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锋

作品数:16 被引量:615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海冰
  • 3篇淡水资源
  • 3篇遥感
  • 3篇植被
  • 3篇水资源
  • 3篇资源量
  • 3篇渤海海冰
  • 2篇沙尘
  • 2篇沙尘暴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农业
  • 2篇快速城市化
  • 2篇快速城市化过...
  • 2篇尘暴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化
  • 1篇地表

机构

  • 1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鸟取大学

作者

  • 16篇谢锋
  • 8篇顾卫
  • 6篇袁艺
  • 6篇史培军
  • 4篇陈云浩
  • 3篇李晓兵
  • 3篇李宁
  • 2篇蔡雪鹏
  • 2篇崔维佳
  • 2篇刘杨
  • 2篇范一大
  • 2篇哈斯
  • 1篇李霞
  • 1篇高清竹
  • 1篇杜子璇
  • 1篇刘颖慧
  • 1篇张云霞
  • 1篇神近牧男
  • 1篇刘珍
  • 1篇张秋义

传媒

  • 3篇资源科学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渤海的海冰资源量初步研究
论文就渤海海冰资源的储量和分布特征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在以下方面开展了工作:(1)自然状态下渤海海冰资源量的估算方法,(2)常冰年和轻冰年在自然状态下的最大资源量,(3)常冰年海冰生长期里渤海海冰资源的变化情况,(4)渤...
谢锋
关键词:海冰厚度
文献传递
利用AVHRR和MODIS数据测算海冰资源量——以渤海海冰资源测算为例被引量:52
2002年
论文探讨了利用遥感数据测算海冰资源量的方法,提出了基于GIS技术和光谱特征的海冰信息分层提取法,并测算出2001-01-15的渤海海冰资源储量和可开采量分别为8.19×109m3和4×1010m3,表明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论文认为,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远红外波段对海冰资源量测算效果明显;MODIS数据在海冰资源量测算方面优于AVHRR数据。
史培军范一大哈斯袁艺谢锋
关键词:渤海海冰资源量信息提取MODISAVHRR淡水资源
渤海海冰Modis影像中“伪海冰像元”消除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伪海冰像元"对渤海海冰范围分布信息的提取产生影响,消除伪海冰像元需要得到一些传感器、大气状况等参数,但往往很难全部得到满足。本文研究了在不知道传感器、大气状况等参数的条件下,通过对数字影像进行实验分析,提取传感器、大气状况引起的脉冲响应函数,并利用该函数结合频域逆滤波和维纳滤波器求解消除非理想脉冲响应的反卷积函数,在空域利用反卷积函数对图像进行逆处理的"伪海冰像元"消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降低"伪海冰像元"与其邻域海水像元之间分离度的目的,从而较好的在渤海海区Mod is影像中实现分离出"伪海冰像元"的效果。
谢锋顾卫李宁崔维佳刘珍叶军
关键词:渤海海冰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覆盖格局研究——以深圳市为例被引量:117
2003年
研究一个以城市化过程为主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对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具体选择景观格局指数中的破碎度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聚集度指数,来表征斑块水平、景观水平、区域水平3个不同层次的土地覆盖格局。首先在区域水平上,分析了深圳全市,以及经济特区和特区外的宝安区、龙岗区的土地覆盖格局变化。在此基础上,以研究区的镇级行政单元为景观单元,计算了镇级行政区域以及镇级行政区海拔0~30m的区域的景观格局指数,在景观水平上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以及地形因素对土地覆盖格局变化的影响。随后分析了研究区各土地覆盖类型以及不同时期的斑块水平上的土地覆盖格局。最后以城镇用地比例表征城市化水平,讨论了城市化水平与土地覆盖格局变化的关系。在城市化初期,景观类型多样性和斑块破碎化程度出现上升趋势,空间聚集性下降,生态安全问题开始突现。在城市化水平20%~40%之间,其景观类型多样性和斑块破碎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而空间聚集度水平较低,生态安全水平明显下降;随着城市化过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袁艺史培军刘颖慧谢锋
关键词:生态安全
渤海和黄海北部地区负积温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4
2002年
论文以日平均气温≤-4℃的累积值和日数作为与海冰有关的气候指标,统计了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及其邻近地区52个气象站≤-4℃积温和日数的逐年资料,并根据52个气象站的气候指标值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建立空间分布方程,推算无资料海区中214个网格点的≤-4℃积温和日数,绘制渤海和黄海北部地区≤-4℃积温和日数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4℃积温的空间分布呈现南北差异大、东西变化小的特征,-100℃等值线与渤海和黄海北部常年冰情分布范围大致相当;冰情较重的偏重低温年、严重低温年的≤-4℃积温保证率在黄海北部和辽东湾不超过40%,在渤海湾和莱州湾只有20%以下。
