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连三

作品数:230 被引量:1,113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7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2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3篇肝炎
  • 92篇病毒
  • 73篇乙型
  • 67篇乙型肝炎
  • 56篇肝炎病毒
  • 53篇细胞
  • 42篇乙肝
  • 38篇乙型肝炎病毒
  • 34篇肝病
  • 31篇疫苗
  • 28篇慢性
  • 28篇免疫
  • 26篇乙肝病毒
  • 25篇肝细胞
  • 20篇小鼠
  • 20篇丙型
  • 20篇丙型肝炎
  • 19篇干细胞
  • 18篇慢性乙型
  • 16篇核酸疫苗

机构

  • 146篇四川大学华西...
  • 36篇华西医科大学
  • 28篇华西医科大学...
  • 22篇深圳市第三人...
  • 21篇四川大学
  • 6篇四川省人民医...
  • 4篇四川省感染性...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大理医学院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扬州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华西医大
  • 2篇深圳市东湖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229篇赵连三
  • 79篇刘丽
  • 64篇唐红
  • 47篇刘聪
  • 37篇周陶友
  • 27篇雷秉钧
  • 25篇王锦蓉
  • 21篇王松
  • 19篇何清
  • 17篇何芳
  • 15篇王丽春
  • 14篇王甦
  • 14篇周思亮
  • 14篇雷学忠
  • 10篇许诚
  • 10篇何煦
  • 10篇陆德云
  • 10篇何芳
  • 10篇陈敏
  • 9篇穆仁懋

