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萧萐父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哲学
  • 2篇哲学史
  • 2篇中国哲学
  • 2篇文化
  • 2篇逻辑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秩序
  • 1篇道中庸
  • 1篇独尊儒术
  • 1篇新著
  • 1篇形式逻辑
  • 1篇页码
  • 1篇易道
  • 1篇易经
  • 1篇源头
  • 1篇哲学革命
  • 1篇哲学史观
  • 1篇哲学史家
  • 1篇真火
  • 1篇证法

机构

  • 9篇武汉大学

作者

  • 9篇萧萐父
  • 2篇郭齐勇
  • 1篇田文军

传媒

  • 3篇哲学研究
  • 1篇中国书法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中国文化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9
  • 3篇1991
  • 1篇1988
  • 1篇1984
  • 2篇198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哲学启蒙的坎坷道路被引量:9
1983年
本文通过史的回顾与论的分析,判定中国有过自己的哲学启蒙,但决非起于宋代理学,而是从明清之际崛起的反理学思潮开始的。这一典型形态的哲学启蒙,由于历史洄流而走上坎坷道路。文章认为,德、俄、中三国步入近代,都经历着"新的突破旧的"而"死的又拖住活的"这样一种历史难产状态,具有不少共同点。而这种历史道路的坎坷,又具有二重性。文章分析了十七世纪开端的中国哲学启蒙道路之所以坎坷,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哲学革命之所以难产,其原因之一是宋明理学的桎梏作用。文章强调"五四"以后中国兴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才开辟了近代哲学革命的新纪元。今天,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应当注意到历史留下的补课任务,自觉地避免某些历史运动的洄流,把先驱者已经开辟的哲学革命的光辉事业推向前进。
萧萐父
关键词:中国哲学哲学革命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
易道与书法——序屠新时先生《墨韵易经》
2004年
部《易经》,堪称千古奇书。它是东方最古老的一部原典,却激发起现代人广泛的研究兴趣;它以奇偶错综为原型的简单符号系统,却容纳了巨量的文化信息;它原是一本占卜书,一经理论加工,竟被儒门列为'五经之首',道家尊为'三玄之一',成为儒、道两家独一无二的共同经典,成为我泱泱中华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智慧的主要活水源头。经过理论加工,合经传为一体的《周易》。
萧萐父
关键词:书法墨韵书法创作美术创作
人文易与民族魂被引量:1
1991年
八十年代中国出现的《周易》研究的热潮中,象数易的得以复苏,科学易的乘势崛起,考古易的不断开拓,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同时,作为周易热的一股支流,反映社会机遇心理的滋长,占卜易也一度流行。相形之下,人文易的研究反而显得薄弱了。而人文易,凝结在易学传统中的人文意识和价值理想,似乎应当成为易学和易学史研究的主线和灵魂。
萧萐父
关键词:象数人文思想卦象三才之道
中华文化思想的活水源头——《诸子百家大辞典》序
1999年
萧萐父
关键词:文化思想启蒙思潮
传统·儒家·伦理异化被引量:6
1988年
一传统,是一个沉重而模糊的概念."古愁莽莽不可说"(龚自珍诗句),"青史凭谁论是非"(林则徐诗句).传统在历史的风涛里形成,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传统总给人以幽杳混茫的印象.概念的模糊性并不妨碍它的认识功能,传统一词广泛流行.但对于传统的理解,往往流于把它过去化、凝固化,似乎传统仅仅属于过去,而与现代相背离.尊之者视传统为民族旧文化中某种"
萧萐父
关键词:儒家传统历史传统儒学治人韩非子
王夫之的认识辩证法
1983年
王夫之的朴素唯物辩证法的认识理论有其固有的逻辑起点,这就是作为主体而展开认识活动的人。 什么是认识活动?“识知者,五常之性所与天下相通而起用者也。”(《张子正蒙注》,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页。下引该书,只注页码)在他看来。
萧萐父
关键词:王夫之辩证法逻辑起点唯物辩证页码
气论与仁学之间的张力——读《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被引量:1
1991年
李存山同志的新著《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四章对中国气论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产生和发展作了寻根探源的考察,对气论产生的时代意义。
萧萐父郭齐勇
关键词:气论形式逻辑自然秩序道德秩序仁学传统思想文化
通观全过程 揭示规律性——读冯契新著《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1984年
冯契同志的新作《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最近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下册,不久也将同读者见面。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为指针,从宏观方面,按纵向角度。
萧萐父郭齐勇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发展哲学史观全过程新著
旧邦新命 真火无疆——冯友兰先生学思历程片论
1991年
冯友兰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对传统哲学文化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哲学家。他锲而不舍的学术活动,几乎跨越了整个世纪。本世纪初,当新文化运动在神州大地崛起之时(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冯先生正踏入了北京大学的中国哲学之门。从此,他在中国哲学这片丰饶而荒芜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了七十五个春秋。七十多年心血,浇灌出的一批又一批优秀学术成果,不仅以其会通中西、融贯新旧的独特理论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享有特定的地位,并且以其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具有强烈民族性格因而得以蜚声海外,对世界哲学论坛发生一定的影响。
萧萐父田文军
关键词:冯友兰先生真火中国哲学史道中庸哲学史家人生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