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淑云

作品数:9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直肠
  • 5篇结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肿瘤
  • 4篇肠癌
  • 3篇直肠肿瘤
  • 3篇结直肠癌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肠肿瘤
  • 2篇动脉
  • 2篇预后
  • 2篇结肠
  • 2篇结直肠肿瘤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腹腔镜
  • 1篇动脉炎
  • 1篇多发性大动脉...
  • 1篇修补术
  • 1篇血管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白云山中...

作者

  • 9篇谭淑云
  • 7篇黄美近
  • 4篇周家铭
  • 2篇汪建平
  • 2篇叶俊文
  • 2篇黄品助
  • 2篇陈晓琼
  • 1篇常光其
  • 1篇黄俊
  • 1篇康亮
  • 1篇胡健聪
  • 1篇杨晓燕
  • 1篇汪普宁
  • 1篇蔡永华
  • 1篇陈伟
  • 1篇王磊
  • 1篇林金鑫
  • 1篇王辉
  • 1篇刘伟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生物芯片检测结直肠癌相关基因的甲基化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应用微矩阵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结直肠癌甲基化基因。【方法】分别提取6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DNA,超声破碎及甲基化DNA富集后与甲基化芯片(Nimble Gen human DNA Methylation 3×720K Cp G)进行杂交,杂交信号经扫描等处理后采用生物信息学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筛选出来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一共发现有2 296个高甲基化基因,其中有293个基因无文献报道。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所有的甲基化基因随机分布在24对染色体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某些在细胞分裂和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甲基化差异基因,如DNA修复,细胞周期和侵袭等。初步验证发现,Opmcl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存在甲基化差异。【结论】在结直肠癌中运用DNA甲基化芯片进行甲基化基因筛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陈伟王磊叶俊文侯煜杰谭淑云汪普宁黄美近汪建平
关键词:甲基化结直肠癌芯片OPCML
基于对照试验的单孔与多孔腹腔镜疝修补术系统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荟萃分析单孔腹腔镜及传统腹腔镜腹膜外无张力修补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检索1989-201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EMBASE等数据库中,对单孔腹腔镜及传统腹腔镜腹膜外无张力修补术进行荟萃分析,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10例研究纳入研究,单孔腹腔镜手术526人,传统腹腔镜手术462人,meta分析提示单孔腹腔镜单侧/双侧手术时间虽然明显长于传统腹腔镜腹膜外无张力修补术(WMD=7.72和9.66,P<0.05),但是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发生血肿、术后复发、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安全性相当。结论:单孔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与传统腹腔镜腹膜外无张力修补术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在患者美观要求较高,且符合微创手术指征时可行单孔腹腔镜手术。但进一步结论亟待进一步大样本RCT研究证实。
李铮宇谭淑云黄美近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48例体会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的48例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行腹腔镜辅助结肠镜手术20例,其中5例因术中切破肠管需在腹腔镜下行修补、止血,2例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结果提示恶变而追加腹腔镜手术;行结肠镜辅助腹腔镜手术26例;行双镜同时治疗2例。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腹腔感染2例,经保守治疗获愈。随访3~26个月,其中3例T2N0M0期肿瘤患者因出现吻合口息肉予内镜下治疗获愈,其余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较大良性肿瘤或早期恶性肿瘤具有操作容易、安全性高、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叶俊文王辉谭淑云康亮蔡永华黄美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结肠镜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微波消融后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后肝内复发和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结直肠癌肝转移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影响肝转移灶消融后肝内复发和总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随访12.5~47.4个月,其中有26例发生肝内复发,其中6.1%(7/114)原消融灶出现局部肿瘤进展;11例出现肿瘤相关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和肝转移灶最大直径≥2 cm是患者术后发生肝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BsAb阳性和消融后至肝内复发前有化疗是患者术后发生肝内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灶个数≥3个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转移灶微波消融治疗后,年龄≥60岁、HBsAb阴性和肝转移灶最大直径≥2 cm的患者更容易再发肝内转移,而消融后的积极化疗则可有效降低再发肝内转移,肝转移灶个数≥3个提示总体预后不良。
谭淑云黄品助彭绍勇周家铭刘广健李拓阳黄美近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微波消融
胸腹主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介入治疗一例
