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训芝
- 作品数:17 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术病人凝血及纤溶活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7
- 1997年
- 剖宫产术病人凝血及纤溶活性变化的研究袁训芝金国光朱佐民崔淑玲彭亚萍作者单位: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麻醉科(袁训芝、金国光、崔淑玲、彭亚萍),检验中心(朱佐民)妊娠后期,由于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成倍增加,加之胎盘、胎膜中含有丰富...
- 袁训芝金国光朱佐民崔淑玲彭亚萍
- 关键词:剖腹产凝血纤溶活性
- 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 分析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至2005年接受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病人147例,年龄33~92岁。术后2周行双侧下肢静脉Duplex彩色超声检查,观察DVT形成的情况,根据是否形成DVT,分为非DVT组和DVT组。记录围术期有关病人、手术和麻醉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2.2%,而近端DVT发生率2.7%。与非DVT组相比,DVT组麻黄碱使用率及其用量增加,麻醉时间延长,术后1d白细胞计数及术后最高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与下肢DVT有关(P〈0.05)。结论 髋、膝关节矫形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DVT的危险因素为麻醉时间〉3h、使用麻黄碱及术后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 宋琳琳吴新民袁训芝袁家颖赵国立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成形术关节成形术髋骨折
- 立芷雪在泌尿系恶性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观察泌尿系恶性肿瘤根治术中应用立芷雪后对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立芷雪)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各60例,手术切皮即刻注射相应药物。2组各选15例于不同时间测定血栓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AT)活性、纤维蛋白原定量(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α-抗纤溶酶(α-AP)。所有患者行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查诊断DVT。结果共发生远端DVT34例,其中实验组15例(25%)、对照组19例(31.3%)(P>0.05)。除tPA略有变化外,其它血栓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泌尿系肿瘤根治术后患者DVT发生主要与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及手术后制动及血栓的高危因素有关,应用立芷雪后不会增加手术后DVT发生,但可能会促进患者纤溶活性。
- 袁训芝吴新民袁家颖宋琳琳
- 关键词:立芷雪泌尿系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
- 间歇充气装置和压力梯度长袜预防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评价单纯应用压力梯度长袜(GCS)或与歇充分装置(IPC)联合应用预防大手术病人后下肢深静脉血性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并观察手术前后凝血、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胸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恶生肿瘤根治手术患者240例,分为对照组(C)和三个实验组,即单纯GCS+IPC全程组:按GCS组选好合适袜子,将合适型号压力腿套(型号与袜子一致)固定在袜子外面,连接IPC,手术切皮前即刻开始应用,持续应用至次日晨,然后每隔2h应用2h,一直应用到患者下床活动:GCS+IPC术后组:手术结束回病房或ICU即刻开始应用IPC,持续至次日晨,然后每隔2h应用2h,一直应用到患者下床活动。所有患者术后3-8天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查,均记录双下肢动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栓发生的部分。15例GCS+IPC全程组患者和15例对照组患者分别手术前、切皮2h及24h外周采集静脉血测定D-二聚体(D-Dimer、D-D)、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PA-Ag)、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前评价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结果:240例入选患者中,于术后3-8天超声检查DVT发生率在GCS+IPC全程组,GCS+IPC术后组和单纯GCS组分别为15%(P〈0.05),23.3%(P〈0.05)和30%(P〉0.05),而对照组为48.3%,1例GCS患者近端DVT,其余均为远端DVT。血凝指标:实验组D-D在切皮2h没有明显变化,24小时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切皮2h明显高于术前。切皮2小时实验组tPA-Ag明显低于对照组,而vWF明显高于对照组。PAI在手术后两组无明显变化。随着年龄、体重增大和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DVT的发生率增加。结论:GCS+IPC全程组及GCS+IPC术后组能有效降低大手术后DVT,预防效果以GCS+IPC全程组最。单纯应
- 袁训芝吴新民宋琳琳袁家颖
- 关键词:大手术凝血系统纤溶系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联合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15
- 2002年
- 本研究初步探讨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选择脊柱外科(脊柱内固定术)或神经外科(脑膜瘤)等预期出血量较大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硝酸甘油);对照组:单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术前30min肌注咪唑安定0.04~0.06mg。
- 袁训芝杨拔贤岳云袁艺尚其双
- 关键词:外科手术麻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安全性
