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明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带状疱疹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缺血
  • 2篇疱疹
  • 2篇膜炎
  • 2篇脑梗
  • 2篇脑膜
  • 2篇脑膜炎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病毒
  • 1篇带状疱疹病毒
  • 1篇带状疱疹病毒...
  • 1篇带状疱疹性
  • 1篇蛋白水解
  • 1篇蛋白相关
  • 1篇调节蛋白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动脉供血

机构

  • 9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9篇谭明
  • 4篇孙海荣
  • 2篇李振光
  • 2篇张金彪
  • 2篇沈顺姬
  • 2篇李燕
  • 2篇李梦凡
  • 2篇刘潇潇
  • 1篇董礼全
  • 1篇张静
  • 1篇张丽娜
  • 1篇王海霞
  • 1篇赵俊武
  • 1篇耿娜
  • 1篇郑艳杰

传媒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华当代医学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06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静滴双黄连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06年
谭明张静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120急救车病理性杂音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影响因素及血栓调节蛋白对其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21
2020年
背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易引发脑梗死,增加患者痛苦,因此寻找能准确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生物学标志物极为重要,而临床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血栓调节蛋白对其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不良结局提供新的指标和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7月—2018年2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将其分为脑梗死组55例和非脑梗死组85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持续时间、发作次数、ABCD2评分及实验室指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栓调节蛋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血栓调节蛋白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价值。结果脑梗死组高脂血症发生率、ABCD2评分、血尿酸、血栓调节蛋白高于非脑梗死组,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持续时间长于非脑梗死组,发作次数多于非脑梗死组,三酰甘油低于非脑梗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OR=3.149,95%CI(2.136,4.642)〕、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OR=1.841,95%CI(1.217,2.783)〕、持续时间〔OR=2.161,95%CI(1.482,3.147)〕、发作次数〔OR=2.499,95%CI(1.589,3.930)〕、ABCD2评分〔OR=3.044,95%CI(2.114,4.382)〕、血栓调节蛋白〔OR=2.977,95%CI(1.923,4.609)〕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07〔95%CI(0.511,0.702)〕,截断值为3.4分,灵敏度和特异�
王海霞张丽娜梁红日郑艳杰谭明
关键词:脑梗死血栓调节蛋白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膜炎2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科常见病,常见于老年人,偶可引起脑炎和脑膜炎,国内有关本病的资料尚少[1]。我科近年来收治2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脑膜炎,现报道如下。
谭明
关键词: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诊治常见病皮肤科
结核性脑膜炎并发缺血性卒中: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0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8年全球新发结核病例700万,发病率为133/10万,死亡人数约160万,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中国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2017年新发病例88.9万,占全球估算发病总数的9%。结核病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形式是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全球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患者中,每年约有超过10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如同时感染,病死率可高达50%。TBM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妊娠和分娩易并发重症结核。TBM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脑积水、血管炎、脑神经病变、癫痫、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是TBM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不同研究系列中从6%到47%不等。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是导致TBM患者永久残疾的主要危险因素。现报道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例并发缺血性卒中的TBM患者。
谭明李燕孙海荣刘潇潇李振光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缺血性卒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常见并发症神经内科血管炎
