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伟

作品数:38 被引量:934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人民币
  • 4篇资产
  • 4篇汇率
  • 4篇基础设施
  • 3篇地产
  • 3篇银行
  • 3篇制造业
  • 3篇资产投资
  • 3篇金融
  • 3篇固定资产投资
  • 3篇房地
  • 3篇房地产
  • 3篇出口
  • 2篇有效汇率
  • 2篇中国经济
  • 2篇人民币汇率
  • 2篇人民币名义有...
  • 2篇融资
  • 2篇住房
  • 2篇名义有效汇率

机构

  • 30篇国务院发展研...
  • 7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上海证券报

作者

  • 35篇许伟
  • 6篇陈昌盛
  • 4篇陈斌开
  • 2篇刘世锦
  • 2篇傅雄广
  • 2篇兰宗敏
  • 2篇郭巍
  • 1篇宋洋
  • 1篇胡翠
  • 1篇冯飞
  • 1篇杨依山
  • 1篇苏剑
  • 1篇邵挺
  • 1篇施建淮
  • 1篇林浩锋
  • 1篇王剑
  • 1篇刘元春
  • 1篇杨宇东
  • 1篇黄志刚
  • 1篇刘守英

传媒

  • 7篇发展研究
  • 4篇管理世界
  • 4篇秘书工作
  • 3篇经济研究
  • 2篇中国经济报告
  • 1篇国际经济评论
  • 1篇新华月报
  • 1篇经济纵横
  • 1篇企业技术开发
  • 1篇中国工商
  • 1篇中国国情国力
  • 1篇南方经济
  • 1篇金融研究
  • 1篇求知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经贸实践
  • 1篇时事报告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人民周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经济发展究竟有多集中?
2021年
为定量研判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集中程度及主要特征,对1000个应用程序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流量类型集中、市场占有率集中、企业注册地集中、平台收入集中等四大集中态势。对此,需要正确认识数字经济集中化发展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及其可能带来的拉大地区差距、加剧税源分布不均衡、加大平台跨域经营监管难度等挑战。需要提前谋划布局,在继续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适应性改革,妥善应对发展中的新挑战。
陈昌盛许伟李承健
关键词:数字经济
基于消费平滑原理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当前我国各地楼市去库存压力巨大,不同层面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措施纷纷出台。合理度量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变化是预测商品房销售、识别政策冲击和评估政策效果的前提。本文剖析了现有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指标的不足之处,并基于消费平滑原理,测算了购房首付款和每月偿还贷款造成的剩余收入流的变异系数,以之作为衡量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新指标,最后探讨了后续研究的几个方向。
林浩锋许伟
关键词:商品房销售住房支付能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被引量:83
2020年
"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调整、百年未遇之大疫情严重冲击、百年奋斗目标迈向新阶段的重大时代背景。疫情影响长期化、数字化转型加速、"边界"冲突重构调整、中国崛起和欧美主导此消彼长、对国家能力期待上升等五大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内外部发展呈现全球经济低增长低利率高债务、国际经济循环大调整、治理机制加速重构、国内经济转入中速增长平台、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升级、经济社会风险管理难度加大、要素布局网络化集中化并重、绿色发展比较优势提升、非经济因素对开放的影响突出、收入分配改善关键窗口期显现等十大趋势。需要立足国情实际,把握住有利时间窗口,谋划好"十四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推动建立高标准市场经济、高水平开放经济和高效能治理体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强化重大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推动经济尽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陈昌盛许伟兰宗敏江宇
关键词:发展环境
世界三大城市产业转型路径被引量:2
2016年
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国内主要城市,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普遍亟需借助产业升级完成转变增长模式、增强辐射功能、带动区域发展的任务产业转型升级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一方面,中国主要城市重要统计指标(如人均GDP、三产比重、常住人口数等)持续攀升;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亟需更多中心城市提高国际化水平。国内主要城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新常态'下主要城市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型。截至2015年末,
郭巍许伟
关键词:就业人数创意产业城市群服务业制造业
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被引量:47
2008年
本文基于一个成本加成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1995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二季度期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进口价格传递是不完全的:汇率若升值1%,短期内进口价格下降约0.26个百分点,长期下降0.25—0.29个百分点。利用滚动回归方法发现1995至2007年期间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程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进一步检验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一定程度上内生于国内通货膨胀环境,同时也可能和进口产品结构的演变有关。
许伟傅雄广
关键词:汇率传递进口价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
客观看待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2020年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仍然没有改变。我们要抓住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分工的重大机遇,坚持改革开放,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生产力更上一个台阶。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按现价算,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突破1万美元,中国用了18年,而人口数量比中国1/4还要少的美国却用了36年。全球近1/5的人口,能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70年的时间取得这样的发展成就,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充分证明了坚持用改革开放来开辟发展道路的正确性。
许伟
关键词:GDP
企业规模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被引量:1
2014年
文章以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和员工数量作为指标,从企业规模角度对31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发投入随销售收入的提高而下降,随资产总额的提高而上升,而与员工数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论说明,在商业实践和政策制定中,为促进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应过分关注企业规模的作用,而应对创新的实际过程和企业间的具体差异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
宋洋许伟
关键词:企业规模
转型期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转型期的宏观调控特征与政策思路被引量:2
2017年
在经历长达7年多的调整后,我国经济正进入构筑新增长平台的关键时期,需考虑增长阶段转换、体制改革深化和开放大国经济等多重特征,不断优化宏观调控思路和框架,努力在高杠杆、多风险和有限政策空间约束下实现经济再平衡。宏观调控目标设定要按照质量优于速度的原则,把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金融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总体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提升宏观调控的综合效率;处理好改革和调控的关系,积极推进重大领域改革,为稳增长提供政策空间;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硬化产权和预算约束,畅通政策传导机制;加强预期管理,注重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完善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充分借助大数据互联网,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健全决策支持体系。
陈昌盛许伟
关键词:宏观调控预期管理
中国数据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对策被引量:3
2022年
建设和完善数据市场,促进数据资源流通和应用,是实现数据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国数据保护法律框架已逐步成形,数据市场和产业链生态初具规模,数据应用空间广阔。但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不够,数据交易不活跃,约束过度而应用不足,数据行业竞争力不强,数据企业预期不明确,数据市场发展面临多重制约,发展水平不能适应数字化转型需要。要加强大数据交易所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积极探索多元交易模式;注重监管与尊重市场自发秩序的平衡,逐步明确数据权属,推动商业数据流通与应用;充分发挥公共大数据基础设施作用,加大开放共享力度,推动实现中国数据产业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
许伟刘新海
关键词:数据市场数据共享
所有制结构变迁与中国城镇劳动收入差距演变--基于“估计-校准”的方法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括个体职业选择的理论模型,刻画了所有制结构变迁过程中中国城镇劳动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模型揭示,在劳动力市场转型过程中,工资决定机制的不同将导致高人力资本者从公有部门"跳槽"到私有部门;人才的流失反过来又促使公有部门对自身进行改革,迫使低人力资本者"下岗"流向私有部门。基于1995、1999和2002年的微观数据和最新发展起来的"估计-校准"方法,本文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和校准。计量估计结果表明,私有部门的教育回报率高于公有部门,这构成了劳动力从公有部门向私有部门转移的基本动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995-2002年间中国城镇劳动收入差距演变的90%应该归结于所有制结构变迁。公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导致公有部门内部劳动收入差距扩大,却降低了整体劳动收入差距。
陈斌开许伟
关键词:所有制结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