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琼琳

作品数:19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绘画
  • 6篇斯奈德
  • 6篇加里·斯奈德
  • 5篇诗学
  • 3篇生态诗
  • 3篇生态诗学
  • 3篇西方绘画
  • 2篇学科
  • 2篇山水
  • 2篇山水画
  • 2篇审美
  • 2篇审美原则
  • 2篇生态
  • 2篇文学
  • 2篇小说
  • 2篇浪漫
  • 2篇寒山
  • 2篇改写
  • 2篇长诗
  • 1篇东方绘画

机构

  • 19篇湖南大学
  • 2篇英国威尔士大...
  • 1篇湖南教育学院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19篇谭琼琳
  • 3篇仇艳
  • 1篇尹虹
  • 1篇岳国法
  • 1篇谢则融
  • 1篇陈登
  • 1篇邓瑛瑛

传媒

  • 3篇外国文学研究
  • 3篇外国文学评论
  • 3篇英美文学研究...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外国语
  • 1篇外国文学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1
  • 1篇199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格雷·史奈德长诗《山河无尽》中的Ku结构及其意蕴
2011年
美国诗人格雷.史奈德耗时40年完成的具有全球亚文化和神话色彩的长诗《山河无尽》自1996年出版以来一直被誉为西方生态诗歌的盖世之作。受日本《禅林句集》的启迪,史奈德运用其独创的ku结构机制解决了该诗卷中"山河无尽"的叙事矛盾,营造出时空一体的诗意效果。本文探讨史氏ku结构与俳句、禅林语录、视觉想像、自然-禅意象等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诗人如何运用杂糅手法、采用亚文化素材创作ku结构以及ku结构如何调和诗人"先知/预言家"两大功能的矛盾。
谭琼琳
关键词:先知
绘画诗与改写:透视济慈的古希腊瓮在美国现代派诗歌中的去浪漫化现象(英文)
2010年
本文通过分析约翰·济慈的"古希腊瓮颂"一诗探讨从英国浪漫派绘画诗过渡到美国现代派绘画诗这一过程涉及的审美改写原则。本文运用摩西·门德尔松的"纯美公式"从数理逻辑上解决济慈和美国现代派诗人共有的"狂欢"诗学中关于"美"、"真"和"能量"的"计算"问题,并依据克雷格的"诗画静止运动说"原理,论述了庞德的"第四维—静止"原则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这一原则不仅为绘画艺术转换成文字符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改写范式,而且有助于理解济慈的古希腊瓮在美国现代派诗歌"去浪漫化"过程中的消融现象。
谭琼琳
关键词:改写
《达摩流浪者》——杰克·凯鲁亚克的一本献给美国寒山的小说被引量:4
2014年
在基于史料的基础上,从变异学角度论述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半自传体虚构小说《达摩流浪者》是如何将中国唐朝诗僧寒山的神秘东方形象、《寒山诗》译者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与主人公贾菲·赖德合为一体的。通过文化迁移的作用,作者成功地将主人公赖德变异,塑造为小说中的美国垮掉派反主流文化的英雄偶像,从而使得现实中的斯奈德成为美国寒山的杰出代表,也使得这本小说不仅是作者献给中国寒山的书,也是一本献给美国寒山的书。
陈登谭琼琳
关键词:杰克·凯鲁亚克加里·斯奈德寒山
《宋人溪山无尽图》与格雷·史奈德的“溪山无尽”绘画诗——兼论郭熙山水画论在美国现代绘画诗中的运用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从绘画诗学的角度,运用郭熙的山水画论,对当代美国生态诗人格雷.史奈德临摹中国佚名山水画卷《宋人溪山无尽图》所创作的"溪山无尽"诗进行文本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该绘画诗作为诗人的生态巨作《山河无尽》的开首篇帮助诗人解决了诗歌语言形式中时空无尽的矛盾,透视了中国山水画中时空一体的结构对美国现代绘画诗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为西方绘画诗学理论体系所缺失的一章—美式东方绘画诗的研究提供部分史料依据。
谭琼琳
关键词:山水诗画
查尔斯·弗雷泽小说《冷山》的深层生态解读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试图从深层生态学的视角对美国当代作家查尔斯·弗雷泽的成名作《冷山》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英曼和艾达两人对现实世界的抗争和相互交织的自我救赎之旅,以及文本叙述中表现出的生命轮回观和万物共生共荣的自然观,本文将论证小说作者对西方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揭示其在小说中所流露出的理想的生态整体观,从而警醒人们对人性、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生态思考,规劝人们尝试卸下"人"的盔甲、融入大地、追求"生态自我"的实现。
谭琼琳尹虹
关键词:《冷山》生态自我
可然性模仿:自然文学文本世界的生态符号学阐释被引量:5
2016年
运用生态符号学阐释自然文学中的文本世界,可以发现其可然性模仿的本质。自然与人之间的可然性关系,其本质是创设一个新概念预示自然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自然摹写的象似性不是审美客体的呈现,而是物的可然性存在。在自然与人作为能指符号构成的关系体中,现实元素的减少和理想生态位的对应体现了自然文学创作的美学价值。
岳国法谭琼琳
关键词:自然文学象似性
“道”在加里·斯奈德生态诗学中的构建被引量:4
2016年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生态诗人,其创作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极具影响力,体现了他对宗教、哲学、生态、文化、语言、人生等多领域的深层思考,其中有些经典作品集中反映了斯奈德对"道"的独特领悟。本文通过语料库数据和文本分析,着重从可循之道、径外之道、行之道、道之道、佛之道这五个方面对斯奈德的作品进行深层解读,以探讨和分析"道"在斯奈德生态诗学体系中所蕴含的哲理。
谭琼琳仇艳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
《心经》的英译与改写:格雷·史奈德的生态诗学色空观被引量:4
2013年
美国诗人格雷·史奈德在研读《心经》英译的基础上对"色空相即"理论进行了诗意改写,并将《心经》所涵摄的内容和蕴含的哲理作为亚文化中的"他者"形象,具体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本文从变异学的角度探讨《心经》英译在史奈德生态诗歌中的改写现象以及对其生态诗学色空观形成的影响。
谭琼琳
关键词:《心经》改写
加里·斯奈德的“砾石成道”表意法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汉字表意法始于欧内斯特·费诺罗萨对中国象形文字的研究,后经埃兹拉.庞德对其遗稿整理而发明的一种将表面似无关联的细节或意象并置却能自动生成意义的诗歌技巧,从而给美国诗坛带来了空前的革新变化,影响了一大批美国现代派年轻诗人。与其他作家不同,加里.斯奈德没有直接承袭庞氏表意法,而是受中国古诗的影响独自创作出富有山林生活体验的"砾石成道"表意法,这一技巧在其后来的生态诗歌创作过程中日臻完善。本文主要论述斯奈德表意法的形成、特征及其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谭琼琳
关键词:埃兹拉·庞德加里·斯奈德
多视角下的加里·斯奈德研究
2016年
2015年11月13~15日,由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大学加里·斯奈德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态诗学、绘画诗学暨加里·斯奈德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大学成功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促进生态批评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尤其是从生态诗学、绘画诗学等方面对“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及其作品进行全方位关注。
仇艳谭琼琳
关键词:深层生态学绘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