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琦

作品数:19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卧床
  • 5篇头低位
  • 5篇头低位卧床
  • 4篇动物
  • 3篇动物实验
  • 3篇心率
  • 3篇模拟失重
  • 2篇调节器
  • 2篇运动病
  • 2篇正弦
  • 2篇正弦波
  • 2篇实验动物
  • 2篇实验台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女性
  • 2篇跑步
  • 2篇跑步机
  • 2篇前庭
  • 2篇足底
  • 2篇相关电位

机构

  • 19篇中国航天员科...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赵琦
  • 15篇王林杰
  • 12篇曹毅
  • 10篇谈诚
  • 8篇陈文娟
  • 7篇牛东滨
  • 5篇张丹
  • 5篇何思扬
  • 5篇李志利
  • 4篇李海清
  • 4篇张剑锋
  • 4篇陈晓萍
  • 4篇王惠娟
  • 3篇刘书娟
  • 3篇王政
  • 3篇白延强
  • 3篇李莹辉
  • 3篇仝飞舟
  • 3篇唐国华
  • 3篇王春慧

传媒

  • 10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物模拟低重力锻炼装置
本发明属于一种动物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模拟低重力条件的动物实验设备。动物模拟低重力锻炼装置,包括:立体支架(11);滑轨(12);滑轮(13);力传感器(21);数字表头(22);弹簧(26);长度调节器;动物束缚衣(...
王林杰李志利李海清王惠娟陈文娟张剑锋王颜晴赵琦何思扬谈诚刘书娟
文献传递
45天-6°头低位卧床实验中下肢肌肉力量和MMP-2的关系
航天员功能良好的骨骼肌肉系统是成功的、长期载人空间飞行不可或缺的保证。尽管有研究表明长期空间飞行会导致航天员骨骼肌质量减少,力量下降和疲劳增加,但是对长期失重状态下的下肢骨骼肌功能改变程度和内在机制仍然有待更深入研究。头...
黄轻飏谈诚刘红菊曹毅赵琦张鹏李凡陈文娟王政王春慧陈善广陈晓萍
关键词:卧床实验MMP-2
竹节参总皂苷抑制急性低压缺氧大鼠脑和心肌损伤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在模拟海拔8000米高空的急性低压缺氧条件下,研究了竹节参总皂苷对Wistar大鼠的脑、心肌组织和细胞损伤的预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未给药的阴性对照组Wistar大鼠的脑和心肌组织以及细胞均遭到了严重损伤。而竹节参总皂苷和红景天提取物给药组的Wistar大鼠,其脑和心肌组织以及细胞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其中竹节参总皂苷给药组的效果最明显。
周湘洁牛东滨郭志刚王亮赵琦杜学礼窦跃龙
关键词:竹节参竹节参总皂苷急性低压缺氧形态学
旋转背景提高视觉认知任务加工速度:ERP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角速度匀速旋转刺激背景造成错觉条件下视觉认知任务的变化规律。方法 20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男女各半,年龄18-24岁,参加了本次试验。视觉认知任务的背景刺激为白色背景、红、绿、蓝三色光点(光点大小0.5°;0...
王林杰魏金河曹毅赵琦陈文娟唐国华郭建平李大琛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
文献传递
45天-6°头低位卧床对自由行走步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长期头低位卧床对人体自由行走时步态特性的影响。方法 8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6°头低位45 d卧床实验。卧床前第6天(R-6),卧床后第1天(R+1)及第10天(R+10)进行自由无约束行走步态测试。使用高速摄像系统对行走过程中的步态时相参数进行分析,使用三维力台和应力板进行足底作用力的测试,同时对行走时的股直肌、腓肠肌内侧头、外侧头的肌电信号进行采集。结果头低位卧床45 d可导致步长和步速的显著降低,以及步态周期和接触时间的明显增加(P<0.05)。足底受力的结果表明,45 d的前后方向上的作用力明显减少(P<0.05),但垂直和左右方向上的作用力并未受到影响(P>0.05),足底冲量和加载速度均有显著的增加(P<0.05),除前后方向作用力外,其它指标在卧床后第10天仍未恢复正常。肌电结果显示45 d的头低位卧床后,中位功率频率有明显的降低(P<0.05),但在R+10恢复。结论 45 d头低位卧床可导致人体步态特性发生显著改变,R+10 d后亦不能完全恢复。
谈诚夏永明赵琦国耀宇曹毅陈文娟王靖宇何思杨王政严曲王春慧陈晓萍万玉民李莹辉白延强
关键词:模拟失重头低位卧床足底压力肌电
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个体再认记忆、前瞻记忆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考察女性受试者在15 d-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条件下再认记忆和前瞻记忆的变化趋势。方法 22名女性受试者进行-6°头低位卧床。在卧床前5 d、卧床期间(第5,10天)及卧床后(第5天)同步考察卧床组和对照组的再认记忆、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能力,对受试者所采取的策略进行记录。结果卧床组比对照组的再认记忆成绩增长趋势更明显,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成绩波动更显著,卧床组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成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未发现卧床组的补偿努力结果。结论 15 d-6°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条件下,再认记忆能力及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能力没有受到显著损害,自我启动较多的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能力受到一定干扰。
