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先洪

作品数:116 被引量:930H指数:18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110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8篇沉积物
  • 28篇地球化
  • 28篇地球化学
  • 26篇表层沉积物
  • 19篇地质
  • 18篇南黄海
  • 14篇海域
  • 13篇稀土元素
  • 13篇化学特征
  • 12篇稀土
  • 1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1篇第四纪
  • 9篇晚第四纪
  • 9篇陆架
  • 9篇矿物
  • 9篇古环境
  • 8篇晚更新世
  • 8篇晚更新世以来
  • 8篇更新世
  • 8篇海洋地质

机构

  • 104篇青岛海洋地质...
  • 36篇国土资源部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16篇蓝先洪
  • 45篇李日辉
  • 43篇张志珣
  • 34篇王中波
  • 22篇陈晓辉
  • 15篇张训华
  • 14篇梅西
  • 13篇密蓓蓓
  • 12篇陆凯
  • 10篇秦亚超
  • 9篇徐晓达
  • 8篇田振兴
  • 8篇温珍河
  • 7篇顾兆峰
  • 7篇孟祥君
  • 6篇侯方辉
  • 5篇杨慧良
  • 5篇周良勇
  • 5篇李杰
  • 4篇戴勤奋

传媒

  • 2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5篇海洋地质与第...
  • 9篇海洋地质前沿
  • 5篇沉积学报
  • 4篇现代地质
  • 3篇地球学报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3篇第四纪研究
  • 3篇台湾海峡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海洋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2篇地球科学
  • 2篇中国东部和海...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中国地质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1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黄海NT2孔沉积地球化学及其物源被引量:18
2008年
对苏北岸外南黄海陆架区NT2孔岩心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和物源判别。南黄海NT2孔化学成分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分层性,常微量元素组成的垂向变化可自上而下分为5层,常微量元素的R-型聚类分析表明初步可分成5个聚类,R-型因子分析反映常微量元素主要受4个因子控制。研究发现南黄海NT2孔沉积物物源主要为长江和黄河,NT2孔上部0~5·50和5·50~19·40m沉积物以长江源为主,19·40~27m沉积物以黄河源为主,底部54·60m以下沉积物以长江源为主,其间夹近28m厚的沉积物则以长江源为主。结果表明黄河在中更新世中晚期已开始对南黄海陆架沉积作用有明显的影响,长江从晚更新世早期到现代一直对南黄海陆架起着主要作用。
蓝先洪张宪军王红霞赵广涛张志珣林振宏
关键词:地球化学南黄海
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编制技术方案被引量:2
2012年
依据我国近年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制图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实践,结合国内外主流方法技术,提出了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编制的技术方案,试图架起海洋区域地质制图与数据库建设之间的桥梁,推动地图与数据库数据进入重利用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戴勤奋蓝先洪魏合龙张志珣孙记红
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常量元素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对长江口外海域187个站位沉积物样品的常量元素含量分布分析,研究了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常量元素组成的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及主要控制因素。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常量元素Al2O3、MgO、K2O和Fe2O3分布基本相似,而SiO2分布则与其相反;东南部CaO和CaCO3分布与生物作用有明显关系;TiO2分布反映了长江物质的运移方向。R-型因子分析揭示了控制长江口外海域元素来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蓝先洪张志珣李日辉王中波陈晓辉徐晓达
我国海洋地学图例和用色标准研制现状被引量:1
2012年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对海洋地质调查成果的需求,我国海洋地学图例和用色标准研制有了长足发展,制定了满足海洋地质调查图件编制的地质图图例、用色标准和用色原则,为编制质量高、规范性强的成果图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大部分图例及用色标准不统一和制定时间过早,已不适应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
蓝先洪张志珣戴勤奋李日辉田振兴杨慧良王中波顾兆峰
关键词:地质图
南黄海沉积物的元素地层学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元素地层学是海洋沉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海底沉积物中元素或元素组合的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可以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元素地层学取得较大进展的主要表现在大陆地质的研究中,而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却进展较缓慢。论述了近年来随着南黄海海洋地质调查的不断深入,在元素地层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蓝先洪张志珣李日辉
关键词:沉积物南黄海
渤海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讨渤海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对渤海东部DLC70-1孔157个沉积物样品 进行了化学成分、 粒度及测年分析.结果表明, 晚更新世以来研究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与沉积环境较为稳定; 根据 DLC70-1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钻孔岩芯可划分为6层, 反映了末次间冰期( 暖期) 晚期以来渤海东部沉积物物源的 变化以及海面波动.Al2O3、 MgO、TFe2O3、 MnO、 TiO2、 Cu、 Zn、 Pb、Cr和 Rb等元素与细粒沉积物呈正相关, SiO2、Na2O 与粗粒沉积物呈正相关, K2O 、Sr和 Ba分布与沉积物粒度无明显正或负的相关性;R-型因子分析得出三种主要组合类 型, 以 Mg、Sr和 Ba为代表, 分别对应陆源细粒物质输入与黄河物质、 海河物质和深河物质的影响.运 用 BVAI2O3与 Sr/Al2O3、 MgO/Al2O、 K2O/Al2O3离散图分析了 DLC70-1孔的物质来源, 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黄河, 该孔中上 部 32.30-49.00m和 9.30-23.20 m沉积物受到了深河和海河物质的影响.
蓝先洪秦亚超王中波陈晓辉密蓓蓓黄龙
关键词:渤海东部地球化学沉积物晚更新世
海底地质取样的技术标准被引量:8
2014年
依据海洋地质调查的需求和海底地质取样技术规范的编制原则,研究了海底地质取样标准编制内容及作业规范技术要点,对海底地质取样标准体系构成及作业技术规程进行了探讨。
蓝先洪温珍河李日辉王中波陈晓辉侯方辉徐晓达
关键词:海底地质
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常量元素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对东海陆架西湖凹陷区SFK-1孔的岩性、粒度、常量元素以及测年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元素地球化学信息对于地层的划分有良好的指示意义。SFK-1孔沉积物常量元素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SiO265.35%、Al2O3 12.12%、FeO 1.75%、CaO 3.88%、MgO 2.04%、K2O 2.63%、Na2O 2.04%、TiO20.66%、P2O50.12%、MnO 0.065%、TFe2O34.74%、CaCO35.38%,标准差系数较小,反映SFK-1孔常量元素离散程度较小。SFK-1孔沉积物CaCO3/TiO2、CaO/TiO2和P2O5/TiO2反映了化学风化程度的强弱;TiO2/Al2O3可以作为古水流能量的指标,反映当时河流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强度;而SiO2/TiO2、Na2O/TiO2可以用来反映沉积水动力的强度。依据常量元素质量分数垂直变化特征划分的8个层段分别与沉积物粒度、气候变化地层划分界线吻合。研究区自91ka BP以来沉积环境经历了剧烈变化,它们分别反映了末次间冰期(暖期)晚期以来东海陆架区沉积环境的变化。
蓝先洪张志珣王中波陈晓辉田振兴
关键词:晚更新世沉积物地质意义东海陆架
我国的海洋基础地质工作——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正>建国以来,我国的地质矿产-国土资源部门全面系统地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陆地区域地质调查。陆地区调工作,至1986年实现了1:100万小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2005年实现1:20万或1:25万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
温珍河张志珣李日辉蓝先洪陆凯王中波
文献传递
我国的海洋基础地质工作——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正>建国以来,我国的地质矿产-国土资源部门全面系统地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陆地区域地质调查。陆地区调工作,至1986年实现了1:100万小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2005年实现1:20万或1:25万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全...
温珍河张志珣李日辉蓝先洪陆凯王中波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