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德丰

作品数:119 被引量:566H指数:13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化学工程
  • 32篇理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9篇染料
  • 19篇催化
  • 15篇分子
  • 13篇荧光
  • 11篇荧光染料
  • 10篇染色
  • 9篇活性染料
  • 9篇分子筛
  • 9篇氨基
  • 8篇乙氧基
  • 8篇乙氧基化
  • 7篇亚胺
  • 7篇酰亚胺
  • 7篇催化剂
  • 6篇萘酰亚胺
  • 6篇甲氧基
  • 5篇乙氧基化反应
  • 5篇中间体
  • 5篇偶氮染料
  • 5篇羟基

机构

  • 119篇大连理工大学
  • 15篇齐齐哈尔大学
  • 10篇郑州轻工业学...
  • 7篇中国中化集团...
  • 4篇中钢集团鞍山...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神华煤制...
  • 1篇萨里大学
  • 1篇郑州轻工学院
  • 1篇河南省化学研...
  • 1篇西昌师范高等...
  • 1篇杭州吉华化工...

作者

  • 119篇赵德丰
  • 17篇尹志刚
  • 14篇邓启刚
  • 12篇宫国梁
  • 12篇杨锦宗
  • 11篇张伟
  • 9篇赵同丰
  • 8篇宋伟明
  • 6篇周新锐
  • 6篇田志茗
  • 5篇程侣柏
  • 4篇高欣
  • 4篇高文涛
  • 4篇屈彬
  • 3篇李建源
  • 3篇高欣钦
  • 3篇修景海
  • 3篇申凯华
  • 3篇靳焜
  • 3篇王守凯

