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茜

作品数:36 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细胞
  • 6篇免疫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蛋白
  • 4篇肿瘤
  • 4篇淋巴
  • 4篇骨髓
  • 3篇血清
  • 3篇髓细胞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流式细胞
  • 3篇流式细胞术
  • 3篇结合蛋白
  • 3篇抗体
  • 3篇急性
  • 3篇恶性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35篇江苏大学附属...
  • 6篇江苏大学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36篇蒋茜
  • 20篇毛朝明
  • 5篇焦志军
  • 5篇张慧
  • 5篇陆益龙
  • 4篇孙苏玲
  • 4篇仝佳
  • 4篇朱彦
  • 4篇王胜军
  • 4篇牟笑
  • 4篇许化溪
  • 3篇王丽霞
  • 3篇费小明
  • 3篇雷芳
  • 2篇王欢
  • 2篇罗鸣
  • 2篇王韵
  • 2篇王娟
  • 2篇马洁
  • 2篇罗敏

传媒

  • 7篇细胞与分子免...
  • 7篇江苏大学学报...
  • 4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新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可霉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IL-17、IL-6及IFN-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林可霉素对模型鼠脾细胞培养的上清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6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影响。方法以鸡Ⅱ型胶原(CCⅡ)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DBA/1小鼠,建立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动物模型。设正常对照组、CIA动物模型组和林可霉素CIA动物模型组,每组各6只。收集脾细胞培养的上清液,采用ELISA测定IL-17、IL-6及IFN-γ含量。结果林可霉素CIA动物模型组的IL-17、IL-6及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CIA动物模型组[(21.1±6.9)pg/ml vs.(33.4±10.79)pg/ml,(15.1±2.0)pg/ml vs.(22.5±5.8)pg/ml及(43.6±4.4)pg/ml vs.(59.3±16.1)pg/ml](P<0.05)。结论林可霉素能够抑制CCⅡ诱导小鼠关节炎的免疫反应。
张慧焦志军邹晓月蒋茜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林可霉素
小巨核细胞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染色在血液病中的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小巨核细胞(SMK)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染色在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CD41a)单克隆抗体对238例血液病的骨髓片进行APAAP染色并镜检。结果:分别用瑞氏和APAAP两种染色方法计数全片的巨核细胞,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后者明显优于前者。各疾病组SMK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DS>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巨幼细胞贫血(MgA)>肿瘤转移>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不良>骨髓纤维化症(MF)>混合性贫血>继发性贫血>溶血性贫血(HA)>缺铁性贫血(IDA),再生障碍性贫血未见SMK;MDS组、MgA组和ITP组在SMK类型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PAAP染色有助于识别SMK;SMK的数量及类型变化对贫血的分类、MDS的诊断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为早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蒋茜孙苏玲毛朝明
关键词:小巨核细胞血液病
人AITRL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克隆人AITRL基因cDNA,同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中获得AITRL基因的cDNA,克隆至pMD18-T载体,选择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扩增得到的AITRL基因cDNA为534 bp,编码177个氨基酸残基,与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获得人AITRL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毛朝明王胜军蒋茜马洁杨敏仝佳许小朋邱谷风唐莉邵启祥许化溪
关键词:CDNA克隆RT-PCR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Venetoclax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8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价短疗程Venetoclax(VEN)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方案在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报告8例以短疗程VEN+小剂量ara-C方案联合治疗的难治/复发AML患者。VEN使用剂量为200~400 mg QD口服,ara-C 10 mg/m2 Q12 h皮下注射,每疗程用药时间10~14 d。结果:8例患者初始治疗后3例达完全缓解,2例达部分缓解,3例评估为未缓解。治疗过程中发现幼稚单核细胞逐渐增多。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短疗程VEN联合小剂量ara-C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ML患者有较好的有效率和安全性,但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疗效不佳。
雷芳费小明陆益龙王丽霞余先球陈婉如蒋茜汤郁
关键词:小剂量阿糖胞苷
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及其酶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意义
2002年
蒋茜毛朝明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RAb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TRAb)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ITD)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受体法 (RRA)测定 185例AITD病人中TRAb的水平 ,与甲状腺激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TRAb水平在Graves病 (GD)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与FT3,FT4呈高度正相关 ,与sTSH呈高度负相关 ;在特发性粘液水肿中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TRAb与FT4呈高度负相关 ,与sTSH呈高度正相关 ;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TRAb与TGAb ,TMAb不相关。结论 :TRAb对AITD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毛朝明蒋茜
关键词:TRAB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骨髓铁粒染色标本沉渣的处理方法
2004年
蒋茜孙苏玲
关键词:骨髓标本沉渣缺铁性贫血
7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HBsAg表达测定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与恶性淋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7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恶性淋巴瘤组)及与其一般资料匹配的6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61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及HCV抗体阳性率。结果恶性淋巴瘤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癌组和对照组(P均<0.01),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组HCV抗体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恶性淋巴瘤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且B细胞来源的NHL(B-NHL)患者显著高于T细胞来源的NHL(T-NHL)患者,P均<0.01。结论 B细胞性NHL患者HBV感染率明显增高,提示HBV持续感染可能在NHL尤其是B细胞性NHL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蒋茜张慧焦志军
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人ULBP3在不同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UL16结合蛋白3(ULBP3)在不同类型肿瘤细胞和不同实体肿瘤中的表达。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膜型ULBP3在SW620结直肠癌细胞、SGC7901胃癌细胞、A549肺癌细胞和结肠腺癌、胃腺癌、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ULBP3的表达;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肿瘤细胞株培养上清和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ULBP3(sULBP3)的水平。反转录PCR方法检测ULBP3 mRNA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ULBP3在SW620细胞、SGC7901细胞中表达,在A549细胞中不表达;ULBP3在结直肠腺癌、胃腺癌、肺腺癌组织中广泛分布;sULBP3存在于SW620细胞、SGC7901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结直肠腺癌、胃腺癌、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结论 ULBP3可在不同实体中肿瘤细胞表达,血清sULBP3是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毛朝明牟笑蒋茜许铖铖刘红利郑婷婷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肿瘤免疫
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_(2b))组化特点的探讨(英文)
2004年
目的 利用各种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的特点 ,综合分析来鉴别诊断M2b。方法 对M2b患者的骨髓片进行组化染色 ,观察其阳性率、积分以及阳性物表现出来的形状。结果 M2b患者的异常中幼粒细胞大致可以分为空泡型和核旁淡染区型两种 ,其中核旁淡染区型细胞行组化染色后 ,在POX、SB、CE、AE、NBE染色中有其特异的团块状反应 ;空泡型异常中幼粒细胞 ,在POX、SB、CE中表现为强阳性反应 ,并且POX、SB的阳性率、积分在所有白血病中仅次于M3 ,CE的阳性率一定大于 50 %。AE、NBE、PAS、ACP这几种组化染色的观察 ,对M2b有辅助诊断作用。结论 对于M2b的诊断 ,不仅有其特异的形态学特征、免疫学标记、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作为基础的组化染色对鉴别诊断M2b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蒋茜毛朝明胥松
关键词:M2B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