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翀

作品数:40 被引量:25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农业
  • 11篇金融
  • 6篇农村
  • 5篇订单农业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农户
  • 5篇农民
  • 5篇农民合作
  • 4篇银行
  • 4篇农民合作社
  • 4篇县域
  • 4篇乡村
  • 4篇合作社
  • 4篇村镇
  • 4篇村镇银行
  • 3篇农村金融
  • 3篇农户参与
  • 3篇普惠
  • 3篇普惠金融
  • 3篇垄断

机构

  • 25篇中国社会科学...
  • 17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 1篇国务院
  • 1篇美国农业部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8篇董翀
  • 10篇孔祥智
  • 9篇冯兴元
  • 8篇孙同全
  • 6篇钟真
  • 4篇马九杰
  • 1篇张玉环
  • 1篇鲍曙光
  • 1篇杜晓山
  • 1篇曾俊霞
  • 1篇李慧
  • 1篇杨洋
  • 1篇张琛

传媒

  • 5篇农村经济
  • 5篇农村金融研究
  • 4篇中国农村经济
  • 3篇学术界
  • 3篇中国延安干部...
  • 2篇中国物价
  • 1篇中国市场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经济问题
  • 1篇银行家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世界农业
  • 1篇内蒙古财经学...
  • 1篇中国银行业
  • 1篇第四届中国林...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与供求对接问题被引量:8
2022年
近年来,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在大型金融科技平台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与合作中获得了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覆盖广度不断提升,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地方各机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本文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选取了两个典型县市进行案例研究,结合全国面上的总体状况,总结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机构的业务发展方式和各类经营主体的数字金融服务需求层次等,分析了当前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与县域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不匹配、数字化授信与数字化风控发展不匹配、数字金融服务生态系统不完善、服务对象数字金融素养普遍较低等。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对策和思路,主要为改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和进一步提升县域金融消费者数字普惠金融素养。
董翀冯兴元
关键词:县域金融
互助资金的市场化运行趋势与存在问题被引量:1
2018年
论文基于对甘肃省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互助资金运行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扶贫村互助资金自主运行和担保增信两种常见运行模式的运行逻辑、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互助资金存在明显的市场化运行趋势,其激励机制、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机制尚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董翀杜晓山孙同全李慧
关键词:市场化运行
设立村镇银行能否在农村金融市场产生“鲶鱼效应”?——基于农信机构贷款数据的检验被引量:15
2021年
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行为的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村镇银行这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是否能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鲶鱼效应"的问题。本文将2010-2016年村镇银行设立数据与1020家县域农信法人机构数据进行匹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和渐进性双重差分方法,对因果效应和中介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第一,设立村镇银行能够激励农信机构提高涉农贷款比重,表明村镇银行产生了"鲶鱼效应",此时农信机构倾向于采取"掐尖"的策略,导致涉农企业与组织的信贷可得性提升,而普通农户未从中获益;第二,设立村镇银行会增强县域金融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进而提高农信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意愿;第三,村镇银行自身网点数量的增加会放大其带来的"鲶鱼效应",并且村镇银行对农信机构支农行为的影响不受县域内其他银行网点增设的干扰;第四,尽管在不同市场势力的农信机构之间,设立村镇银行对其支农行为的激励作用没有显著差异,但这一激励作用在农信社和农商行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即在村镇银行的"鲶鱼效应"下,农商行更倾向于提高涉农经济组织贷款率,农信社更倾向于提高农户贷款率。本研究为村镇银行的"鲶鱼效应"提供了实证支撑,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的实践经验对"市场势力假说"和"信息假说"等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马九杰崔恒瑜王雪董翀
关键词:村镇银行鲶鱼效应涉农贷款
美国乳品收入损失补偿计划(MILC)及其启示被引量:3
2010年
美国奶业高度发展,以联邦销售订单和乳品价格支持计划为核心的奶业补贴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尤其是2002年乳品收入损失补偿计划(MILC),在扶持奶业发展、抵御产销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MILC计划的法律背景、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及政策效果,以及该计划对中国奶业政策的启示。
孔祥智董翀Laureen Fuess
关键词:MILC价格支持销售订单
低碳经济与我国林业发展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全球化的要求。"低碳经济"概念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并推崇。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具有较大的减排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林业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董翀孔祥智
关键词:低碳经济林业
文献传递
信贷可得性、水权确权与农业节水技术投资——基于水权确权试点准自然实验的证据被引量:4
2022年
本文首先通过构建一个两期动态投融资的理论框架,探讨信贷可得性对农户节水技术投资与资源开采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水权确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然后基于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对内蒙古和河北2省(区)马铃薯种植户的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水权确权对农户利用信贷资金进行灌溉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未进行水权确权的情况下,信贷可得性并未显著促进农户的节水技术投资行为,而是促进农户对地下水的开采投资行为;在水权确权的作用下,信贷可得性对农户的节水技术采纳与投资行为和强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农户资源开采投资行为则产生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水权确权会导致灌溉成本提高和灌溉水交易增加,进而促使农户采纳和投资节水技术。最后,本文提出“加快水权确权、完善水权交易机制”和“完善绿色转型金融体系”以促进农业节水技术投资的“双管齐下”的政策方向。
马九杰崔怡董翀
关键词:信贷可得性农业节水技术
低碳经济与我国林业发展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全球化的要求。“低碳经济”概念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并推崇。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具有较大的减排压力。在这种背景下,林业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DONG Chong董翀KONG Xiang-zhi孔祥智
关键词:林业低碳经济交易机制
村镇银行之社区微银行特性与市场定位被引量:3
2017年
村镇银行发展十年,良莠不齐。对自身特性和市场定位的认识不清,导致很多村镇银行偏离政策目标,自身经营也潜藏巨大风险。由于政策原因和自身条件,村镇银行具有社区微银行的天然特性,只能立足县域,与社区融合,以"支农支小"为己任,以"小额分散"为基本经营原则,避免与大银行竞争,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只有这样,村镇银行才能自觉地坚守本分,顺其道而行,赢得市场,赢得发展。
孙同全董翀
关键词:村镇银行社区银行
农民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的成效、挑战与建议——基于H省S县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虽然农民合作社具有天然的"益贫性",但其能否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发挥作用仍需具体研究。文章对H省S县的实地调查发现:被作为脱贫攻坚的抓手加以支持引导后,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得以快速增长,在促进当地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强化与贫困户的要素和商品合作、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和家庭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因缺少参与扶贫的内在动力,再加上成员数量少、经营规模小且"空壳社、休眠社"比例高,S县的农民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能力不强。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需要减少行政干预,注重农民合作社的内生发展动力和规范化建设。
刘同山董翀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70年被引量:5
2019年
建国7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以国有银行为主、以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为辅的农村金融体制;第二阶段是形成国家银行一体化的计划体制。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按照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和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两条主轴不断演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现代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和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总体上朝着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目标不断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建设适合"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路还很长。
孙同全冯兴元张玉环董翀
关键词:农村金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