顾卫史培军刘杨谢锋蔡雪鹏
关键词:黄海北部海冰淡水资源
土壤水分对沙尘暴的阈值反应———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04年
以2001年4月至2003年6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逐时观测的土壤体积含水百分率资料为基础,论述了土壤体积含水百分率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对沙尘暴的阈值反应。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土壤体积含水百分率有着单峰型日波动反应,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午后4时和午前9时。(2)土壤体积含水百分率的月际变化基本遵循以1a为周期作简单振动的变化规律,最低值出现在3~4月。土壤体积含水百分率全年波动介于18.5%~37.3%之间,年平均值为26.5%。(3)沙尘暴的发生在土壤体积含水百分率含量一定范围内并不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发生明显变化,但当土壤体积含水百分率低于19.5%时,则随着土壤体积含水百分率的降低而明显增加,表现为土壤体积含水百分率有明显的阈值反应。(4)引进沙尘暴时度的概念研究了沙尘暴发生的持续时间,由沙尘暴时度与土壤体积含水百分率的指数关系发现,在时度大于200min和小于120min的两类沙尘暴中,土壤体积含水百分率每降低1%,沙尘暴时度将分别增加19.94min和10.14min。
李宁顾卫谢锋杜子璇
关键词:沙尘暴土壤水分月际变化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脱盐机理与可利用价值被引量:67
2002年
我国北部沿海地区缺水问题十分严重,但冬季在渤海及黄海北部形成较大范围的海冰。海冰因其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盐度很低,可能成为解决这些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淡水资源。论文根据实地观测和室内不同盐度海水的实验分析,阐述了渤海海冰盐度变化和海水成冰脱盐过程,并采用二次成冰脱盐和离心脱盐等方法,分析了海冰经进一步人工淡化的可能性,探讨了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史培军哈斯袁艺周俊华谢锋
关键词:盐度海水淡化海冰淡水资源
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荒漠草原植被的影响被引量:152
2002年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利用气候变量实现对遥感植被指数所表示的植被绿度信息的模拟 ,可以尝试作为表达生物圈过去和未来状态的一种途径。利用 196 1— 2 0 0 0年的气温、降水和 1983— 1999年的NOAA/AVHRR资料 ,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带性植被类型荒漠草原植被分布区的短尺度气候的年际和季节变化 ,及其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 ,过去 4 0年中该区域年际气候变化表现为增温和降水波动。年NDVI的最大值 (NDVImax)可以较好地反映气候的变化 ,过去 17年中NDVImax出现的时间略有提前。综合分析NDVI、植被盖度、NPP、区域蒸散量、土壤含水量及其气候的年际变化 ,表明增温加剧了土壤干旱化 。
李晓兵陈云浩张云霞范一大周涛谢锋
关键词:遥感气候变化荒漠草原陆地生态系统植被
植被覆盖与沙尘暴日数分布关系的探讨——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被引量:86
2002年
利用NOAA/AVHRR的NDVI数据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 ,以植被覆盖率和年沙尘暴日数为指标 ,分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植被覆盖与沙尘暴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80年代沙尘暴日数的正距平与植被覆盖率的负距平、90年代沙尘暴日数的负距平与植被覆盖率的正距平是相互对应的 ;沙尘暴日数与植被覆盖率之间呈现负的相关关系 ,这种相关关系在不同地貌类型区和不同季节有所差异 ;沙地区的夏季 (7、8、9月平均 )植被覆盖率与第 2年沙尘暴日数之间的负相关最为显著。
顾卫蔡雪鹏谢锋李彰俊吴学宏
关键词:植被覆盖率沙尘暴
辽东湾海冰资源量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被引量:41
2003年
文中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方法 ,包括提取海冰的结冰范围和反演冰厚分布。根据这种方法 ,利用 2 0 0 0年 1月 3 0日辽东湾NOAA AVHRR资料 ,进行了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的尝试 ,得到了当天的海冰厚度分布图和海冰资源总量的数据 ,进而讨论了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①NOAA AVHRR资料的第一通道数据可以用于进行海陆分离和冰水分离 ;②基于反照率与海冰厚度指数关系的冰厚反演公式 ,可以用于海冰厚度的遥感估算 ;③得到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结果 ,基本上符合辽东湾海冰分布的实际情况 。
谢锋顾卫袁艺陈云浩
关键词:海冰资源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