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赞栋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关节
  • 6篇关节炎
  • 5篇短肽
  • 5篇抑素
  • 5篇肿瘤
  • 5篇肿瘤抑素
  • 4篇血管
  • 4篇肉瘤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4篇特异性结合
  • 4篇片段
  • 4篇骨关节
  • 4篇骨关节炎
  • 4篇骨肉瘤
  • 3篇软骨
  • 3篇软骨细胞
  • 3篇特异性结合肽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表面置...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西安市红十字...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3篇赵赞栋
  • 10篇史占军
  • 10篇肖军
  • 5篇兰天
  • 5篇周亚鹏
  • 4篇李朋
  • 4篇管明强
  • 4篇王健
  • 3篇李郅涵
  • 3篇杨澜波
  • 3篇王健
  • 2篇邱贵兴
  • 2篇吴志宏
  • 2篇卢坤
  • 1篇梁锦前
  • 1篇薛晓磊
  • 1篇徐勤
  • 1篇朱志刚
  • 1篇李鉴轶
  • 1篇张赟

传媒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第20届中国...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向短肽介导的肿瘤抑素活性T3片段对骨肉瘤的疗效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靶向短肽介导的肿瘤抑素(tumstatin)活性T3片段对骨肉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瘤效果。方法人工合成肿瘤抑素活性T3片段并加载对骨肉瘤血管有靶向结合能力的7肽。在体外,通过细胞凋亡抑制(MTS)法、细胞迁移抑制实验检测该活性肽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选取裸鼠50只,制备荷骨肉瘤裸鼠模型,剔除瘤体较大或较小的裸鼠,将剩余荷瘤裸鼠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T3肽、靶向-T3肽、化疗药物(CTX)及磷酸盐缓冲液(PBS)干预治疗。治疗完成后完全剥离肿瘤称重,并进行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裸鼠肺组织HE染色,以分析靶向-T3肽对骨肉瘤血管生成及侵袭力的抑制效果。结果体外环境下,T3肽及靶向-T3肽均有效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体内实验,靶向-T3肽组平均瘤重(1.104±0.247)g,其肿瘤抑制率为46.9%;T3肽组平均瘤重(1.484±0.369)g,其肿瘤抑制率为28.6%;各治疗组间肿瘤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53,P=0.000)。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靶向-T3肽能明显减少与肿瘤血管生长相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降低肿瘤的侵袭能力,其效果优于T3肽。结论靶向短肽介导的肿瘤抑素活性T3片段具有较强的骨肉瘤抑制能力,能够有效地富集在骨肉瘤血管内皮,具有低毒高效的治疗作用。
赵赞栋史占军杨澜波管明强李朋肖军王健
关键词:骨肉瘤肿瘤抑制蛋白质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及髋臼发育不良对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髋臼安装角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单纯骨性关节炎及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对髋臼安装角度的影响及两组病例疗效比较。[方法]自2006年009年,我科共实施全髋表面关节置换术20人23髋,病因包括单纯骨性关节炎10髋及髋关...
赵赞栋王健肖军兰天李郅涵卢坤周亚鹏史占军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髋臼杯
文献传递
骨肉瘤血管特异性结合肽介导的肿瘤抑素活性片段疗效研究
研究背景:   骨肉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骨肿瘤,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现阶段大剂量的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虽有效但无选择性,当化疗药物进入机体后,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亦有杀伤作用,引起了很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增强化...
赵赞栋
关键词:肿瘤抑素
文献传递
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骨关节炎(OA)差异表达蛋白的病理作用.方法 分别从正常膝关节提取正常软骨(NAC,n=22)和从接受膝关节表面置换的OA患者提取OA软骨(OAC,n=17).分离软骨细胞,提取总蛋白直接进行双向电泳分析.胶图导入Imagemaster 2-D platinum3.0软件筛选差异表达蛋白点,切胶消化并提交质谱分析.质谱生成的肽段指纹序列输入到MASCOT,依托NCBI蛋白数据库确立差异表达蛋白的身份.结果 NAC和OAC组双向电泳胶图分别显示约1000个蛋白点,其中35个NAC蛋白点和31个OAC蛋白点被确立为差异表达蛋白.通过质谱分析识别19个差异表达蛋白,包括6型胶原、与软骨细胞胶原代谢相关的酶、应激相关蛋白,以及功能未知蛋白.结论 差异表达蛋白的分离和识别提示了多方面的OA病理信息,为深入认识OA的分子病因学拓宽了视野.