传媒

  • 20篇染料工业
  • 18篇染料与染色
  • 6篇精细化工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现代化工
  • 4篇应用化学
  • 4篇化工进展
  • 4篇石油化工
  • 3篇化学试剂
  • 2篇化工时刊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波谱学杂志
  • 2篇化学世界
  • 2篇化学学报
  • 2篇分子催化
  • 2篇石油化工高等...
  • 2篇第八届染料与...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精细与专用化...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13篇2005
  • 13篇2004
  • 10篇2003
  • 9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7篇1998
  • 6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诱变偶氮染料的研究进展(I)──偶氮染料诱变性研究方法及其致癌机理被引量:9
2000年
主要讨论了偶氮染料诱变性能研究方法及其致癌机理。偶氮染料诱变性能研究方法多采用“Ames/Salmonella”测试法,而其致癌机理,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主要是通过它在动物(或人)体内偶氮还原开裂形成的芳胺或其相关化合物特别是芳氮烯阳离子来实现的。
赵德丰尹志刚费久佳丁素心
关键词:诱变致癌偶氮染料染料
吡唑啉酮型通用染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以1-(2,5一二氯-4-磺酸基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一支吡唑啉酮型黄色通用染料。希望不需在染浴之外进行其它的化学反应就能用它对不同类型的织物进行染色。这是一个五步合成反应,包括重氮化偶合反应,氯置换反应,缩合反应,水解反应,缩合反应。实验中对第二步和第四步的反应工艺进行了改进,改进工艺后使两步反应的操作简化,成本降低,收率提高。合成的染料以三聚氯氰为活性基,该染料及中间体的化学结构,通过H核磁共振谱、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得以表征。在中性染浴中,合成的染料可用于羊毛,丝绸,尼龙,涤纶纤维染色;通过加入N,N-二甲基乙二胺调节pH值为5,可对腈纶纤维进行染色。染料在纤维上的日晒和水洗牢度测试结果表明,染料在腈纶上的日晒、水洗牢度较低;在羊毛、丝绸上有中等的牢度性能:在涤纶、尼龙上日晒牢度较低.水洗牢度较高。
张伟赵德丰Harold S.Freeman
关键词:吡唑啉酮
含2,4-二羟基二苯甲酮基团活性染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以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生成苯甲酰氯,再与间苯二酚反应生成中间体2,4-二羟基二苯甲酮,产率79.4%。然后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封闭基,对位酯为重氮组分合成了黄、橙、红和蓝色4只新结构的活性染料,并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合成的染料对棉纤维染色,测定了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黄色染料染色性能较差。与未染色的棉纤维相比,染色后棉纤维的紫外线透过率大大降低。未染色纤维UPF值为1.3,经过黄、橙、红和蓝色染料染色的棉纤维的UPF值分别为6.1、16.1、16.0、18.5,除黄色外都达到了很好的抗紫外线效果。
张朋宫国梁赵德丰
关键词:活性染料抗紫外线
化学品安全性快速评价方法被引量:1
2003年
简要评述了化学品安全性的传统评价方法。详细介绍了一种快速评价化学品安全性的重要方法———诱变性测试法。该方法选用几种标准 (或特定 )的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typhimurium)作为观察对象来研究待测化学品对菌株的诱变情况 ,以菌株回复突变的数目表征待测化学品的诱变性。当回复突变数目为零剂量 (化学品 )的 2倍以上时 ,所测定化学品具有诱变性。
尹志刚宋学谦赵德丰
关键词:化学品安全性伤寒沙门氏菌毒性
过氧化叔戊醇合成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
2006年
对文献报道的以叔戊醇、双氧水和硫酸为原料合成过氧化叔戊醇(TAHP)的方法做了较大的改进,合成TAHP的较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5℃,时间2h,等物质的量配料比。经改进的方法,简化了操作,使反应时间从24h减至2h,产率从38%提高到68%,GC分析含量在95%以上。TAHP经IR1、HNMR和13CNMR图谱验证。
周新锐李建源赵德丰王琳
关键词:叔戊醇
三芳二噁嗪型荧光颜料-绿光紫的合成研究
1998年
探讨了以咔唑为原料经N-乙基化、硝化、溴代、还原、缩合、闭环等六步反应合成了汽车喷涂用三芳二嗪荧光颜料-绿光紫,考察了各步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找到最佳条件。
高文涛赵德丰杨锦宗
关键词:颜料荧光颜料
9-甲氧基苯并氧杂蒽-3,4-二甲酰亚胺类荧光染料红外光谱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对所合成的8支新的9-甲氧基苯并氧杂蒽-3,4-二甲酰亚胺类荧光染料的特征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取代基对其光谱性质的影响。由于存在中介效应和诱导效应,酰亚胺环上N原子上的取代基影响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的位置。酰亚胺存在对称与不对称两种中羰基伸缩振动(1600~1700cm-1),它们的波数相差36~43cm-1。
张华赵同丰王璧人赵德丰李继
关键词:二甲酰亚胺荧光染料红外光谱
过氧化环己酮对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硫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The oxid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DBT) in decalin(as solvent) was conducted using oil-soluble oxidant cyclohexanone peroxide(CYHPO).The effects of oxidant amount,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time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atio of CYHPO to sulfur 2.5∶1,reaction temperature 100℃ and reaction time 3h,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was up to 87%.The little water produced after oxidation was removed by molecular sieve adsorption.The recovery ratio of model oil was up to 98%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centrifugation and adsorption.
李建源周新锐赵德丰赵彩霞蹇海鸥
关键词:二苯并噻吩氧化脱硫
固体光气法合成洛莫司汀被引量:6
2003年
以固体光气 (三光气 )为起始原料 ,经过在无水甲苯溶液中与环己胺反应生成环己基异氰酸酯 ,再经与氨基乙醇和氯化亚砜的一锅法反应生成 1 (2 氯乙基 ) 3 环己基脲 (氯化物 ) ,最后再亚硝化 ,即得洛莫司汀。原料易得 ,各步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方便 ,步骤比文献方法 (4步 )减少一步 ,总收率由文献方法的 2 3 7%提高为 4 9 8% ,适于工业规模制备。
苏军孟庆伟赵伟杰赵德丰
关键词:药物化学洛莫司汀固体光气
2-噁唑烷酮的合成被引量:12
2003年
用尿素和氨基乙醇为原料 ,以DMF为反应溶剂合成了 2 -口恶唑烷酮。产品结构经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认。研究了主要反应条件对合成收率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 :尿素、氨基乙醇和DM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3.4 2 ,反应温度为 170℃ ,反应时间为 6h。在此条件下 ,产品 2 -口恶唑烷酮的收率可达 85 %以上。反应溶剂DMF可回收利用 ,产品收率不下降。简化了后处理过程 ,只需少量无水乙醇洗涤产品即可 ,节约了成本 。
苏军孟庆伟赵伟杰赵德丰
关键词:尿素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