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仕宇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铈基催化剂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0年
- 铈基催化剂是重要的汽车尾气三元转化(TWCs)及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氧化催化剂,从理论上系统研究载体、活性组分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反应物在铈基催化剂上吸附与反应行为,可认识催化现象的电子本质,加深反应机制的理解,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本文通过CeO2体相、表面、氧空位、团簇性质,探针分子在CeO2表面吸附反应行为,金属铈基催化剂性质及探针分子在其表面吸附与反应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铈基催化剂研究的方向与前景。
- 滕波涛蒋仕宇赵雷洪罗孟飞
- 关键词:氧空位探针分子密度泛函理论稀土
- CO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与氧化被引量:10
- 2009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CO在CeO2(111)表面的吸附与氧化反应行为.结果表明,O2在洁净的CeO2(111)表面为弱物理吸附,而在氧空位表面是强化学吸附,且O2分子活化程度较大,O—O键长为0.143nm.CO在CeO2(111)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表明,CO在洁净表面及氧空位表面上为物理吸附,吸附能均小于0.42eV;当表面氧空位吸附O2后,CO可吸附生成二齿碳酸盐中间体或直接生成CO2,与原位红外光谱结果相一致.表面碳酸盐物种脱附生成CO2的能垒仅为0.28eV.计算结果表明,当CeO2表面存在氧空位时,Hubbard参数U对CO吸附能有一定的影响.CeO2载体在氧化反应中可能的催化作用为,在氧气氛下,CeO2表面氧空位吸附O2分子,形成活性氧物种,参与CO催化氧化反应.
- 蒋仕宇滕波涛袁金焕郭晓伟罗孟飞
- 关键词:CO密度泛函理论
- 甲醛在CeO_2(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研究了甲醛在以桥氧为端面的CeO2(111)稳定表面上的吸附行为.通过对不同覆盖度,不同吸附位的甲醛吸附构型、吸附能及电子态密度的分析发现,甲醛在CeO2(111)表面存在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两种情况.化学吸附结构中甲醛的碳、氧原子分别与表面的氧、铈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CH2O2物种;吸附能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小.与自由甲醛分子相比,物理吸附的甲醛构型变化不大,其吸附能较小.利用CNEB(climbing nudged elastic band)方法计算了甲醛在CeO2(111)表面的初步解离反应活化能(约1.71eV),远高于甲醛脱附能垒,这与甲醛在清洁CeO2(111)表面程序升温脱附实验中产物主要为甲醛的结果相一致.
- 蒋仕宇滕波涛鲁继青刘雪松杨培芳杨飞勇罗孟飞
- 关键词:二氧化铈甲醛密度泛函理论态密度
- 甲醛在CeO_2(110)表面的吸附
- 2016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甲醛在洁净CeO_2(110)表面的吸附行为,发现甲醛在表面存在化学与物理吸附。甲醛化学吸附时,甲醛的碳、氧原子分别与表面氧、铈原子发生作用,生成CH_2O_2,平面结构变为四面体构型;吸附能随覆盖度的减小而增大;电子结构分析表明,其最高占据轨道nO的电子进入表面铈原子的空轨道,形成Ce-Os化学键;而表面氧原子的电子填充到甲醛的C-Of反键轨道,形成新的C-Os键,甲醛的C-Of键长伸长。而物理吸附的甲醛,平面结构不变,吸附能较小,电子结构无明显变化。
- 姚小丹韩姣囡金丽芳刘晓娜蒋仕宇滕波涛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吸附能态密度
- Rh在单壁碳纳米管上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Rh原子在(6,6)单壁碳纳米管内外的吸附行为.通过对Rh在单壁碳纳米管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构型与吸附能的研究发现:Rh吸附在管内、外的洞位最稳定,且管外吸附比在管内强.这是由于单壁碳纳米管的卷曲效应使得管外电荷密度比管内大造成的.态密度分析表明,吸附在管内外的Rh原子的5s电子均转移到了4d轨道上;Rh原子4d轨道上的电子转移到了(6,6)碳管上,使Rh带正电,碳管带负电.结合能带分析表明,Rh原子吸附在管内磁性较弱,而吸附在管外较强.
- 杨培芳胡娟梅滕波涛吴锋民蒋仕宇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单壁碳纳米管
- 铈基催化剂上甲醛催化氧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甲醛是目前最主要、最严重的室内污染源,如何有效地消除室内甲醛污染是重要的环保课题。二氧化铈负载活性金属的多相催化氧化技术是消除室内甲醛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在一定的温度下将其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与大量的实验研究相比,甲醛...
- 蒋仕宇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二氧化铈甲醛污染催化氧化
- 文献传递
- 电子亲和势法判断负离子聚合单体的活性
- 2007年
- 提出了利用不同取代基烯类单体的电子亲和势来判断其负离子聚合反应活性的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方法优化了不同取代基烯类单体几何构型,在B3LYP/6-311++G(3df,2p)水平上计算了其电子亲和势.通过电子亲和势计算值与文献报道实验数据比较,表明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比较可靠的.结合不同取代基烯类单体的电子亲和势的计算结果,通过与Q-e关系及取代基常数σ数据进行比较表明,电子亲和势可以用来判断不同单体负离子聚合反应的活性高低.
- 滕波涛蒋仕宇鲁继青蓝尤钊刘亚郑绍成
- 关键词:负离子聚合反应活性密度泛函理论
- CeO_2(110)表面上CO氧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O2与CO在CeO2(110)表面的吸附反应行为.研究表明,O2在清洁的CeO2(110)表面吸附热力学不利,而在氧空位表面为强化学吸附,O2分子被活化,可能是重要的氧化反应物种.CO在清洁的CeO2(110)表面有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两种构型,前者形成二齿碳酸盐物种,后者与表面仅存在弱相互作用.在氧空位表面,CO可分子吸附或形成碳酸盐物种,相应吸附能均较低.当表面氧空位吸附O2后(O2/Ov),CO可吸附生成碳酸盐或直接生成CO2,与原位红外光谱结果相一致.过渡态计算发现,O2/Ov/CeO2(110)表面的三齿碳酸盐物种经两齿、单齿过渡态脱附生成CO2.利用扩展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分析了典型吸附构型的电子结构,说明表面碳酸盐物种三个氧原子电子存在离域作用,物理吸附的CO及生成的CO2电子结构与相应自由分子相似.
- 滕波涛蒋仕宇郭晓伟袁金焕罗孟飞
- 关键词:CO氧化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