肖军史占军吴志宏梁锦前赵赞栋周亚鹏兰天邱贵兴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差异表达蛋白
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短肽的体内功能验证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验证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osteosarcoma—associate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OAVECs)特异性结合肽(TKPDKGY)对荷瘤裸鼠模型体内OAVECs的亲和性。方法合成短肽(TKPD—KGY)并在其N端加载一个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纯化后将短肽荧光复合物注入荷瘤裸鼠血管内,通过小动物整体荧光成像来观察短肽在活体动物内的分布,同时定时处死裸鼠,切取重要器官和肿瘤制冰冻切片,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来评价短肽在体内与OAVECs的亲和性。结果小动物整体荧光成像显示荷瘤裸鼠注射FITC-TKPDKGY 10min后,肿瘤处即可见微弱荧光富集,30min时显示明显并逐渐增强,1h后达最强,4h后逐渐消退,至24h基本无荧光残留。激光共聚焦扫描可见肿瘤血管和血管丛荧光强度较强,肿瘤组织仅见少量短肽结合,可提示有一定的结合性。心、脑、肺和肝组织显示并不明显。肾脏镜下可见肾血管并无荧光显像,但肾小球和肾小管部可见荧光富集,提示短肽在此代谢。结论TKPDKGY对目标细胞有良好的靶向性,为短肽进一步结合效应分子应用于骨肉瘤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杨澜波史占军管明强李朋赵赞栋王健肖军
关键词:骨肉瘤内皮细胞C肽
靶向短肽介导的肿瘤抑素活性T3片段对骨肉瘤的疗效
[目的]探讨靶向短肽介导的肿瘤抑素(tumstatin)活性T3片段对骨肉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人工合成肿瘤抑素T3片段并加载对骨肉瘤血管有靶向结合能力的七肽。在体外,通过MTS法、细胞迁徙抑制实验检测该活...
赵赞栋史占军管明强李朋杨湖波肖军王健
关键词:骨肉瘤肿瘤抑素
文献传递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并发骨关节炎的初步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HR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并发骨关节炎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自2006~2009年,本组完成20例(23髋)THRA,其中DDH并发骨关节炎共11例(13髋),男4例(4髋),女7例(9髋);左髋5例次,右髋8例次;年龄平均(43.0±11.6)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6.9±17.8)分。按照KarlPerner法分度,13髋中Ⅰ度发育不良7髋,Ⅱ度发育不良3髋,Ⅲ度发育不良3髋。按照Hartofilakids法分度,Ⅰ度11髋,Ⅱ度2髋。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置换假体,股骨侧骨水泥固定、髋臼侧生物型固定。结果患者获得近期随访(0.5~2年),出院时及末次随访时间Harris评分同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髋臼角(Sharp角)33.8~56.4°,平均(47.7±6.5)°;头颈比例1.29~1.64,平均(1.47±0.11);颈干角126.7~162.2°,平均(141.2±9.7)°;CE角-7.5~28.8°,平均(12.3±12.3)°。术后臼杯外展角22.4~69.3°,平均(46.8±12.9)°;假体柄干角126.8~159.1°,平均(143.0±9.2)°。髋臼假体完全被骨床覆盖6髋,外上缘外露小于0.5cm的2髋,外上缘外露超过0.5cm的5髋。1例患者术后2年随访时发现髋臼松动。结论对DDH并发骨关节炎的患者实施THRA,会面临头臼假体无法良好匹配、异常头颈比和异常颈干角等问题,加之患者髋臼表浅及髋臼角过大,容易导致术后假体位置不良,所以DDH导致的骨关节炎并非THRA的良好适应证。
王健史占军李鉴轶李郅涵赵赞栋朱志刚肖军陈国奋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关节成形术内固定器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及髋臼发育不良对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髋臼安装角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单纯骨性关节炎及髋关节发育不良对髋臼安装角度的影响及两组病例疗效比较。[方法]自2006~2009年,本科共实施全髋表面关节置换术20例23髋,病因包括单纯骨性关节炎10髋及髋关节发育不良13髋。手术假体均采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表面置换假体,股骨侧骨水泥固定,髋臼侧生物型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近期随访(6个月~3年),随访包括临床评估和放射学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一发生术后脱位、股骨颈骨折等并发症。其中单纯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臼杯外展角25.6°~56.0°(平均43.9°±9.9°),平均髋臼覆盖率达95.8%。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术后臼杯外展角22.4°~69.3°(平均46.8°±12.9°),髋臼覆盖率达84.3%。[结论]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表面置换假体在治疗单纯骨性关节炎及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临床疗效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外展角离散度要明显高于单纯骨性关节炎组,其髋臼杯假体外展角度控制要难于单纯骨性关节炎。
赵赞栋王健肖军兰天李郅涵卢坤周亚鹏史占军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髋臼杯
过氧化物酶Ⅰ在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Ⅰ(PrxⅠ)在正常和骨关节炎(OA)膝关节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探讨PrxⅠ与活性氧歧化物和凋亡等在OA软骨表层聚集现象之间的关联。方法分别从正常膝关节提取正常软骨(NC,n=21)和接受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OA患者提取OA软骨(OA,n=21),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PrxⅠ在正常软骨细胞和OA软骨细胞中表达水平的总体差异,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PrxⅠ蛋白在正常与OA软骨表/中/深各层组织表达和分布的特点。结果 Western blot证实PrxⅠ在OA软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软骨组织显著提高2.89倍(t=18.34,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rxⅠ在正常软骨组织的表层、中层和深层呈现较均一的表达,但是,在OA软骨组织中,PrxⅠ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层间差异。PrxⅠ在软骨组织深层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在浅层细胞中,PrxI的表达水平反而显著减低甚至缺如。结论虽然总体表达水平升高,但PrxⅠ在OA软骨组织表层的表达缺如,可能与OA软骨组织表层活性氧歧化物蓄积和细胞凋亡聚集现象相关。
周亚鹏史占军肖军赵赞栋卢坤兰天张赟徐勤薛晓磊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以带桡骨茎突返支/第1、2伸肌间室支持带浅动脉蒂桡骨瓣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赵赞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