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昌恒

作品数:27 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学成
  • 17篇化学成分
  • 8篇化学成分研究
  • 4篇英文
  • 4篇生物碱
  • 3篇肾茶
  • 3篇石松
  • 3篇石松生物碱
  • 3篇黄酮
  • 3篇甲基
  • 2篇皂甙
  • 2篇石杉
  • 2篇蒽醌
  • 2篇蒺藜
  • 2篇猕猴桃
  • 2篇猕猴桃根
  • 2篇甾体
  • 2篇甾体皂甙
  • 2篇甾体皂甙元
  • 2篇美味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3篇泰山医学院
  • 3篇广西药用植物...
  • 3篇苏州工业园区...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98...
  • 1篇科技部
  • 1篇解放军第85...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天狮集团有限...

作者

  • 27篇谭昌恒
  • 20篇朱大元
  • 9篇蒋山好
  • 7篇谭俊杰
  • 3篇蓝鸣生
  • 3篇赵雪梅
  • 3篇付文卫
  • 3篇扶教龙
  • 3篇陈伊蕾
  • 3篇陆露璐
  • 3篇韦松
  • 3篇陈路
  • 2篇邱业先
  • 2篇马晓强
  • 2篇王桂玲
  • 2篇费洪荣
  • 2篇孟祥雪
  • 2篇曲世津
  • 2篇罗超
  • 2篇姜坤

