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鉴威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政府
  • 2篇诉讼
  • 2篇企业
  • 2篇中小企业
  • 2篇民事
  • 2篇民事诉讼
  • 2篇法治
  • 1篇地方院校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动因
  • 1篇动因分析
  • 1篇有效性
  • 1篇院校
  • 1篇政府法治
  • 1篇政府治理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调研
  • 1篇司法
  • 1篇司法效益
  • 1篇诉权

机构

  • 7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7篇葛鉴威
  • 4篇朱晓邈

传媒

  • 1篇理论观察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四川省干部函...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商丘职业技术...
  • 1篇辽宁经济职业...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民事诉讼成本构成及其控制问题研究
2016年
法经济学的发展为民事诉讼成本研究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指导。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成本主要包括民事诉讼固定成本、浮动成本与社会伦理成本三个方面。通过保证司法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提高法官队伍素质和创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对民事诉讼成本进行控制,降低民事诉讼成本总和。
朱晓邈葛鉴威
关键词:民事诉讼成本控制诉讼成本
地方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建议——基于辽宁省法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专项社会调研被引量:1
2016年
分析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和法律职业的素质要求对地方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指出在对辽宁省地方院校法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进行专项社会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地方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目标定位与职业需要不适应、不能结合自身优势资源进行差异化培养、课程设计不合理且缺乏应用能力训练以及课堂组织和教学对于学生复合能力培养缺位等问题。地方院校应在厘定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进行以创建网络化高校资源共享与教学跟踪延伸平台为依托的应用型人才定位下的差异化核心课程体系设计、兰戴尔教学法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与课程组织方式转变和创立高校与实务部门合作培养下的实践教学改革。
朱晓邈葛鉴威
关键词:地方院校法学教育
辽宁资源型城市政府治理法治保障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治理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与民生问题加重的双重考验,而法治保障建设可以将良好法治与良好行政相结合,以有效的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切实改善民生。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应该坚持以法治思维保障政府治理现代化建设、以法治服务保障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与以法治能动保障民生事业系统化推进。
朱晓邈葛鉴威冮明映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政府治理法治保障
阜新市中小企业法务管理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阜新市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对企业法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企业法务管理有效性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阜新市中小企业法务管理有效性有待提高。运用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法务管理有效性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完善组织管理、强化人员管理和健全管理职能三方面建议。
朱晓邈葛鉴威
关键词:中小企业有效性LOGISTIC回归分析
阜新市中小企业法务管理有效性研究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管理的维度和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大和丰富,企业法务管理逐步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学科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应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和经营风险,阜新市中小企业在设立和经营管...
葛鉴威
关键词:中小企业
民事诉讼诉权保护与程序优化问题研究--基于司法效益的成本动因分析
2017年
司法资源的配置情况影响着司法效益的实现,就民事诉讼活动而言,司法效益的实现应该是成本观念下诉权保护和程序优化的均衡。民事诉讼诉权的保护依托于程序的正义,民事诉讼程序的优化以保障诉权的实现为目的。通过民事诉讼成本动因分析的执行成本与过程成本控制搭建以主体性与程序性为指标的交叉性司法效益衡量体系。在执行成本动因层面,通过审前的证据交换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引入降低民事诉讼成本投入,在过程成本动因层面,通过业务委员会、合议庭组织和联动化执行程序改革实现民事诉讼程序优化。
朱晓邈葛鉴威
关键词:司法效益成本动因民事诉讼诉权保护
地方政府法治量化问题研究
2017年
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演进阐明了法治的基本概念,为地方政府法治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地方政府法治量化工作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层面都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地方政府法治量化构成因素的设计需要遵照科学与公信原则,量化分析应采用层次分析与专家咨询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具体指标进行细化,并通过推行地方政府法治量化外部评价机制、政府法律顾问机制和司法机关学术委员会制度,来提升地方政府法治水平。
朱晓邈葛鉴威
关键词:地方政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