陈思佚刘丹玮周仁来王林杰赵琦
关键词:失重模拟头低位卧床前瞻记忆
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立位耐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15 d-6°头低位卧床(HDBR)对女性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 15名女性青年志愿者经历15 d-6°HDBR,于卧床前1天及卧床后第1天分别接受70°被动立位测试,记录测试全程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变化。结果经过15 d头低位卧床后,女性立位耐力不良的发生率为8/15(53.3%)。其中,晕厥前症状中止者为6/15(40.0%),立位后心动过速(POTS)中止者为2/15(13.3%)。立位刺激可引起舒张压、心率和血管总外周阻力明显增加(P<0.05),每博量和心输出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15 d HDBR可显著增加安静平卧位时的舒张压和心率,并减少每博量,但对血管总外周阻力和心输出量的影响并不明显(P>0.05)。立位耐力正常和不良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心率(HR)在立位刺激后有明显的增加,组间差异明显。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两组间NE基础水平有显著差异,但在立位刺激下的NE含量的变化幅度未有明显差别(P>0.05)。立位刺激可导致血浆中ATⅡ含量的明显升高,而15 d HDBR则可导致血浆PRA的明显减少(P<0.01)。结论经过15 d头低位卧床后,女性立位耐力不良发生率较高,且存在着不同的表现类型。
谈诚曹毅张丽芬袁敏王惠娟牛东滨赵琦李志利陈文娟杨鸿慧王林杰李莹辉白延强
关键词:模拟失重头低位卧床立位耐力血液动力学
15d-6°头低位卧床女性腰椎X线影像变化及防护效果
2011年
目的研究下体负压/自行车功量计锻炼对15 d头低位卧床女性腰椎功能失调的防护作用。方法对22名女性志愿者分为对照组(CON,n=8)、下体负压锻炼组(LBNP,n=7)、下体负压联合自行车功量计锻炼组(LBNP+ERGO,n=7),在卧床前和卧床后第4天,采用X线对脊柱状态进行了检查。分别测量并比较卧床前后腰椎总长度,每节腰椎椎间隙长度及腰椎前凸曲度的变化。结果 LBNP组卧床后L5/S1腰椎椎间隙宽度增加;CON卧床后腰椎前凸曲度降低,ERGO+LBNP组卧床后腰椎前凸曲度增加。结论下体负压/自行车功量计锻炼可改善女性15 d头低位卧床引起的腰椎卸负荷变化。
王林杰张丽芬窦跃龙周湘杰陈文娟袁敏赵琦刘书娟唐国华李莹辉白延强
关键词:模拟失重头低位卧床腰椎下体负压
递增式科氏加速度前庭习服训练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递增式科里奥利(科氏)加速度刺激习服训练的效果并分析相关激素水平。方法 12名青年男性志愿者,按照首次训练运动病症状评分进行配对分组,共分为2组,分别进行连续4 d递增式科氏加速度刺激训练(A组:连续式科氏加速度每日刺激量分别为5,8,8和10 min,左右头动模式;B组:间断式科氏加速度每日刺激量分别为8,8,10和15 min,前后头动模式)。此外,所有志愿者在训练前1天和训练后1天,以及训练后1,2,3,5,9和14周分别进行前后头动和左右头动模式各2 min的科氏加速度刺激进行前庭功能的评定。以前庭刺激时的运动病症状评分和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皮质醇(cortisol,Cor)、肾素活性(re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II)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变化水平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训练后,志愿者运动病症状评分有明显降低,训练后2周显著低于检查前水平(P<0.05)。激素指标中,AVP含量在科氏刺激前后的变化百分比与运动病症状评分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Cor,PRA,AII和ACTH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别。两种刺激模式的效果没有差异。结论 4 d的递增式前庭习服训练的效果至少可以维持至2周。AVP在前庭习服效应的构建和维持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谈诚赵琦曹毅张丹牛东斌何思杨王林杰
关键词:空间运动病加压素
45d-6°头低位卧床对人体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及红景天的防护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明确45 d-6°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模拟失重效应对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及红景天的防护作用。方法 16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人)和中药组(8人),中药组和对照组在45 d卧床期间,每天分别服用红益胶囊和安慰剂。在卧床实验前、中、后分别进行人体运动心肺功能和运动心电测量。结果与卧床前相比,1)卧床45 d对照组最大耗氧量显著降低(-18.26%;P<0.01),中药组最大耗氧量无显著差异(-10.04%;P>0.05)。2)对照组最大公斤耗氧量在卧床30 d、45 d和卧床后10 d均较卧床前显著下降(P<0.01),而中药组下降均不明显(P>0.05)。3)卧床期间对照组和中药组的最大心率均无显著变化,但在卧床后10 d,对照组最大心率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45 d-6°头低位卧床引起人体运动心肺功能明显下降,中药红益胶囊可有效对抗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效应的人体运动心肺功能下降。
李景龙刘红菊张晓东赵琦谈诚唐志忠任维陈善广陈晓萍
关键词:头低位卧床最大耗氧量最大心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