传媒

  • 6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中草药
  • 3篇Chines...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Acta B...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药学进展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3
  • 1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麦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建立参麦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方法 ,色谱柱为Alltima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8∶92),检测波长为284nm,流速为1ml.min-1,柱温30℃。结果 5-羟甲基糠醛在0.0306903~0.6138054μg的进样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92),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3.19%,RSD0.7%。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参麦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
谭俊杰柴建国张善飞李牧谭昌恒朱大元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5-羟甲基糠醛高效液相色谱
白枪杆的化学成分研究(Ⅰ)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木犀科辛琴属植物白枪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80%乙醇提取白枪杆树皮,以硅胶、凝胶等色谱手段分离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甲酯(1)、1-O-咖啡酰基-α-D-葡萄吡喃糖(2)、1-O-咖啡酰基-βD-葡萄吡喃糖(3)、存额阿塔斯德A(4)、7,11.二甲酯油苷(5)、(8Z).橄榄苦苷(6)、肌醇(7)、邻苯二酚(8)、α-乙基-D-呋喃葡糖苷(9)和β-甲基-L-吡喃鼠李糖苷(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白枪杆中分离得到。本研究结果可为了解该植物的特性提供-定依据。
谭兴起郭良君郑巍谭昌恒
关键词:木犀科
肾茶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8
2009年
从肾茶中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通过NMR及MS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5-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1),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烷酮(2),orthosiphol F(3),siphonol B(4),白桦酯酸(5),2α-羟基齐墩果酸(6),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7),委陵菜酸(8),蔷薇酸(9),熊果酸(10)和胡萝卜甙(11)。其中,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谭俊杰谭昌恒陈伊蕾蒋山好朱大元
关键词:肾茶唇形科黄酮二萜三萜
猫须草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GC-MS分析及其抑菌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对猫须草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的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外抑菌作用研究。方法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猫须草中化学成分,利用GC-MS法分离并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采用Kirby-Baue纸片扩散法观察提取物对各种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 CO2超临界萃取法的萃取率为0.8%,鉴定出19种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其数量占总量的67.17%。醇类化合物次之,数量占总量的26.10%。不同浓度的猫须草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各种细菌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随提取物浓度的降低,抑菌效果明显减弱;其中,猫须草超临界CO2萃取物对肺炎链球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Ⅱ型杆菌的抑菌效果也比较明显。结论猫须草超临界CO2萃取物中的化合物均为首次分离鉴定,其在体外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赵雪梅谭昌恒张显忠费洪荣王桂玲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抑菌作用
壮药山风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壮药山风Blumea aromatic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得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2-甲基-4-甲氧基蒽醌(1)、3,7,3′,4′-O-四甲基槲皮素(2)、7,3′,4′-O-三甲基木犀草素(3)、咖啡酸乙酯(4)、3,7-O-二甲基槲皮素(5)、高圣草酚(6)、3′,4′-O-二甲基槲皮素(7)、槲皮素(8)、金圣草素(9)、木犀草素(10)、香草酸(11)和胡萝卜苷(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4为从艾纳香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蓝鸣生罗超谭昌恒陈路韦松朱大元
关键词:壮药
醉魂藤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被引量:13
2009年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云南产醉魂藤Heterostemma alatum wight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鉴别和波谱数据确定了他们的化合物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正二十四烷酸(2)、芹菜素(3)、胡萝卜苷(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5)、醉魂藤碱A (6)、醉魂藤碱B (7)、醉魂藤碱C (8)、醉魂藤碱D (9)和醉魂藤碱F(10)。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庄鹏宇付文卫谭昌恒杨淑敏刘菲王喆星朱大元
关键词:Β-谷甾醇胡萝卜苷芹菜素
天仙藤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应用硅胶和凝胶层析等分离纯化方法,研究天仙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采用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了1 8个化合物,分别为番荔枝宁(Xylopinine,1)、紫堇单酚碱(Corydalmine,2)、二十二烷酸(Docosanoic acid,3)、巴马汀(Palmatine,4)、药根碱(Jatrorrhizine,5)、小檗碱(Berberine,6)、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7)、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8)、芥子醛(Sinapaldehyde,9)、Ligballinol(10)、(+)-松脂醇[(+)-Pinoresinol,11]、(+)-1-羟基松脂醇[(+)-1-Hydroxypinoresinol,12]、3-O-Syringyl-taraxerol(Fibrarecisin,13)、去氧黄藤苦素(Fibleucin,14)、黄藤内酯(Fibraurin,1 5)、β-谷甾醇(β-sitosterol,16)、蒲公英赛醇(Taraxerol,17)、松柏醛(Coniferaldehyde,18)。其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扶教龙刘佳吴晨奇金萍王桃云郭为强谭昌恒
关键词:天仙藤化学成分
美味猕猴桃根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芦荟大黄素(1)、11-O-乙酰基芦荟大黄素(2)、芦荟大黄素11-O-α-L-吡喃鼠李糖苷(3)、槲皮素(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表儿茶素(6)和儿茶素(7)。结论化合物1-3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付文卫谭昌恒孟祥雪陆露璐蒋山好朱大元
关键词:美味猕猴桃蒽醌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
平卧菊三七叶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平卧菊三七叶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反相ODS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和HPLC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平卧菊三七叶子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3-O-龙胆二糖苷(β-sitosterol-3-O-gentiobioside,1)、3-吲哚甲酸(indole-3-carboxylic acid,2)、蚱蜢酮(grasshopper ketone,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毒豆甲酮(drummondone A,5)、正三十二烷醇(n-dotriacontanol,6)和毒豆乙酮(drummondone B,7)。结论化合物1~3、5、7为首次从菊三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为首次从平卧菊三七中分离得到。
张颖姜坤杨利军谭俊杰孟大利谭昌恒
关键词:化学成分
南蛇藤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柱色谱技术,从南蛇藤根茎95%乙醇浸膏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8个苷类化合物,经MS和NMR分析,分别鉴定为3-羟甲基呋喃葡萄糖苷(1),大黄素-6-O-β-D-葡萄糖苷(2),3,4,5-三甲氧基苯酚葡萄糖苷(3),丁香酸葡萄糖苷(4),(1S,2S,4R)-1,8-反式桉叶素-2-O-(6-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5),pumilaside A(6),3,4-二甲氧基苯酚-(6-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7),3,4,5-三甲氧基苯酚-(6-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8)。化合物1、2、4、5、6、7和8为首次从南蛇藤中得到,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南蛇藤属植物中报道的蒽醌类化合物。
张扬许海燕谭俊杰谭昌恒杨培明
关键词:南蛇藤化学成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