2012年
患者 女性,25岁,因“反复腹痛、发现腹部搏动性肿物2年,加重半个月”于2011年8月27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腹痛为持续性绞痛,餐后加重,伴有恶心、呕吐、
谭淑云常光其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反复腹痛血管外科搏动性
结直肠癌死亡患者的肿瘤转移部位、发生率及预后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既往有多个报道结直肠癌转移方式的研究,但尚缺少基于长期随访并以死亡作为观察终点,总结CRC转移部位、发生率以及相关生存数据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373例结直肠癌死亡患者资料,统计分析肿瘤转移的部位、发生率以及生存资料。【结果】334例(89.5%)患者为肿瘤相关性死亡,肝转移率为51.5%,肺转移率为40.4%,腹膜转移率为55.7%。单纯肝、肺、腹膜转移患者数分别为27例(8%)、21例(6.3%)、63例(18.9%)。单纯肺转移患者生存明显优于单纯肝转移或单纯腹膜转移(P<0.01)。肝肺腹膜同时转移的患者共66例(19.7%)且预后最差(P<0.01)。【结论】并非所有死亡结直肠癌患者都会出现肝肺腹膜同时转移。不同患者的转移方式存在差异,并与生存相关。
周家铭邬小凤吴远辉陈晓琼陈晓琼谭淑云石雪彬黄美近
关键词:结直肠癌
根据肠系膜下动脉各分支分型行精准低位结扎并根部淋巴结清扫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被引量:48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IMA)分支分型的不同进行精准低位结扎、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及清扫根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的方法,纳入104例经术前检查证实为肿瘤距肛2~15cm、原发灶可完整切除且无远处转移、可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8—75岁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其中男性67例,女性37例,年龄22~83岁,中位体质指数25.3kg/m2:I期6例,Ⅱ期51例。Ⅲ期47例。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52例应用低位结扎IMA合并根部淋巴结清扫(LAND,低位结扎组),通过术前CT分析IMA的分支分型及长度,精准分离并保留LCA,清扫根部淋巴结(No.253)并将其单独送检;另52例予以传统高位结扎(高位结扎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其围手术期疗效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IMA分支分型、长度及术前肿瘤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但低位结扎组有2例患者因术中需要行LCA结扎(1例在分离IMV时损伤LCA导致出血,1例因吻合张力较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预防性造口率及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的淋巴结清扫总数目及No.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4.9±5.7)枚及(2.4±1.1)枚]显著多于高位结扎组[(16.9±4.2)枚(1,5±0.8)枚](均P=0.001),但两组总体淋巴结阳性率及No.253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总量、腹腔引流管和肛门引流管及尿管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有2例排尿功能障
周家铭谭淑云黄俊黄品助彭绍勇林金鑫李拓阳汪建平黄美近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
内镜下狭窄切开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后早期关闭造口的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行内镜下切开术后疗效和在短期内关闭临时性造口的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并接受内镜下狭窄切开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7例在术后早期(2周内)行临时性造口关闭术的患者,分析内镜下吻合口狭窄切开术的近期及远期效果,以及早期行造口关闭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例患者接受内镜下吻合口狭窄切开术后内镜通过率为100%,所有患者在2周内(6.6±2.9天)行临时性造口关闭术,术后均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7例患者接受了平均30.2±10.8月的随访,2例患者再次出现吻合口狭窄,内镜狭窄切开术的长期有效率为71.4%。吻合口狭窄复发的2例患者中,1例再次接受了内镜下狭窄切开术,另1例接受了内镜下狭窄切开术和球囊扩张术。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行内镜下狭窄切开术效果良好,切开后早期行临时性造口关闭是安全的。
胡健聪林德政刘伟杨晓燕余照亮谭淑云
关键词:结直肠癌吻合口狭窄
三七化痔丸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痔疮的随机双盲前瞻性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估三七化痔丸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选取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诊治的痔疮患者150例,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75例、对照组75例。试验组给予三七化痔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两组均加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7 d、14 d两组患者的痔核表面黏膜、痔核大小、外痔肿胀、外痔大小等观察指标评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8例和67例完成治疗。试验组治疗7 d外痔肿胀、外痔大小评分,以及治疗14 d痔核表面黏膜、痔核大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化痔丸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痔疮可显著改善外痔红肿、缩小外痔体积。另外,在停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后继续口服三七化痔丸可显著缓解痔核表面黏膜充血、隆起,缩小痔核体积。本治疗方案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病情,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周家铭吴亚萍宁娜谭淑云陈晓琼李拓阳肖源律耿春贤黄秋凌黄美近
关键词:痔疮外痔痔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