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及对患者尿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入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的A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镁口服治疗,疗程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精神问卷(NPI)评分、尿AD7c-NTP、血浆Lp-PLA2、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NP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4.0±4.7)分比(20.4±4.3)分、(25±9)分比(19±9)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9±5)分比(2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尿AD7c-NTP、血浆Lp-PL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8±0.6)μg/L比(3.4±0.9)μg/L、(40±9)μg/L比(58±1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炎性因子IL-6、TNF-α、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22±59)pg/L比(175±84)pg/L、(154±14)pg/L比(174±17)pg/L、(3.3±0.8)mg/L比(6.6±1.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能够明显提高AD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精神状态,降低尿AD7c-NTP及血浆Lp-PLA2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高。
丛燕楠孙海荣张金彪赵俊武谭明董礼全耿娜李梦凡刘潇潇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丙戊酸镁多奈哌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带状疱疹性颈丛神经炎误诊为血管性头痛1例
2004年
患者,男,67岁,主因持续性右枕部及颈肩部疼痛10天就诊。患者既往健康。于10天前洗澡后出现右枕部及颈肩部疼痛,当时测血压稍高(145/85mmHg)未在意,以后疼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到附近医院做头部Cr无异常、颈椎正侧位片示颈椎骨质增生,以“颈椎病、血管性头痛”给予脑清片、盐酸氟桂利嗪口服加行颈椎牵引等治疗,疼痛反而加重,甚至夜间因剧烈疼痛而不能入睡或疼痛而醒。
沈顺姬谷淑枝谭明
关键词:血管性头痛带状疱疹性神经炎颈丛脑清片
丁苯酞与脑蛋白水解物联用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9年
目的:评价丁苯酞与脑蛋白水解物联用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脂联素和髓鞘素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AD患者9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状况(MMSE、ADAS-cog)的评分值和脂联素、TNF-α、IL-6、MDA和MB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值高于对照组而ADAS-cog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6、MDA和MB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AD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认知功能,延缓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且安全性高。
谭明孙海荣丛燕楠
关键词:脑蛋白水解物丁苯酞阿尔茨海默病脂联素
纳洛酮治疗眩晕80例
2006年
本组就诊眩晕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18~78岁,平均(50±17)岁。美尼尔综合征22例,腔隙性脑梗塞1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8例,其它7例。其中反复发作者42例,首次发作者38例。患者给予纳洛酮0.8~2.0mg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静脉滴注,用1~3d。以眩晕等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以眩晕基本控制,眼球震颤消失,呕吐完全缓解,但偶尔有头昏或漂浮感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结果,显效56例(70%),用药1次者26例,用药2次者30例;有效22例(27.5%),用药2次后眩晕消失,但略有头昏或漂浮感,经第3次用药后症状完全缓解;无效。2例(2.5%),1例为前庭神经元炎转五官科,另1例因多发性脑梗塞转神经科继续治疗。总有效率为97.5%。
谭明沈顺姬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综合征腔隙性脑梗塞前庭神经元炎多发性脑梗塞用药后
心率变异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2021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威海市立医院接受多导睡眠监测的O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分析,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将OSA患者分为认知损害组和非认知损害组。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HRV参数是否为OSA患者认知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OSA患者HRV参数与总体认知以及各认知域功能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15例OSA患者,男性80例(69.6%),年龄(58.25±9.88)岁,其中认知损害组61例(53.0%),非认知损害组54例(47.0%)。认知损害组HRV时域参数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R-R interval,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square root of the mean of the sum of the square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N intervals,RMSSD)、相差>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百分比(percentage of the number of pairs of adjacent R-R intervals differing by more than 50 ms,pNN50)和频域参数高频功率(power in high frequency range,HF;0.15~0.40 Hz)显著低于非认知损害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NN[优势比(odds ratio,OR)0.55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80~0.798;P=0.002]、RMSSD(OR 0.516,95%CI 0.342~0.779;P=0.002)、pNN50(OR 0.900,95%CI 0.834~0.971;P=0.006)、LF(OR 0.821,95%CI 0.687~0.982;P=0.030)和HF(OR 0.687,95%CI 0.525~0.899;P=0.006)是OSA患者认知损害的独立保护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DNN(β=0.208,P=0.023)、RMSSD(β=0.228,P=0.011)、pNN50(β=0.186,P=0.040)、HF(β=0.235,P=0.010)与OSA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OSA患者HRV参数SDNN、RMSSD、pNN50和HF下降与认知损害存在独立相关性,提示迷走神经功能下降可能参与了OSA患者认知损害的发生机制。
赵洋李梦凡沈腾群孙海荣谭明李燕张金彪李振光
关键词:心率自主神经系统多道睡眠描记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