- 老年人经尿道手术麻醉方法选择(附228例报告)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腰麻及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人经尿道手术麻醉中的选择应用。方法 采用普鲁卡因腰麻及硬膜外麻醉 ,根据统计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比较。结果 腰麻组术中辅助用药的病例明显少于硬膜外组 ,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术中血压波动小 ,P值为 0 0 51。结论 腰麻以往曾作为老年人麻醉相对禁忌证 ,我们认为普鲁卡因腰麻具有毒性小 ,显效快 ,麻醉平面易于调节 ,效果可靠等优点。
- 尚其双袁训芝刘维刚吴登伟岳云
- 关键词:老年人尿道手术麻醉
- 开胸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凝血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调查胸科大手术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 ,观察手术前后凝血、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2 0 0 3年 2月至 4月行肺癌或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 5 2例。年龄 35~ 79岁 ,男 34例 ,女 18例。所有患者于术后 3~ 10天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查。同期做了 5 7例非手术门诊患者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均记录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栓发生的部位。 2 5例开胸手术患者于术前、术后 3天及术后 1周采集静脉血测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D 二聚体 (D dimer,D D)、抗凝血酶 (antithrombin ,AT)、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hrombin -an tithrombincomplex ,TAT)、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time ,PT)、国际标准化比值 (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 ,INR)以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所有患者无血栓栓塞史 ,术前评价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结果 :5 2例入选患者中 ,2 8例患者超声检查发现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检出率为 5 3.8% ,均为腓静脉血栓形成。血凝指标D D、FIB手术后明显升高 ,一直持续到手术后 1周 ;TAT手术后 3天明显升高 ,但手术后 1周恢复到术前水平 ;AT手术后 3天明显降?
- 袁训芝吴新民陈铭袁家颖张生锁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开胸大手术应考
- 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诱导时其剂量依赖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诱导时协同作用是否呈剂量相关。以及分别用意识和双频谱指数 (BIS)作为观察指标 ,二者的结果是否一致。方法 :40例ASAⅠ -Ⅱ级行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4组 ,每组10例 ,Ⅰ组生理盐水1ml对照 ,Ⅱ组咪唑安定0.02mg/kg,Ⅲ组咪唑安定0.04mg/kg,Ⅳ组咪唑安定0.06mg/kg,各组病人给予相应剂量咪唑安定 ,1min后使用微量泵持续静注异丙酚1200mg/h ,记录病人意识消失 (指令反应消失 )和BIS降至50时异丙酚用量。结果:Ⅱ -Ⅳ组意识消失和BIS50时异丙酚用量与Ⅰ组比较显著性减少,药物起效时间缩短 ;意识消失时Ⅳ组异丙酚用量与Ⅱ、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BIS50时Ⅱ -Ⅳ组之间异丙酚用量无统计学差异。4组病人意识消失时BIS为[81.6±10.5(66~90)] ,无差异性。4组病人在意识消失、BIS50、插管时、插管后2min各时段BP、HR、HRV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意识作为观察指标 ,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诱导的协同作用随咪唑安定剂量的增加而加强,但以BIS50为观察指标 ,两药的协同作用不呈剂量依赖性。
- 孙红斌张国峰袁训芝岳云
- 关键词:咪唑安定异丙酚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术期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的变化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作为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患者22 例,分别于麻醉前、体外循环(CPB)前、CPB结束后即刻和CPB后24小时,抽取静脉血4m l,用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测定。结果 CPB前CK、CK-MB和сTnТ的中位数皆在正常范围内,CPB后即刻和24 小时均显著性增高,CK 以术后24 小时最为明显,其余2 指标以术后即刻最为明显。CK 和cTnT升高的程度无显著性差别,明显高于CK-MB,但cTnT具心肌特异性。结论 cTnT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与CK-MB比较,具有在血循环出现早、敏感和特异的特点,可作为监测CABG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较为可靠的指标。
- 袁训芝吴安石肖锋陆冠宇柳娟廉桂青张晋萍田鸣岳云
- 关键词:心肌冠状动脉分流术肌钙蛋白
- 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被引量:49
- 2005年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系指下肢深静脉如股静脉、腘静脉、腓静脉等的血栓形成,使血管闭塞,影响血液回流人心脏.DVT最主要的危害是血栓脱落后嵌顿到肺动脉,形成肺栓塞,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严重时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远期危害可致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术后DVT发生率较高,是术后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3].有关国内术后DVT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尚未定论.本研究拟通过对高危病人术后DVT发生率的调查,探讨术后DVT的有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DVT提供理论依据.
- 袁训芝吴新民陈铭倪东妹郑义林张生锁王彬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血管闭塞血液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