传媒

  • 25篇华西医学
  • 15篇四川医学
  • 1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0篇世界华人消化...
  • 10篇华西医科大学...
  • 9篇中华传染病杂...
  • 9篇四川大学学报...
  • 8篇中国循证医学...
  • 7篇生物医学工程...
  • 6篇中西医结合肝...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实用医院临床...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全...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15篇2008
  • 15篇2007
  • 33篇2006
  • 38篇2005
  • 15篇2004
  • 15篇2003
  • 13篇2002
  • 14篇2001
  • 6篇2000
  • 9篇1999
  • 7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2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肝病毒感染的性生殖途径传播的若干问题
HBV(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其它体液(如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中,排出体外后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故HBV的传染性比HIV(艾滋病毒)强100倍以上,HBV感染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传播,包括经血传播,及性/生殖...
赵连三
关键词:乙肝病毒性传播病毒感染乙型肝炎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抗病毒药物疗效的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抗病毒药物疗效的关系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HBV基因型与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药物抗病毒疗效相关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陆德云赵连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概述了实验动物的分类、特点及其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应用。在医学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实验动物的重要性已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合理地选用实验动物对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山赵连三
关键词:实验动物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存在的问题与处理对策被引量:19
2006年
与拉米夫定仅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过程的药理特点相比,干扰素α不仅能在HBV基因的复制、表达等多个环节发挥抗病毒作用,而且能够调动宿主的免疫功能,形成双重机制的抗病毒活性,故干扰素α抗病毒的效果较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较高,复发率较低,尤其是不易产生耐药性病毒变异,从而使干扰素α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但是,普通短效干扰素α易产生干扰素抗体,且因半衰期过短导致血药浓度水平反复波动,这些缺点影响了疗效。
赵连三
丙型肝炎感染途径多中心研究结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采用Meta分析技术对三所医科大学关于丙型肝炎感染途径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160对)进行综合分析,以探索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可能途径。计算合并OR值,并作χ2检验。合并结果表明:输血及血制品史、肝炎家族史、注射史、外科手术史与HCV感染关系密切(合并OR值依次为2.4、4.85、6.79、1.96)。而既往肝病史与HCV感染无关(P>0.25)。提示:在丙肝的传播中,仍以输血和血制品为主要危险因素,而其它传播途径也不可忽视。
张再伟雷秉钧赵连三赵连三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META分析丙型肝炎
两种肝纤维化的组织学量化方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评价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肝纤维化面积百分比这两种组织学量化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计分系统(Semiquantative scorning system,SSS)中纤维化程度计分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纤维面积百分比两种方法,对温阳中药肝之福预防及治疗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组织共73份标本进行量化诊断,比较各组间差异,同时检测每份肝脏标本组织中的羟脯氨酸(Hyp)含量,分别与上述两种量化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不论预防实验还是治疗实验,SSS计分、图像分析及Hyp含量三项指标结果均一致,SSS计分及图像分析与羟脯氨酸含量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604、0.630,P<0.01)。本研究表明SSS中纤维化程度计分法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均可作为比较可靠的肝纤维化的组织学量化诊断方法。
王丽春赵连三唐红刘丽刘聪尧凡张红英
关键词:肝纤维化计算机图像分析
膦甲酸钠与更昔洛韦比较治疗艾滋病相关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系统评价膦甲酸钠与更昔洛韦治疗艾滋病相关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1966-2005.12)、EMbase(1974~2005.12)、 Cochrane图书馆(2005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1978~2005.12)、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1994-2005.12)、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5.1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1989~2005.12)。纳入比较膦甲酸钠和更昔洛韦治疗艾滋病相关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对研究人群、干预措施与结果的详细资料独立地进行分析评价。对于同质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其中3篇的研究对象虽来自同一研究人群,但采用了不同结局指标,故仍按3篇文献纳入,只是不合并相同指标在同一时间点的结果。Meta分析结果表明,膦甲酸钠在减少死亡人数[RR=0.84,95%CI( 0.70,1.00),P=0.05]和降低男性生殖器溃疡发生率[RR=1.29,95%CI(0.60,2.82), P=0.002]方面优于更昔洛韦;但在减轻眼部症状、延缓复发及其他副作用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系统评价提示,膦甲酸钠在降低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患者死亡率及男性生殖器溃疡发生率方面比更昔洛韦可能更有效。但纳入研究数较少,证据强度有限,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
何清孔双艳许诚王松赵连三Phil Wiffen(英文审校)
关键词:膦甲酸钠更昔洛韦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疗效安全性
乙肝病毒核酸疫苗诱导BALB/c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
2008年
目的观察含乙肝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preS2S基因的核酸疫苗免疫小鼠后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肌肉接种pCMV-S2S、乙肝表面抗原(HBsAg)、空载质粒(pCMV)及生理盐水(N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接种局部组织preS2S抗原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特异性CTL活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Anti-HBs。结果pCMV-S2S组小鼠肌肉细胞中有较多量的preS2S蛋白表达,其它小鼠肌肉细胞中均未检出preS2S蛋白表达。pCMV-S2S组小鼠CTL活性为(32.10±1.93)%,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5)。pCMV-S2S组小鼠8周后Anti-HBs阳性率最高为42.9%。HBsAg组小鼠4周时Anti-HBs阳性率即达到100%。pCMV组及NS组小鼠血清中均未检测出Anti-HBs。结论乙肝核酸疫苗pCMV-S2S能在小鼠体内表达preS2S蛋白,并能在小鼠体内诱生较强的特异性CTL活性,也能诱生一定程度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何芳唐红刘丽刘聪赵连三
关键词:核酸疫苗免疫应答
乙型、丙型肝炎DNA疫苗单次联合接种后小鼠的免疫应答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观察由编码HBsAg与HCV-CE_2原的两种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制备的DNA疫苗联合接种BALB/c小鼠后,其诱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规律和相互影响。方法:应用上述2种DNA疫苗单次联合免疫小鼠,动态观察血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并完成稳定转染,表达相应抗原的SP2/0骨髓瘤细胞的建株,采用CTL杀伤活性体内诱生实验的方法,建立观察DNA疫苗免疫保护与治疗效应的动物模型。结果:两种DNA疫苗单次联合免疫小鼠,能够共同诱生特异性机体免疫应答,但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及滴度均不高;而CTL杀伤活性体内实验的结果则显示,经DNA疫苗联合接种免疫的小鼠荷瘤目的靶细胞后,其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免疫鼠(P<0.05)。接种后特异性抗体呈阴性的小鼠也表现出相似的CTL保护效果。结论:DNA疫苗诱生的CTL应答可与体液免疫应答分离存在,而且可能是DNA疫苗免疫保护效应更重要的方面。
王松周陶友范红刘聪唐红周思亮赵连三
关键词:DNA疫苗免疫应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部分切除模型小鼠体内向肝细胞分化被引量:15
2005年
以含20%胎牛血清的DM EM低糖培养基,原代细胞直接贴壁培养,48 h后换液继续培养,分离BALB/C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该细胞分为CD44+CD29+与CD44-CD29+两群。将第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部分肝切除小鼠肝右叶,术后5 d和14 d分别处死动物,测体重、肝重与肝功,制备肝组织芯片,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同步检测Y染色体与肝细胞标记(白蛋白或CK 18),并作图像叠加。发现移植组小鼠在移植后5 d与14 d在注射肝叶与非注射肝叶内皆可检出大量同时表达Y染色体与白蛋白及Y染色体与CK 18的细胞。术后14 d,移植组肝重与肝脏器指数高于模型组。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有再生需求的小鼠体内向肝细胞分化并参与再生。
吴雄志赵连三许倩张怡唐红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肝细胞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