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晶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真菌
  • 1篇叶蜂
  • 1篇英文
  • 1篇真菌降解
  • 1篇日本龟蜡蚧
  • 1篇松叶蜂
  • 1篇体壁
  • 1篇球孢白僵菌
  • 1篇蚧虫
  • 1篇蜡蚧
  • 1篇降解
  • 1篇龟蜡蚧
  • 1篇白僵菌
  • 1篇胞外酶
  • 1篇病原
  • 1篇病原真菌
  • 1篇虫生真菌

机构

  • 2篇山西大学

作者

  • 2篇薛皎亮
  • 2篇谢映平
  • 2篇董晶
  • 2篇刘卫敏
  • 1篇刘瑞
  • 1篇牛秀萍
  • 1篇樊金华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病原真菌降解两种蚧虫体壁过程中胞外酶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究病原真菌降解蚧虫体壁过程中胞外酶的作用及其毒力效应,为应用病原菌对蚧虫进行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4株昆虫病原真菌—蜡蚧霉(Lecanicillium lecanii)菌株V3.4505、V3.4504、噬菌蚧霉(L.fungicola)菌株HEB02和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equiseti菌株HEB01,以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和沙里院褐球蚧(Rhodococcus sariuoni Borchsenius)为靶标害虫,以这两种蚧虫的表皮作为病原菌培养基的唯一碳源,测定培养过程中各菌株4种胞外酶的活性变化,包括脂肪酶、类枯草杆菌蛋白酶(Pr1酶)、几丁质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并据此分析真菌入侵蚧虫体壁过程中胞外酶的作用。同时,测定两种蚧虫被4株病原真菌感染8 d后的死亡率,用于评价菌株和胞外酶的毒力效应。【结果】4株病原菌在降解两种蚧虫的体壁过程中,4种胞外酶的活性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脂肪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得最早,在培养2 d后就达到最大值,且在日本龟蜡蚧上各菌株脂肪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沙里院褐球蚧。菌株的Pr1酶活性高峰出现在3—4 d,而几丁质酶和NAG酶的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6 d和4—5 d。4个菌株相比较,V3.4505菌株对日本龟蜡蚧和沙里院褐球蚧的致死率均为最高,分别是73%和81%,且与HEB02菌株和HEB01菌株有差异显著。4个株菌的Pr1酶活性平均值与它们对日本龟蜡蚧和沙里院褐球蚧感染8 d后累计死亡率的线性相关性显著,线性方程分别为:y=0.082x+5.822(R2=0.823)和y=0.119x+14.75(R2=0.764);4个株菌的几丁质酶活性平均值与两种蚧虫累计死亡率的线性相关也较显著,线性方程分别为:y=-0.148x+15.89(R2=0.645)和y=0.095x+10.46(R2=0.762)。【结论】在对两种蚧虫的感染过程中,病原真菌的4种胞外酶均参与了对蚧虫蜡质和体壁的降解。脂肪酶降解虫体表面的蜡质,酶活性高峰出现最早,在蜡壳�
董晶谢映平刘卫敏牛秀萍薛皎亮
关键词:病原真菌胞外酶日本龟蜡蚧体壁
从松叶蜂分离的球孢白僵菌及其致病性(英文)被引量:4
2012年
从东北伊通红松林采集的自然染病死亡的帕克阿扁松叶蜂Acantholyda虫尸上分离获得一株球孢白僵菌,定名为FDB01。用该菌株孢子悬浮液感染油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和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幼虫,研究该菌株的致病情况。结果表明,用浓度为2×108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16d后,该菌株对油松阿扁叶蜂和落叶松叶蜂的致死率分别达到了94.4%和100%,说明该菌株对松叶蜂具有很强的致病力。
刘瑞谢映平赵常胜樊金华刘卫敏董晶薛皎亮
关键词:松叶蜂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