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曜

作品数:10 被引量:43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实证
  • 3篇城市
  • 2篇生产率
  • 2篇生产性服务业
  • 2篇生产性服务业...
  • 2篇实证研究
  • 2篇资本
  • 2篇资本积累
  • 2篇开通
  • 2篇服务业
  • 2篇服务业集聚
  • 2篇高铁
  • 2篇高铁开通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及以上城...
  • 1篇制度环境
  • 1篇人力资本
  • 1篇人力资本积累
  • 1篇实证检验
  • 1篇试验区

机构

  • 7篇中南财经政法...
  • 4篇湖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0篇赵曜
  • 4篇柯善咨
  • 3篇黄漫宇

传媒

  • 1篇经济研究
  • 1篇财贸经济
  • 1篇经济经纬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管理世界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区域经济评论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筛选效应、异质企业内生集聚与城市生产率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通过一个改进的新新经济地理异质企业模型考察城市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理论分析表明,高效企业能制定较低的价格、占有较大的市场,因此倾向进入大城市,而低效企业倾向选择较小的城市;城市越大,对企业的门槛效率要求越高。大城市的企业效率分布曲线相比小城市有较高的左侧截尾,而小城市相对于大城市存在右侧截尾。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检验企业固定效率在城市间的分布特征,估计显示城市效率门槛随城市规模增长而增长,筛选效应至少相当于传统集聚经济的1/5~2/5,但集聚经济和筛选效应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影响有所差异。分析还表明,降低区间交易成本有助于城市间效率分布的趋同,市场一体化将提升中小城市生产率、缩小城市间差距。
赵曜柯善咨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案,如何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则成为当前城市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迫切任务。已有相关研究大多着眼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但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切入点的研究较少,关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的研究则更为缺乏。为此,在阐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基础上,以中国2008—2019年266个城市为样本,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及作用机制,并考察人力资本积累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有助于改善本地及邻地绿色技术创新,而专业化集聚仅促进了本地绿色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城市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积累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效应在特大型及以上城市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表现更明显。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结论提出应重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质量、不断强化人力资本积累、加快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收敛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推动城市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政策启示。
黄漫宇余祖鹏赵曜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本积累
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被引量:399
2014年
本文分析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对我国城市经济效益的协同影响机制,估计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最优城市规模以及在城市规模约束下产业结构转变的边际效益。使用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计量估计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一制造业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城市规模,城市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规模方能从上下游产业关联中获得效益。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经济效益发生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而城市规模增大的边际收益则随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变而增加。我国大部分地级市的实际规模仍小于最优规模,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同时,中小规模的地级市应该推动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和人口集聚。
柯善咨赵曜
关键词:产业结构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被引量:1
2023年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文章将设立自贸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识别设立自贸试验区对构建各省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设立自贸试验区能够显著提升双循环发展水平,且该作用通过制度环境优化、双向贸易协同和双向投资协同等机制产生;设立自贸试验区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对第二产业的作用效果显著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文章进一步证实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改革成果的复制推广,能够推动市场主体将内需引致的规模经济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新优势。
赵曜黄小迪
关键词:制度环境
高铁开通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吗?被引量:1
2023年
高铁作为中国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其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对于提升城市经济关联、促进绿色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在系统阐述高铁开通与城市绿色创新内在关联逻辑的基础上,基于2008—2019年中国26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创新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城市层面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铁开通为城市绿色创新提供了重要动力,不仅会促进本地城市绿色创新,还会影响邻近城市绿色创新。(2)高铁开通不仅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的绝对水平,也提高了其相对水平;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创新的空间效应会受到城市规模的调节,城市规模越大,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越明显。(3)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有效作用范围为距离本地城市100~250 km半径内,250 km以外则不再明显。上述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高铁开通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黄漫宇余祖鹏陈磊赵曜
关键词:高铁
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被引量:2
2022年
高铁作为中国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其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对于提升城市经济关联、促进绿色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4~201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借助SBM-DEA模型对城市绿色创新指数进行了测度,并利用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高铁开通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看,高铁开通作用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而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方面,高铁开通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中心城市的绿色创新,而对京津冀城市群和非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弱。
黄漫宇余祖鹏赵曜
关键词:高铁开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异质性
城市规模、中间产品与异质厂商生产率被引量:20
2015年
本文将新经济地理的中间产品模型引入新新经济地理的异质厂商集聚理论,揭示了城市规模所包含的下游市场需求和上游中间产品供给对制造业企业的门槛效率存在筛选效应,同时城市可容纳的中间产品部门与制造业之间会形成中间产品的本地市场效应。使用中国653个县级及以上城市118988家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样本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对异质性厂商低分位数效率水平的筛选效应至少相当于集聚外部性的80%,而城市中间产品效应可减轻大城市对本地厂商的筛选,因此城市规模扩大意味着市场竞争性和包容性的同时增强。估计结果还表明,地级市与县级市的城市规模对门槛效率的筛选作用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但东部城市的筛选效应普遍更强,而国有企业即使效率更低也不易因城市门槛效率的限制被淘汰。
赵曜柯善咨
城市规模对异质企业的创新孵化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城市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基于异质企业集聚理论,利用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构建托宾(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的分析结果显示:城市规模对企业的新产品产值比例存在显著影响,城市规模增长促进本地企业创新,但邻近城市规模增长带来一定的抑制效应;具体作用机制包含竞争性孵化和包容性孵化两条路径,不同孵化机制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市场的竞争选择主要作用于低效企业,而高效企业的创新更依赖于城市的中间服务支持。各地区应增强产业政策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性、提升外部创新环境与企业内在特征的协同性、注重地区间城市化进程的协同性,充分发挥城市自身的市场竞争和中间服务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培育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赵曜方剑宇
集聚密度、集聚规模与城市生产率——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最优集聚密度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城市的集聚密度与集聚规模在概念和测度上是两个相互关联却有差别的变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的集聚模型,证明城市人口和空间规模与城市集聚密度对生产率的作用并非同步变化。城市具有倒U型的规模—效率曲线和先正U型变化再倒U型变化的密度—效率曲线,同时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估计显示,当前中国所有地级城市的实际密度均远高于预期的密度—效率曲线的正U型阶段门槛密度,因此集聚密度对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关系,倒U型的顶点密度随城市规模增加而上升。由于集聚密度和集聚规模的最优值不同步,因此在推动人口和产业集聚过程中,需分类调整其在城市内部的布局。
赵曜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
城市规模、集聚经济与资本的空间极化——基于我国县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文章通过新经济地理学的资本流动模型分析了城市规模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3-2009年我国653个县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聚效应导致大城市以更高的效率吸收资本,城市规模增长促进了资本深化;控制其他因素后,人口规模增加1%推动城市人均资本存量平均增加0.22%,而省会以上城市的管理职能放大了城市规模的作用。
柯善咨赵曜
关键词:资本积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