位置为亚结构域ⅢA;利用CD和FTIR技术考察了马兜铃酸对牛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CD结果表明马兜铃酸与BSA的键合使BSA中α-螺旋结构含量从43.5%降到36.7%。
刘家琴田建袅边清泉胡之德
关键词:马兜铃酸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柚果实不同部位的柚皮苷含量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用HPLC方法测定柚果实中柚皮苷含量的结果表明:果皮中柚皮苷含量最高,占总含量的92%以上,果肉高于种子。果皮中柚皮苷合成和积累主要在膨大期之前,而果肉和种子中柚皮苷在幼果期至膨大期间大量积累。果实趋于成熟时,不同品种间柚皮苷含量变化趋势不同,贮藏期的柚皮苷含量减少。
杨爽苏智先边清泉王劲胡进耀
关键词:柚皮苷HPLC苦味
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积累动态和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积累动态规律和分布特性。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牡荆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荆不同部位中牡荆素的含量,色谱柱:菲罗门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0 nm,柱温35℃,进样量5μL。结果牡荆茎、花中牡荆素含量极少,牡荆叶中牡荆素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时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6~7月含量最高(1.380%~1.465%),随着牡荆花的盛开和牡荆子的形成到成熟,牡荆叶中牡荆素的含量逐渐降低,9~10月含量最低(0.720%~0.751%)。随着牡荆籽的成熟,牡荆籽中含量逐渐增加(0.435%~1.231%)。结论牡荆不同部位牡荆素的含量随采收期不同而变化,为确定牡荆适宜采收期和药用部位提供了实验依据。
罗娅君边清泉李雪蒋云福夏代莲
关键词:牡荆牡荆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