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敏

作品数:34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理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1篇理学
  • 5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数学
  • 4篇天文
  • 4篇天文学
  • 3篇学史
  • 3篇历法
  • 3篇测量技术
  • 2篇代数
  • 2篇知识
  • 2篇中国古代历法
  • 2篇唐代
  • 2篇中印
  • 2篇微分
  • 2篇微分方程
  • 2篇文学
  • 2篇科学史
  • 2篇积分
  • 2篇古代历法
  • 2篇VAGUE集
  • 2篇FUZZY集
  • 1篇代数性质

机构

  • 32篇西北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咸阳师范学院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内蒙古财经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2篇袁敏
  • 5篇曲安京
  • 5篇白欣
  • 3篇贾小勇
  • 3篇唐泉
  • 2篇王昌
  • 2篇王辉
  • 1篇杨舰
  • 1篇赵斌
  • 1篇亢小玉
  • 1篇李莉娜
  • 1篇冯晓华
  • 1篇任瑞芳
  • 1篇尹晓东
  • 1篇冯丽霞
  • 1篇邓可卉
  • 1篇陈镱文
  • 1篇宋轶文
  • 1篇赵继伟
  • 1篇滕艳辉

传媒

  • 14篇西北大学学报...
  • 4篇自然科学史研...
  • 4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科学技术与辩...
  • 1篇自然杂志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商洛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瓦兹《分布理论》探源
2016年
施瓦兹在1950—1951年出版的两卷本《分布理论》是广义函数理论的经典著作。他1944—1948年间的三篇相关论文已经奠定了《分布理论》的核心思想,在这三篇文章的基础上,施瓦兹对其早期工作进行补充和完善,完成了《分布理论》。对施瓦兹早期的这三篇文章进行探究表明,他的主要研究思路是,从古典函数的运算入手,将其表示成泛函的形式,进而运用对偶思想,得到分布的相关运算。
李斐袁敏
关键词:卷积傅里叶变换
莱布尼茨微分方程思想研究
2009年
目的系统分析和探讨莱布尼茨在创立微积分前后对微分方程所做的贡献及相关思想的发展脉络。方法文献研读与历史分析。结果莱布尼茨在微分方程方面成就独特:首次提出数学术语"微分方程"并开创常微分方程领域的研究;将微分三角形和微分方程巧妙联合;求解常微分方程的开拓者。结论莱布尼茨的思想方法对微分方程学科的创立和从微积分中的分离具有决定作用。
任瑞芳袁敏
关键词:微积分微分方程
17、18世纪西方测量术传入中日两国的历史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西方测量学开始传入中日两国,通过对当时两国的测量学典籍的深入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中日两国引入西方测量学内容上的不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历史、社会环境来探究引起这些不同特点的社会原因,并从中窥视出近代科学技术在中日两国发展不同结果的前奏。
白欣杨舰袁敏
关键词:测量技术
“数字人文视阈下历史文化、文献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21年
2020年10月24-25日,由西北大学史学部主办、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承办、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院协办的"数字人文视阈下历史文化、文献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20余所高校,上海图书馆、《文物》出版社、宁夏考古所、宁夏研画研究中心、宁夏西夏陵管理处等单位的80余位嘉宾汇聚一堂,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历史学院.
束锡红袁敏
古代中印数理天文学比较研究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印天文历法著作中具体问题的分析,讨论古代印度数理天文概貌和涉及两国岁差、晷影、漏刻等理论的一些具体问题,为全面开展中印数理天文学比较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一、结合古代中印交...
袁敏
关键词:数学天文学
算术基本定理历史探析
2006年
算术基本定理是初等数论中一条非常基本和重要的定理,它所体现的唯一因子分解的思想,在现代交换环理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考察了算术基本定理从起源到成为数论中一条基本定理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对各主要阶段其提出者的思想动机进行了分析。
贾小勇袁敏
关键词:素因子存在性唯一性
Vague拓扑空间和Vague连续映射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Vague集现有理论、经典集合和Fuzzy集的拓扑理论,运用分析的方法推广了经典集合和Fuzzy集的相关拓扑理论,初步给出了Vague拓扑空间和Vague连续映射的概念,并就它们的一些性质进行了讨论。所得结果扩展了Vague集理论的研究范围,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可研究的方向。
王昌袁敏
关键词:VAGUE集FUZZY集
假如开普勒是中国人被引量:2
2008年
与古希腊的科学传统相比,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更加重视数值算法的创造,而忽视几何模型的构建。但是,对于熟悉圆锥曲线并强调几何模型的天文学家来说,根据唐代一行处理太阳视运动中心差的算法思想,也可以自然地推导出行星运动的椭圆模型。这一结果表明,单纯重视计算精度,而忽视运用几何模型对天文现象的解释,可能是中国古代科学传统的致命弱点。
袁敏曲安京
关键词:开普勒行星运动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九服晷影算法被引量:4
2001年
九服晷影算法从一行《大衍历》(公元724年)起,成为唐宋金元历法计算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一时期九服晷影算法的系统解读,说明该算法的造术方法及特征。一行《大衍历》中采用数表算法,边冈《崇玄历》(公元892年)及其后历法均采用公式算法。王朴在《钦天历》(公元956年)中利用一行开元年间大地子午线测量结果,构造了独特的九服晷影函数,由此可推导出中国数理天文学史上第一个正切函数表达式。
曲安京袁敏王辉
关键词:正切函数古代历法
梁武帝的盖天说模型
2008年
通过对梁武帝长春殿讲义内容的解读分析,讨论了梁武帝提出的新的盖天学说理论中天与地的模型、昼夜与寒暑成因、太阳出入方位等具体内容,由此复原了梁武帝盖天说模型,并且证实,梁武帝借用了印度苏迷卢山模型,并在改造《周髀算经》盖天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盖天说模型。这一宇宙模型,在中国科学思想史与中外交流史方面,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袁敏曲安京
关键词:梁武帝盖天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